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翻扣漂流被大橋橋墩“截停”
翻掉的船上3人失蹤,其他船無人傷亡;拖拽倒扣貨船困難重重,營救陷入困境
6日晚11點多,長江南京段江浦附近水域發生極為罕見的四船碰撞的水上交通事故,其中一艘載有約2400噸水泥熟料的安徽蕪湖貨船當場側翻,失重后倒扣在江中。隨后,貨船隨著江流向下游漂移,昨天凌晨4時至南京長江大橋第5號橋墩處,被攔腰擋住。
南京海事部門及時介入營救,初步確認船上3人失蹤。記者在救援現場看到,海事部門動用多艘拖船吊機,但在拖拽這艘倒扣江中的貨船過程中,粗大的鋼絲繩都被拉斷,而倒扣船只仍無法扶正。截至記者昨晚10點發稿時,失蹤人員的搜救工作還在繼續,被大橋截停的貨船仍未被拖走。
撞船事故
貨船被撞翻,漂到大橋被橋墩攔住
救援中,鋼絲繩拉斷了也沒能將船翻過來
6日晚11點17分左右,長江南京段江浦附近的水域,疑因天色較暗船員操作不慎,導致四艘輪船碰撞在一起。其中,一艘安徽籍載貨船舶被撞側翻,不久后,隨著部分貨物落水,這艘失重的貨船發生了翻扣。之后,船只仍浮在江面上,并隨水流往下游漂移。
昨天上午,記者分別從南京長江大橋南北兩個方向觀察,在大橋由北向南數第5號橋墩處水面上,這艘倒扣的貨船底部朝上,緊挨著橋墩浮在水中,如同一只露著脊背的大魚。旁邊有兩艘大型拖輪正試圖拖拽,一聲轟響,一根四五厘米粗的鋼絲繩被拉斷,但翻扣著的貨船還是老樣子。一輛大型船式吊機也試圖將船扶正,但結果也是無能為力。
附近一艘船上的船老大告訴記者,他是凌晨三四點時聽到動靜的,發現江面上有水警駕船打著探照燈在四處搜尋,后來才得知有船翻了。江面上還隱約能聞到一股柴油味。天亮后,他發現這艘船倒扣著躺在大橋橋墩旁。“聽說是在江心洲附近的江面上,幾艘船撞在了一起,就這一艘翻了后漂下來了。”船老大說。
據參與營救的人員介紹,這艘船當時滿載著貨物,在翻掉后,部分貨物落至江中。貨艙中剩余的貨物加上貨船的自重,估計重達數百噸,卻能浮在水面,實屬罕見。
“我們要把翻扣船拖到安全的地方,距離5號橋墩最近的錨地不遠,差不多兩千多米,但是因為倒扣的船吸附力很大,還沒能拖過去,一直在想辦法拖。”海事局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說。
現場的救援人員也表示,由于在江面上無法固定,因此,要將這貨船翻過來扶正非常困難。
記者注意到,盡管這艘貨船攔腰靠在橋墩上,但長江航道仍然正常通航。
人員情況
倒扣貨船來自蕪湖,船上3人失蹤
省市領導批示全力救人,保護大橋安全
記者了解到,事故發生后,南京市水上搜救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江蘇省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施救,搜尋失蹤人員,保護大橋安全。南京市市長季建業要求,全力救助失蹤人員,確保大橋安全。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新年,市搜救中心扈國慶常務副總指揮長第一時間趕赴市搜救中心指揮搜救。搜救中心調派了南京海事局、市公安水上分局、南京港口集團公司、板橋汽渡等單位10余艘救助船舶搜尋失蹤人員,救助遇險船舶,控制翻扣船舶。
由于翻扣船救助難度極大,雖然采取多項措施,但因長江水流流速較快,翻扣船在漂至南京長江大橋水域5號橋墩處后,昨天多種營救都沒能奏效。營救方調集專家趕到現場,又在設計其它營救方案。
記者從南京市海事部門了解到,這艘翻扣的船只是安徽蕪湖通達航運有限公司的。其公司負責人稱,貨船為“蕪湖通達228”,船上共有3人,均為男性船員,其中有安徽籍人士,年齡不詳。
該船9月5日晚上9點多從安徽樅陽裝有2400余噸水泥熟料,駛往目的地江蘇靖江。目前的消息是,該艘船上的3名工作人員已全部失蹤。事故中,另外3艘船只已無危險,也無人員傷亡,相關人員也在接受有關部門的調查。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翻扣船舶并沒有超載。
昨天一天的營救,南京海事部門共拉斷了三根鋼索,也沒有將船只扶正。晚上7點多,記者從指揮中心獲悉,營救方已改用大的粗鏈條拉拽。
此外,對于失蹤人員的搜救,范圍已擴展至下游燕子磯附近江面,海事部門已向過往船只發出協助通報,希望過往船只留意并隨時準備搜救。救援人員曾提到失蹤的3人可能被扣在船內,但因無法進入船中,這一假想沒法證實。
撞船的幾個疑問
4艘船相撞是怎么發生的?
