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體的危害及防治——1,3-二氯丙烯
2006-04-1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1,3-二氯丙烯是無色、易燃液體。由1-氯丙烯與氯在高溫下作用而制得。
分子式:C
3H
2Cl
2。相對分子質量:110.98。熔點無資料。沸點:順式104℃,反式112℃。相對密度(水=1):1.23,相對密度(空氣=1):3.83。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甲苯、丙酮、甲醇等有機溶劑。
其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腐蝕性氣體。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
危險貨物編號:33528,UN編號:2047,CAS號:542-75-6。
主要用途 用作有機合成的原料和土壤熏蒸劑。
健康危害表現 對眼睛、皮膚有刺激作用。對實驗動物可引起肝臟、腎臟及肺臟的損傷。但尚未見到人體中毒報道。
急救措施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者,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吸入中毒者要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
預防措施 加強工程控制,生產過程密閉,加強通風排氣。
我國未制定空氣中的接觸限值。做好個體防護,必要時戴防毒面具,戴防護眼鏡。工作現場不吸煙、不進食、不飲水。
屬高閃點易燃液體。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倉庫內。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酸類分開存放。倉間的電器要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著火時用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滅火。
發生泄漏時要立即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切斷火源。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用沙土或不燃性吸附劑混合吸收,然后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