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粉塵性質,預防粉塵危害
2007-03-12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粉塵是能較長時間飄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人們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叫做生產性粉塵。生產性粉塵按其性質可分為無機粉塵、有機粉塵及混合粉塵三大類。無機粉塵包括礦物性粉塵、金屬性粉塵、人工無機粉塵等;有機粉塵包括動物性粉塵、植物性粉塵、人工有機粉塵等;混合粉塵是上述各類粉塵中兩種以上粉塵的混合存在,在生產中最為多見。
粉塵的理化特性及危害
粉塵的如下理化特性決定著對人體的危害程度:
、被瘜W組成和濃度:粉塵的化學組成及其在空氣中的濃度直接決定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例如,二氧化硅的游離型就比結合型的危害大;同一種粉塵在空氣中的濃度越高危害越大。
⒉粉塵的分散度:分散度是物質被粉碎的程度,較小直徑微粒百分比大則分散度高,反之則分散度低。分散度愈高的粉塵沉降速度愈慢,穩定程度愈高,被人體吸入的機會愈多,對人體危害愈嚴重。穩定程度與粉塵的比重和顆粒的形狀有關。粉塵顆粒大小相同時,比重大的沉降速度快,對人體危害小。質量相同的塵粒,其形狀愈接近球形在降落時所受阻力愈小,沉降速度愉快,危害愈小。人們還發現重量相同而分散度不同的粉塵,直徑越小使人發病越快,病變也越嚴重。
、撤蹓m的溶解度:溶解度大小不同,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同。如毒物粉塵鉛、砷等,隨其溶解度增大對人體危害也加大;有些粉塵,如面粉、糖等在體內容易溶解、吸收和排出,對人體危害反而小;還有些礦物粉塵,如石英等,雖然在體內溶解度較小,但對人體危害卻較嚴重。
⒋硬度:堅硬的粉塵能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損傷,而進入肺泡的微細塵粒由于質量小,加之環境濕潤,故而機械損傷不嚴重。
、岛呻娦裕何镔|在粉碎過程中和流動中相互摩擦或吸附空氣中的離子而帶電。粉塵的荷電量取決于粉塵的大小和比重,也與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關。荷電性對粉塵在空氣中的穩定程度也有影響。同性電荷相斥,增加了粉塵在空氣中的穩定性;異性電荷相吸,使塵粒在撞擊時凝集而沉降,穩定性降低。人們還認識到,荷電塵粒易阻留在體內。
粉塵危害的預防
人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總結出預防粉塵危害的八字方針:“教、革、水、密、風、護、管、查”。
教:通過宣傳教育,統一認識,人人參與防塵工作,使粉塵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革:即技術革新。通過改進工藝流程和操作方法,使生產自動化、機械化、密閉化,消滅粉塵來源或減少粉塵飛揚。
水:用水除塵、濕式作業。主要是在破碎、研磨等過程中,盡量用濕式原料、采用水磨、水碾,從根本上消除粉塵;或在車間內適量噴霧灑水、降低粉塵飛揚。
密:密閉作業。當生產工藝允許采用濕式作業或已采用濕式作業仍不能達到除塵要求時,可對塵源采取密閉措施。在不妨礙操作的前提下,盡量把塵源、設備圍罩起來,以防止粉塵逸入車間空氣中,或使用自動化設備,讓操作工人脫離工作現場。
風:通風除塵。一般指與密閉措施相配合使用的局部抽風,利用抽風的辦法,在密閉罩內造成一定的負壓,控制粉塵不外逸。這類除塵器有旋風式除塵器、袋式除塵器、靜電式除塵器、泡沫式除塵器及沖擊式除塵器等。
護:個人防護。在采取“水、密、風”等措施外,再輔以個人防護用具,如口罩、防塵面具、防護頭盔及防塵服等措施。
管:加強監督、管理。由于生產中操作不當或除塵設備使用、維護管理不當,可能人為地造成粉塵飛揚。因此,加強監督、管理,對防塵有積極意義。
查:定期檢查,包括經常性測定車間內工作場所粉塵濃度,及時了解粉塵作業工人健康狀況,監督檢查各項防塵制度的執行情況,防塵設備的使用、維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