具體細節不詳,但顯然有“追尾”情節
據南京海事局指揮中心介紹,事故發生后約5分鐘,他們收到一條求救短信,是發生碰撞的其中一條船上的人員用手機發來的。初步了解的情況是,事故發生時,四條船舶是兩兩同向、分別往上下游行駛;首先碰撞的兩條船中有一條船發生了翻扣,就是那艘“蕪湖通達228”;當時四條船上一共有25人,其中翻扣的船上有3人失蹤了。
對于四艘船相撞的細節,相關調查還在進行中。
南京海事部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水上交通跟陸地馬路交通的原理是相同的,各行其道,也是靠右行。不同的是,水上沒有像陸地上的紅綠黃色的信號指示燈。而分道通航、船舶各自靠右航行,是國際通行的一種安全通航形式,可減少航路交叉、規范船舶交通流,避免和減少船舶碰撞事故等。
“同向行駛的船只如果想要超船,可從前行船舶的左邊超越。但不能過左面的航線,超過了,那就算逆行,容易觸礁或者發生碰撞。”上述海事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事故的原因仍在調查之中,但水上交通事故受客觀因素的影響較多:首先,水流速度、風向風力、能見度等對行船的影響都非常大;其次,操作人員對水道及船舶間距的判斷等,都會出現偏差,從而引發相撞事故;最后,船舶的機械故障等原因,也會導致撞船。
這位負責人還解釋說,船只在超越前船時,因為某段水流速度導致相撞后,后面的船只會因為與前面的船間距不夠,來不及“剎車”而“追尾”——這就像陸地上的汽車追尾。顯然此次四艘船相撞也有“追尾”的因素。
倒扣船只為何沒有沉沒?可能是貨艙、壓載艙密封未進水,浮力還很大
發生翻扣的貨船裝載有2400多噸水泥熟料,雖然這點重量在江面上只是“小不點”,但相對于陸上的拖個幾十噸的貨車,那也算是“巨無霸”。可是,在自重數百噸,還要加上載的貨,這么沉重的貨船為何沒有沉沒呢?
南京一位吳姓船舶專家告訴記者,一般的船舶是由船殼、船體骨架、甲板、船艙和上層建筑所組成。有的運輸船,如運沙船的船艙比較小,沒法設貨艙,翻扣過來極易沉沒。此次事故中這只翻扣的船只,可能是散裝貨船,設有多個貨艙及壓載艙。壓載艙用于空載時加水降低吃水線,滿載時則是空的,增加浮力。這船沒有沉沒,可能是因為其貨艙及壓載艙是密閉的,沒有進水,浮力大。“即便有個別艙里進水,如果其它艙還是密封的,也會因浮力較大而不會沉沒。”
此外,這位專家還表示,船身的特殊弧度和空間,在突然的倒扣過程中,可能會與江面之間形成一個“空氣囊”,也會增加較大的浮力,讓船不會下沉。江蘇省海洋漁業局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我們經常會聽到有漁船翻掉沉沒的事情,這是因為生產作業型的漁船和運輸型的貨船區別較大,其構造也完全不一樣。
會不會威脅到大橋安全?船舶專家和相關部門的回應是:不會
數百噸重的翻船被橋墩攔住,會不會對橋墩構成安全威脅呢?海事局負責人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們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咨詢了橋梁安全問題,得到的答復是“不會”。理由是,首先,因為四船相撞,船并沒有直接猛烈撞擊到大橋橋墩,而是倒扣后漂著慢慢壓到橋墩上的;其次,橋墩建造時本身有防撞設計,一艘船壓在橋墩上不至于對橋墩造成損傷。
記者也了解到,當時這艘船翻扣江面后,隨著水流一直流至大橋橋墩處,前后費時約在4小時左右。船舶專家告訴記者,船只在倒扣沒有沉沒后,基本形成了一個平衡,同時,江上風浪不大,讓船得以保持這種平衡狀態隨著水流向下游緩慢漂移。昨天下午長江南京段的水流速度在每小時3至4千米。
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從出事水域至南京長江大橋5號橋墩處,距離約在15公里左右。從大橋旁的船只反饋的信息,凌晨3至4點左右,翻扣船只已差不多到橋墩處,該船漂移的速度也就是水流速度。
船舶專家進一步解釋說,船只隨水波流動,在碰到橋墩時,確實會產生一股較大的沖力,這個沖力與水速成正比。由于南京長江大橋處的江面較平,水流也較為平穩,帶動船只對橋墩的沖擊力量應該不大,估計是其自重的幾十或者幾百分之一。
“一旦被橋墩攔住后,對橋身的沖擊力就變為船只自身對水流的阻力,反作用在橋墩上。”這位專家說,那么大橋橋墩對于抗擊這樣的阻力,應該不成問題。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