記者昨從省安監部門獲悉, 淮安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創新做法和經驗將在全國加以推廣。
據了解,“1+3”安全監控體系,“1”是指推行“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3”是指建立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的動態管理機制、持續改進機制、系統評價機制等3個機制。其中,監控法有四個關鍵步驟,即確定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的作業點、劃分監控等級、評估確認和掛牌管理。評價制度則有職工評價、單位評價、監管評價三個層次。“職工每天評價,班組每周評價,分廠每月一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崗位監控點控制情況進行評估。”
淮安市“1+3”安全監控體系實施已20年,是我省“職業危害和事故隱患監控法”的完善提高和創新發展。其核心是全員參與,群眾性與專業性相結合,有效地防止各種不安全因素與行為,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目前該市有1萬多名監控點負責人,絕大多數是一線職工,隱患、危險點都在他們的嚴格監控之下。
此舉已取得顯著效果:2008年,淮安市工礦商貿企業職工因工死亡率、受傷率分別下降27.27%、100%;今年1-9月份,該市各類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1.09%和16.35%。
據悉,目前我省已決定在全省廣泛推廣“1+3”安全監控體系。力爭到明年年底,規模以上企業“1+3”安全監控體系覆蓋率達80%以上。重點行業的中小企業推廣“1+3”安全監控體系的覆蓋率每年遞增20%,5年內實現全覆蓋。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廣州一工地倉庫起火近百工人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