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的防毒措施
2007-11-1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油品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因化學結構、蒸發速度和所含添加劑性質、加入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認為基礎油中的芳香烴、環烷烴毒性較大,油品中加入的各種添加劑,如抗爆劑(四乙基鉛)、防銹劑、抗腐劑等都具有較大的毒性。這些有毒物質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侵入人體,造成人身中毒。因此,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中毒事故發生。實踐證明,只要我們掌握各種油品的性質,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中毒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一)盡量減少油品蒸氣的吸入量
(1)油品庫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風。進入輕質油庫房作業前,應先打開窗門,讓油品蒸氣盡量逸散后才進入庫房工作。
(2)油罐、油箱、管線、油泵及加油設備等要保持嚴密不漏,如發現滲漏現象應及時維修,并徹底收集和清除漏灑的油品,避免油品產生蒸氣,加重作業區的空氣污染。
(3)進入輕油罐、船舶油倉作業時,必須事先打開人孔通風,并穿戴有通風裝置的防毒裝備,還要配上保險帶和信號繩。操作時,在罐外要有專人值班,以便隨時與罐內操作人員聯系,并輪換作業。
(4)清掃汽、煤油油罐汽車和其他小型容器的余油時,嚴禁工作人員進入罐內操作,在清掃其他余油必須進罐時,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5)進行輕油作業時,操作者一定要站在上風口位置,盡量減少油蒸氣吸入。
(6)油品質量調整作業場所,要安裝排風裝置,以免在加熱和攪拌過程中產生大量油蒸氣,危害操作人員健康。
(二)避免口腔及皮膚與油品接觸 (1)嚴禁用嘴吸含鉛汽油或其它油品,如果必須從油箱中通過膠管將汽油抽出時,可用橡皮球或抽吸設備去吸。
(2)作業完畢后,要用堿水或肥皂洗手,未經洗手、洗臉、漱口不要吸煙、飲水和進食。
(3)嚴禁用含鉛汽油洗手、擦洗衣服、機件、灌注打火機或作噴燈燃料。
(4)不要將沾有油污、油垢的工作服、手套、鞋襪帶進食堂和宿舍,應放于指定的更衣室,并定期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