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振動的危害及防護

2010-09-2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生產中由生產工具、設備等產生的振動稱生產性振動。在生產中接觸到的振動源有:(1)鉚釘機、鑿巖機、風鏟等風動工具;(2)電鉆、電鋸、林業用油鋸、砂輪機、拋光機、研磨機、養路搗固機等電動工具;(3)內燃機車、船舶、摩托車等運輸工具;(4)拖拉機、收割機、脫粒機等農業機械。

    振動對人體各系統均可生產影響,按其作用于人體的方式,可分為全身振動和局部振動。生產中常見的職業性危害因素是局部振動。局部振動亦謂手傳振動。表現出對人體組織的交替壓縮與拉抻,并向四周傳播。振動在人體組織中傳導性的大小順序是:骨、結締組織、軟骨、肌肉、腺體和腦組織。振動對人體各系統影響表現在:(1)引起腦電圖改變;條件反射潛伏期改變;交感神經功能亢進;血壓不穩、心律不穩等;皮膚感覺功能降低,如觸覺、溫熱覺、疼覺,尤其是振動感覺最早出現遲鈍。(2)40~300Hz的振動能引起周圍毛細血管形態和張力的改變,表現為末梢血管痙攣、腦血流圖異常;心臟方面可出現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和房內、室內、房室間傳導阻滯等。(3)握力下降(4)40Hz以下的大振幅振動易引起骨和關節的改變,骨的X光底片上可見到骨貿形成、骨質疏松、骨關節變形和壞死等。(5)振動引起的聽力變化以125~250Hz頻段的聽力下降為特點,但在早期仍以高頻段聽力損失為主,而后才出現低頻段聽力下降。振動和噪聲有聯合作用。(6)長期使用振動工具可產生局部振動病。局部振動病是以末梢循環障礙為主的疾病,亦可累及肢體神經及運動功能。發病部位一般多在上肢末端,典型表現為發作性手指變白(簡稱白指)。我國1957年就將局部振動病定為職業病。

    影響振動作用的因素是振動頻率、加速度和振幅。人體只對1~1000Hz振動產生振動感覺。頻率在發病過程中有重要作用。30~300Hz主要是引起末梢血管痙攣,發生白指。頻率相同時,加速度越大,其危害亦越大。振幅大,頻率低的振動主要作用于前庭器官,并可使內臟產生移位。頻率一定時,振幅越大,對機體影響越大。寒冷是振動病發病的重要外部條件之一,寒冷可導致血流量減少,使血液循環發生改變,導致局部供血不足,促進振動病發生。接觸振動時間越長,振動病發病率越高。工間休息對預防振動病有積極意義。人對振動的敏感程度與身體所處位置有關。人體立位時對垂直振動敏感;臥位時對水平振動敏感。有的作業要采取強制體位,甚至胸腹部或下肢緊貼振動物體,振動的危害就更大。加工部件硬度大時,工人所受危害亦大,沖擊力大的振動易使骨、關節發生病變。

    為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必須對振動危害加以控制,其主要途徑如下:

    改革工藝,從根本上取消和減少手持風動工具的作業,用液壓、焊接、粘接代替鉚接;改進風動工具,采用有效減振措施,改革工具排氣口的位置;采用自動、半自動操縱裝置,以減少肢體直接接觸振動體;手持振動工具者,應戴雙層襯墊無指手套或襯墊泡沫塑料無指手套,并注意保暖防寒;對新工人應作就業前體檢,有血管痙攣和肢端血管失調及神經炎患者,禁止從事振動作業;對接觸振動的作業工人應定期體檢,間隔時間應為2~3年;對振動病患者應給予必要的治療,對反復發作者應調離振動作業崗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波密县| 荔波县| 洪湖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临沭县| 泸定县| 华池县| 建德市| 海兴县| 政和县| 莲花县| 舞钢市| 潮安县| 绥宁县| 蓝山县| 汉寿县| 太湖县| 新沂市| 康平县| 冀州市| 托克逊县| 尼勒克县| 麟游县| 佛冈县| 庆云县| 定州市| 广南县| 炎陵县| 东至县| 通州区| 永寿县| 宜昌市| 北辰区| 昌都县| 平江县| 东城区| 建水县| 吉安市| 大连市|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