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體系的主要目的和重要現實意義
應急救援預案又稱應急救援計劃,是針對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為保證迅速、有序、高效地開展應急救援行動,減少人員傷亡和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其目的是增強本崗位對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把事故傷害和損失降到最低。
一旦發生液氯泄漏事故將對公司造成較大的危害,后果嚴重,影響重大,具有突發性、緊迫性的特點。如果事先沒有做好充分的應急救援準備工作,就無法在短時間內組織起有效的搶救工作。因此,在借鑒國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以及本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結合本崗位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本著“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專人負責,單位自救與公司救援相結合”的原則。制定應急救援預案,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事故應急與救援方面,本崗位制定《氯氣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就是要在一旦發生事故后,通過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切實維護公司生產安全,保障職工的生命財產不受侵害。
一、氯氣泄漏的可能性
1、液氯鋼瓶充裝時倒罐入的有機物質與液氯劇烈發應引起化學爆炸;
2、液氯生產過程中三氯化氮蓄積引起化學爆炸;
3、超溫、超壓、超裝、泄漏,引起物理或化學爆炸;
4、生產裝置(設備)裂縫、孔洞或附件(法蘭、閥門)故障引起泄漏;
5、氯氣輸送管道及附件(法蘭、閥門)故障引起泄漏;
6、液氯鋼瓶裂縫、孔洞或瓶閥故障引起泄漏;
7、突發停電、停水、停汽(氣)等引發的泄漏;
8、裝置(設備)檢修時可能引發泄漏;
9、液氯槽罐車充裝、卸車、運輸過程中引發的泄漏;
10、其他異常情況引發的泄漏,
二、氯氣的物理常數
熔點:-101℃
沸點:-34.5℃
相對蒸汽密度(空氣=1):2.48
液氯平均比熱:0.98kj/kg. ℃
三、氯氣的毒性
液氯一旦因各種原因泄漏,會在空氣中迅速蒸發為氯氣。氯氣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霧滴,刺激人體黏膜。氯氣本身屬于劇毒氣體,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0.09%(1200mg/m3)時,人吸入5~10分鐘即致死;在空氣中濃度達到0.00175%(22mg/m3)時,吸入30~60分鐘即致重傷,在極高濃度下會產生“電擊樣”死亡。
四、對周圍的影響
1、對人員的影響
短期影響:
