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可直接造成眼睛和皮膚的傷害。眼睛暴露于短波紫外線時,能引起結膜炎和角膜潰瘍,即電光性眼炎。強紫外線短時間照射眼睛即可致病,潛伏期一般在0.5~24h,多數在受照后4~24h發病。首先出現兩眼怕光、流淚、刺痛、有異物感,并帶有頭痛、視覺模糊、眼瞼充血、水腫。長期暴露于小劑量的紫外線,可發生慢性結膜炎。
不同波長的紫外線,可被皮膚的不同組織層吸收。波長在220nm以下的短波紫外線幾乎可全部被角化層吸收。波長為220~330nm的中短波紫外線可被真皮和深層組織吸收。紅斑潛伏期為數小時至數天。
空氣受大劑量紫外線照射后,能產生臭氧,對人體的呼吸道和中樞神經都有一定的刺激,對人體造成間接傷害。
在紫外線發生裝置或有強紫外線照射的場所,必須佩帶能吸收或反射紫外線的防護面罩及眼鏡。此外,在紫外線發生源附近可設立屏障,或在室內和屏障上涂上黑色,可以吸收部分紫外線,減少反射作用。
上一篇:施工現場光污染預防措施
下一篇:電光性眼炎的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