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對減壓病的唯一根治手段是及時加壓治療以消除氣泡。將患者送入特制的加壓艙內,升高艙內氣壓到作業時的程度,停留一段時間,待患者癥狀消失后,再按規定逐漸減至常壓,然后出艙。出艙后,應觀察6-24小時。及時正確運用加壓艙,急性減壓病的治愈率可達90%以上,對減壓性骨壞死也有一定的療效。此外,尚需輔以其它綜合療法如吸氧等。按減壓病的病因學,在再加壓前即應給予補液和電解質以補充喪失的血漿,有助于微循環功能的恢復。皮質類固醇能減輕減壓病對腦和脊髓的損傷和水腫,可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病例。
【預防】
(1)技術革新:建橋墩時,采用管柱鉆孔法代替沉箱,使工人可在水面上工作而不必進入高壓環境。
(2)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暴露異常氣壓后,須遵照安全減壓時間表逐步返回到正常氣壓狀態,目前多采用階段減壓法。加強安全衛生教育,讓工人了解發病的原因和預防方法,為潛水作業的安全,必須做到潛水技術保證、潛水供氣保證和潛水義醫務保證三者相互密切協調配合。潛水供氣包括高壓管路系統、裝備的檢查、維修、保養、配氣等。
(3)保健措施:工作前防止過勞,嚴禁飲酒,加強營養。對潛水員應保證高熱量、高蛋白、中等脂肪量飲食,并適當增加各種維生素。如維生素E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工作時注意防寒保暖,工作后進熱飲料,洗熱水澡等。做好就業前全面的體格檢查,包括肩、髖、膝關節及肱骨、股骨和脛骨的X線片檢查,合格者才可參加工作;以后每年應做1次體格檢查,并繼續到停止高氣壓作業后3年止。
職業禁忌癥:凡患神經、精神、循環、呼吸、泌尿、血液、運動、內分泌、消化系統的器質性疾病和明顯的功能性疾病者;患眼、耳、鼻、喉及前庭器官的器質性疾病者;此外,凡年齡超過50歲者、各種傳染病未愈者、過敏體質者等也不宜從事此項工作。
上一篇:高溫對人體的影響
下一篇:激光焊接的安全與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