人體吸入氯氣后,可迅速附著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導致人體支氣管痙攣、支氣管炎、支氣管周圍水腫、充血和壞死。 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痙攣,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腫及灼傷,可引起嚴重的通氣障礙。吸入極高濃度的氯氣,可引起迷走神經反射性心跳驟;蚝眍^痙攣而發生“電擊樣“死亡。皮膚接觸液氯或高濃度氯氣,在暴露部位可有灼傷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可引起職業性痤瘡及牙齒酸蝕癥。
2、對植物的影響
植物受氯氣傷害會造成葉子組織破壞而產生枯黃、掉落、卷葉等病態。
典型的氯氣傷害癥狀是出現在植物葉片的葉脈間的傷斑,傷斑由漂白引起失綠,逐漸呈棕色壞死。傷斑的形狀為不規則的點狀、條狀或塊狀壞死區,壞死區和健康組織之間的界限比較分明。水稻受氯氣傷害時,如濃度較高,則表現急性危害,葉片變成淡綠色或灰綠色,上面有小白斑,隨后全葉變白,葉尖卷曲萎焉,莖桿稻粒也變白,形成枯熟,甚至全株死亡。如濃度較低,則表現慢性危害,葉片傷斑呈褐色條狀,似擦傷狀,葉尖褐色,但不卷曲,谷粒失去固有金黃色而略呈褐色。氯氣對水稻的傷害,以幼穗形成期至無花期嚴重。小麥受氯氣傷害后,葉片癥狀與水稻相似,典型癥狀是麥芒變成白色。
3、 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氯氣對環境有嚴重危害,應特別注意對水體的污染,對魚類和動物也應給予特別注意,高濃度時對人畜有損害。
五、 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
本崗位按要求設置了安全、消防設施和器材,有針對性地配備相關個體防護用品(見安全、消防設施和器材臺帳)
六、 職責劃分
裝置長:負責制定應急預案,負責現場總指揮以及負責向上級領匯報
安全員:負責救援器材的準備工作,協助裝置長進行現場救援以及對受傷人員的緊急救治
班長:負責實施救援指揮和現場搶險
每班配備兼職搶險人員一名,協助班長進行搶險
每班配備兼職消防人員一名,實施氯氣捕消
每班配備兼職緊急切斷人員一名,負責對事故源的緊急切斷
每班配備兼職通信人員一名,負責事故的通報和聯系
其他崗位人員負責現場客戶的疏散和撤離以及臨時的安全警戒
七、應急救援處理
7.1、氯氣液化過程中的應急處理
7.1.1、 氯氣液化過程中的泄漏主要包括液化器至液氯貯槽間可能出現的泄漏。
7.1.2、 液化器至氣液分離器出口閥間設備管道發生泄漏:
關閉該套制冷系統液化器進氯閥、平衡閥,關閉汽液分離器平衡閥、出氯閥,打開氣抽空閥,對液化器和分離器進行抽空處理;系統工藝處理的同時觀察泄漏情況,如為液相部位的閥門、管道有砂眼或裂縫造成滲漏,用浸水的紗頭放在泄漏處,利用液氯氣化吸收熱量,讓其結成冰,延緩泄漏。對較明顯的漏點可用抱箍或竹簽堵漏;
7.1.3、 氣液分離器和液氯貯槽之間的進氯總管發生泄漏:
液化工序停車,關閉所有氣液分離器液氯出口閥,打開備用真空儲槽進氯閥,將管道內液氯泄如真空儲槽,同時對該儲槽進行抽空處理;觀察泄漏情況,如為滲漏,用浸水的紗頭放在泄漏處,讓其結成冰,延緩泄漏。對較明顯的漏點可用抱箍或竹簽堵漏;
7.2、 液氯貯槽泄漏 (包括貯槽至第一只閥門連接短頭)
7.2.1發現貯槽上的閥門、管道有砂眼或裂縫造成泄漏時,將貯槽泄壓,用浸水的紗頭放在泄漏處,利用液氯氣化吸收熱量,讓其結成冰,暫時延緩泄漏。搶險人員必須按要求佩帶防毒面具,在大量泄氯的情況下,必須佩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
