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表現:
口服或局部接觸銀鹽以及職業性長期接觸銀及其化合物,都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銀質沉著癥: 一、局部皮膚銀質沉著癥銀在局部皮膚上由于光的作用轉變為白蛋白銀,在一些組織遇硫化氫轉變為硫化銀,而在真皮的彈力纖維中形成藍色斑點所構成的色素沉著,進而形成由微細的銀顆粒構成的放射狀網。臨床上稱之為"職業性斑點癥",常在熔煉和雕琢銀器的工人中見到。
二、全身性皮膚銀質沉著癥全身皮膚廣泛色素沉著,呈灰藍黑色或淺石板色,多見于兩手、前臂和面部等暴露部位。經陽光或紫外線照射后色素加深。這種色素的改變是持久性的,一旦出現,終生不褪。色素改變并不影響健康,患者無特殊主訴。患者內臟亦可有銀質沉著。
三、眼部損害表現可能是全身性銀質沉著癥的局部表現,亦可能是局部作用的結果。眼結膜首先呈灰色或灰黑色,在淚阜周圍最明顯,可累及角膜,但視力一般少受影響。
四、呼吸道損害主要表現為慢性支氣管炎,呼吸道粘膜中普遍有銀質沉著,但不出現肺纖維化改變。
診 斷:
可用直接光照法和皮膚活體組織切片的暗視野檢查法。
治 療:
二巰基丙醇對本病無效。用濃度為6%的硫代硫酸鈉和1%鐵氰化鉀溶液(濃度也可加倍,分別為12%和2%),按等量混合,局部患區皮內注射,可使皮膚色素大部分退去。有的部位可恢復正常膚色,但有的部位效果差。眼結膜的色素沉著,用12%硫代硫酸鈉與2%鐵氰化鉀溶液,按1:1或1:2混合,局部結膜下注射0.24-0.6ml可使色素退去。因注射上述混合液很痛,需在局麻下進行。皮膚用普魯卡因,眼結膜用1-2%地卡因滴眼。肝區透熱療法可能有助于銀的排出。
上一篇:鎘及其化合物中毒及治療
下一篇:鉬及其化合物中毒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