7.2.2用氯氣捕消器吸收泄漏氯氣,使用水幕吸收貯槽區擴散氯氣。泄漏部位嚴禁灑水,因水能促使漏氣處腐蝕,并加速氣化速度。
7.2.3包裝液氯貯槽泄漏時,先打開放空閥,并用真空槽進行倒槽,倒空后對貯槽進行抽空處理待修。
7.2.4進氯貯槽發生泄漏時,立即關閉進氯閥,液氯進得不多時,可進行抽空處理。液氯較多時,利用真空槽進行倒槽。包裝貯槽泄漏時,停止包裝,進行倒槽操作。
7.2.5倒槽操作步驟:
7.2.5.1 準備倒槽前,對可倒槽的真空槽進行檢查,該槽的進氯閥、平衡閥、抽空閥是否處于使用狀態
7.2.5.2 打開泄漏出氯閥,讓槽內的液氯從出氯管壓到真空槽內,當真空槽內壓力大與零時可打開抽空閥降低槽內壓力
7.2.5.3 壓完后,將泄漏槽的出氯閥關閉,進行抽空。關閉壓滿液氯槽放空閥,打開平衡閥。
7.3、 液氯包裝過程中的應急處理
7.3.1液氯包裝過程中的泄漏主要包括出氯管、紫銅管、貯槽上閥門、管道泄漏等。
7.3.2包裝時發現液氯貯槽到充裝臺間的出氯管泄漏,立即停止充裝,將液下泵上的出氯閥關閉,再把充裝鋼瓶的瓶閥關閉,然后緩慢打開抽空閥,把管內液氯抽掉,然后卸下進行焊補或更換。
7.3.3包裝時發現聯接鋼瓶的紫銅管泄漏,先關閉充裝臺上的出氯閥,再把鋼瓶瓶閥關閉,然后打開抽空閥,將紫銅管內的液氯抽盡,卸下紫銅管,進行焊補或更換新的紫銅管。
7.4、 液氯貯存過程中泄漏的應急處理
液氯鋼瓶在儲存過程中發生泄漏時,根據不同的泄漏部位,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7.4.1鋼瓶閥門泄漏
閥門頂針(閥芯)處泄漏:可先用扳手擰緊頂針,并旋緊閥門上的密封螺帽至不泄漏為止。
閥門出口處泄漏:旋緊閥門頂針。如仍泄漏,可將閥門的出口用內襯四氟墊片的六角螺帽旋緊。
7.4.2鋼瓶閥座、塞座絲口處泄漏,將泄漏瓶閥向上,用扳手將瓶閥、盲塞擰緊至絲口不泄漏為止。
7.4.3鋼瓶閥斷掉,把瓶閥轉到氣相,用竹簽插入瓶閥泄漏孔用錘子敲打,敲打時不能用力過大,敲至不漏為止
7.4.4瓶體焊縫泄漏,首先將泄漏處朝上,可以用預先備用的竹簽、木簽或青鉛插入泄漏處,用錘子輕輕敲打,敲打時不能用力過大,輕敲至不漏為止;或用預先備用的內襯墊片的鐵箍箍緊,然后立即將瓶內液氯使用或處理掉。
7.4.5鋼瓶發生嚴重泄漏時,或經采用前述方法處理仍不能控制的,應迅速將鋼瓶泄漏處轉到氣相,吊至抽空處進行抽空,同時用氯氣捕消器對泄漏的氯氣進行處理。
7.4.6使用和儲存液氯鋼瓶的廠房或庫房發生火災時,在迅速滅火的同時,應根據火勢情況,對液氯鋼瓶進行處理:
7.4.6.1 火勢不大,廠房(庫房)局部燃燒,此時可對燃燒部位進行滅火,同時對鋼瓶周圍和建筑物用水進行冷卻,以防火勢擴大使鋼瓶受熱膨脹,發生意外。
7.4.6.2 如火勢擴大,在滅火的同時,要迅速將鋼瓶轉移到安全地帶。
7.4.6.3 當火焰包圍液氯鋼瓶,而鋼瓶又不能移開時,搶救人員應戴好防護面具,處在上風向,對鋼瓶直接**冷卻,以防止瓶內氣體受熱壓力急劇上升而發生爆炸,同時對已泄漏的鋼瓶進行封堵。
7.5液氯槽車的泄漏
7.5.1槽車在充裝時連接管線發生泄漏充裝人員要及時關閉充裝閥門和槽車貯罐閥門,打開抽空閥門進行處理
7.5.2槽車在充裝時貯罐體發生泄漏或貯罐本身的連接法蘭或安全附件處發生泄漏,如果是槽車貯罐內物料不多,迅速關閉充裝閥門,可直接打開抽空管線進行泄壓處理;如果是槽車貯罐內物料較多,要迅速停下液下泵,關閉液下泵出口閥和鋼瓶充裝閥,利用槽車液相管和槽車貯罐內的壓力通過充裝至貯槽的管線把液氯倒入安全備用槽。同時用竹簽、木簽或青鉛插入泄漏處,用錘子輕輕敲打,對泄漏處進行封堵。當液氯倒空之后對槽車貯罐進行抽空處理
7.5.3如果槽車閥門發生內漏可在閥門外安裝閥門進行封堵處理
7.5.3槽車在充裝完畢或在運輸過程出現7.5.2條的情況,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連接充裝管線把氯氣倒入安全備用貯槽進行處理;如果條件不許可,可用大量的氯氣捕消器進行處理,待其氯氣揮發貯罐內壓力降低時進行封堵,之后在連接充裝管線和抽空管線進行處理
特別注意:無論是何種情況發生氯氣泄漏要在第一時間內用氯氣捕消器進行現場捕消,把氯氣傷害和污染降到最低,同時為救援人員創造條件
八、重大氯氣泄漏事故采取的應急措施
重大泄漏事故可因設備事故、貯槽或鋼瓶的泄漏引起,報警系統或崗位操作人員雖能及早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此時應啟動氯氣泄漏應急救援預案并采取如下措施:
8.1 事故最早發現者應在第一時間向崗位負責人、安全員、調度室報告,并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如關閉總閥、總電源等。在不同情況下,報警和應急處理先后順序可適當調整。
8.2崗位負責人、安全員接到報警后,應立即通知有關人員,查明泄漏部位及泄漏狀況,下達應急處理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各救援人員到位。
8.3消防人員應及時到位捕消泄漏的氯氣
8.4發生事故時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地點、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經切斷氣源或倒槽等處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以自救為主。
注意:嚴禁直接對準正在泄漏的鋼瓶或管道、貯槽上**!
九、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可請求啟動公司應急預案
9.1 氯氣鋼瓶爆炸,破裂時
9.2氯氣管道大量泄漏且一時無法保證關閉閥門時
9.3液氯生產系統發生泄漏且一時無法正確確定泄漏源時
9.4液氯生產系統泄壓裝置動作,防爆膜因沖壓爆裂時
9.5氯氣大量泄漏并處于失控狀態,或者有跡象表明事態趨向失控時
十、人員的緊急疏散、撤離
10.1當發生氯氣泄漏后,現場工作人員要及時撤離,同時要組織現場的客戶及時撤離到安全地點,做好未啟動公司的應急預案之前的臨時警戒工作。
10.2緊急撤離
若在救援時發現安全閥發出響聲,容器突然變形或有其他事故狀況擴大的征兆時,所有現場近距人員均應立即撤離至安全區域,必要時可以拋棄重裝備,如氯氣捕消器等。
10.3一般在小泄漏狀態下(泄漏量≤200立升),首次隔離距離為30m,下風向撤離范圍白天為0.3km,夜間為1.1km。在大量泄漏狀態下(泄漏量≥200立升),首次隔離距離為275 m,下風向撤離范圍白天為2.7km,夜間為6.8km。
十一、 危險區域的隔離
危險區域的劃定
事故發生后,氯氣在風的作用下,回呈∠60°左右的夾角擴散,在擴散的過程中由于空氣的補充,濃度會逐漸降低。當濃度對人體產生重大傷害(重傷或致死半徑)時的區域即為事故危險區域,在該區域內非事故救援人員不得停留。
注意:在高濃度時某些放毒面具可能失效,防護時間會大大縮短!
十二、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12.1接觸人群癥狀
12.1.1輕度中毒
主要表現為支氣管炎,有咳嗽,可有少量痰、胸悶等。兩肺有干性羅音或哮鳴音,少量濕性羅音。
胸部X線表現為肺紋理增多增粗邊緣不清,一般以下肺葉較明顯。
12.1.2中度中毒
主要表現為支氣管肺炎、間質性廢水腫或局限的肺泡性肺水腫;咳嗽、咯痰、氣短、胸悶、或胸痛,可有輕度發紺,兩肺有干性或濕性羅音;或氣短、于兩肺有彌漫性哮喘音。
胸部X線表現為肺紋理增多、增粗、兩下肺的內、中帶沿肺紋理分布不規則的斑片狀模糊陰影;或見兩肺葉肺紋理模糊,有廣泛網狀陰影或散在性細粒狀陰影,肺葉透明度降低;或顯示單個或多個局限性密度增高陰影。
12.1.3重度中毒
在臨床表現或胸部X線所見中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即屬重度中毒。
12.1.3.1咳嗽、絡大量白色或粉色泡沫痰,呼吸困難,胸部緊束感,明顯發紺,有彌漫性濕性羅音。
12.1.3.2嚴重窒息;
12.1.3.3中度深度昏迷;
12.1.3.1猝死;
12.1.3.1出現嚴重并發癥,如氣胸、縱隔氣腫等;
12.1.3.1胸部X線表現:主要呈廣泛彌漫性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腫;有大片均勻密高陰影;大小與密度不一和邊緣模糊的片狀陰影,廣泛分布在兩肺葉;少數呈蝶翼狀。
12.2現場救護救治
12.2.1受傷人員由現場應急救援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后及時報公司救援指揮部進行救護,確定受傷等級,重癥病人優先救護。
12.2.2將受傷人員緊急撤離污染區,立即脫去受污染的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反復沖洗皮膚。當吸入時,如受傷者仍清醒,可將其轉移至安靜的地方方躺下,上半身抬高,解開衣服,解開領口和皮帶,蓋上衣物。如受傷者昏迷但有呼吸,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還需使其吸入低壓氧,直至送達醫院。如受傷者停止呼吸,應迅速將其抬出放在地上,如有可能放在地毯上,解開領口和皮帶,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12.2.3對于眼部灼傷者,首選用3℅碳酸鈉溶液沖洗雙眼,結膜囊應用抗生素眼藥水滴眼,同時口服維生素B、C等,以利角膜上皮修復。
12.2.4對液氯致皮膚灼傷患者,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采用暴露療法,并加強支持治療及全身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十三、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為緊急救援和人員的救護,但在事故結束后應保護現場,如各種記錄,現場被破壞設備的方位、指示等。并向公司領導匯報
十四、氯氣發生泄漏后,可能仍有大量的殘余物,會對人員安全、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因此必須在事故結束后對現場殘留物進行洗消和清除。根據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環?偩帧蛾P于督促化工企業切實做好幾項安全環保重點工作的緊急通知》(安監總;痆2006]16號)要求,洗消作業以不導致二次事故或二次污染為原則。
對于有毒危險化學品的泄漏,要有針對性的洗消和清除方案,不得隨意使用水槍將殘留毒物沖刷至水體
十五、確定應急救援終止條件
當事故得到控制,氯氣泄漏終止,現場氯氣氣團最高濃度處于安全范圍以內,擴散范圍基本穩定后,危險已經解除并在可預見的范圍內不會再次發生事故時,現場指揮可以決定應急救援終止.
十六、應急培訓計劃
16.1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學習
由裝置負責人、安全員、各班班長定期組織對員工進行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為:
A緊急狀態下氯裝置的停車程序;
B緊急疏散程序;
C應急救援知識
D逃生技術、消防技術、急救知識等。
E和公司相關部門的通信
16.2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考核上崗
培訓結束應對培訓內容進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可上崗,考核不合格的重新培訓。
17預案演練
17.1演練計劃
由裝置負責人、安全員、各班班長定期組織實戰訓練。訓練重點為提高員工的判斷能力,應急處理及疏散程序的熟悉程度。每月演練次數不低于1次。
17.2演練的組織與實施
組織預案演練前,要制定演練計劃,演練計劃應周密,設計情節合理逼真,并確定指揮人員和參演人員,確保演練所需設備和物資,經會議商討確認后實施。
演練過程要進行全程紀錄。
17.3演練的評價
每次演練結束后,應對演練的實施進行總結,提出演練計劃的不合理之處并及時修訂計劃。必要時,對預案的適宜性進行評價、變更或調整。
做好相關臺帳記錄并保存留檔。
上一篇:空分事故的應急處置
下一篇:粗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