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餐飲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2009-06-2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僅供參考請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編寫)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提高應對事故的能力,保障職工,顧客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北京市餐飲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規定》,《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方法》,《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北京市餐飲服務業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要求》。

    1.3適用規范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                 (單位名稱),所發生的火災事故、食物中毒事故、機械傷害事故。

    1.4應急預案體系

    本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預案,火災、食物中毒專項應急預案、機械傷害處置方案。

    1.5應急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區域負責,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

    2.危險性分析

    2.1企業概括

    企業地址,地理位置及周邊情況(是否有重大危險源,重要設施)隸屬關系,職工人數,經營項目及規模,安全管理,安全設施等情況,必要時可附平面圖進行說明。

    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1)危險源

    (1)廚房用火部位、煙道以及臨時使用的明火:點燃的蠟燭、菜肴加熱爐等。

    (2)高低壓配電裝置:廚房內設置的冷凍機、廚房設備、烤箱、電餅鐺等。

    (3)主食加工機械。

    (4)燃起罐集氣房的空、重燃起罐(瓶)及儲存部位(間)。

    (5)各類食品的放置、儲存、配菜點。

    2.2.2風險分析

    由于企業有以上危險源,存在人的不安全行為,設備(物)的不安全狀態及管理上的缺陷,有可能在廚房用火部位、煙道、餐廳、用電設備、燃起罐使用和儲存部位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主食加工機械發生機械傷害事故;食品的不潔,誤用禁止使用的配料尤其在夏季發生霉變,易發生食物中毒事故。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1)應急指揮部及職責

    總指揮:企業主要負責人

    副總指揮:企業安全生產負責人

    成員:企業有關部門負責人

    ①總指揮:負責統一指揮,擔負各類事故,現場的應急指揮工作,視事故情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對特殊情況做出緊急決斷。

    ②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協調事故應急搶救工作,總指揮不在時應擔負起總指揮的工作。

    ③成員:根據分工,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具體工作。

    應急指揮部職責:

    ①擔負上級部門,專業救援部門到達事故現場前的應急搶救指揮工作。

    ②組織制定,審定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③確定預警級別,及時準確向當地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故。

    ④對事故做出搶救決策,配合上一級實施應急預案。

    ⑤組織對應急預案的演練,補充完善企業應急預案。

    (2)工作機構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企業自定)

    辦公室主任***

    職責:

    ①設專人24小時值班。

    ②接到事故報警后,及時向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報告。

    ③事故發生時,負責判斷并啟動相應的應急搶救,處置方案。

    (3)應急處置組及職責

    ①通訊聯絡組:(附人員名單)

    職責:負責應急搶救過程中的通訊聯絡,保證通信暢通。負責各小組之間的協調以及與外部機構的聯系協調。

    ②消防滅火組:(附人員名單)

    職責:對初起火源立即用消防設施、滅火器材進行撲救,配合專業消防人員進行滅火撲救工作。

    ③人員疏散組:(附人員名單)

    職責:負責引導各部位人員有秩序地進行疏散逃生。

    ④醫療救護組:(附人員名單)

    職責:在醫務人員到達現場之前,負責搶救傷員、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后,配合救護受傷人員及護送受傷人員到醫院救治。

    ⑤安全保衛組:(附人員名單)

    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保衛工作,阻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⑥物資供應組:(附人員名單)

    職責:負責事故現場所需要的各種器材,工具及其他物品的供應調配。

    ⑦搶險搶修組:(附人員名單)

    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搶救物資、斷電等搶險工作。

    ⑧善后處理組:(附人員名單)

    職責:負責事故后的善后處理,現場清理、搶修、恢復工作。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1)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人員24小時值班(或監控中心設人員24小時值班),發現問題及時跑點,消除隱患。

    (2)加強對企業危險源、危險部位監控巡回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3)對燃氣部位定期進行檢查、試漏。

    4.2預防控制措施

    (1)火災事故預防措施

    ①建立健全用火、用電、用氣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②廚房內燃氣、燃油管道、法蘭、接頭、閥門要定期檢查,防止泄露。工作結束后,應及時關閉廚房的燃氣、燃油閥門,切斷氣源、火源和電源后,方可離開。

    ③廚房內使用機械設備不得超負荷運行,并防止電氣設備和線路受潮,油炸食品時,要采取措施,防止食油溢出著火。

    ④廚房內灶臺每日應進行清理,抽煙罩應及時擦洗,煙道每60天至少清洗一次。

    (2)機械傷害事故預防措施

    ①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

    ②轉動部位應加裝安全防護罩,并不得任意拆除。

    ③使用工具操作的部位,不得用手代替工具操作,以防止碰傷、絞傷、咬傷。

    ④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發生故障應由專人進行檢修。

    (3)食物中毒事故預防措施

    ①必須采購合格的原材料。

    ②原輔料應保持新鮮,在保質期內食用,不得使用腐敗、變質的原輔料加工食品。

    ③食品加工區域保持無蠅、無蚊、無鼠,保持通風。

    ④就餐與送餐器具、車輛衛生符合規定。

    4.3預警行動

    發現有燃氣泄漏、火情、食物中毒、機械傷害等情況,向應急辦公室在接到預警報告后,采取以下措施。

    (1)下達預警指令,進入應急狀態。

    (2)及時向指揮部人員,有關部門傳達預警信息。

    (3)根據事態發展情況,采取防范措施,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

    4.4信息報告與處置

    (1)信息報告與通知

    ①事故現場有關人員用電話報告值班領導或應急辦公室值班人員,并向周圍人員報警。

    ②值班領導或應急辦公室人員及時將事故情況及處置情況及時用電話通知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及時到達事故現場。

    ③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食物中毒事故、機械傷害事故包括未遂傷亡事故,現場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用電話立即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消防部門、衛生防疫部門及上級主管部門、當地街道(地區)辦事處報告事故信息,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有關部門報告。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概況、發生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簡要經過、事故已造成或者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已采取的措施及其他應報告的情況。

    5.應急響應

    5.1火災事故應急處置

    (1)火情應急處置

    ①報警:員工發現電源線產生火花,某個部位有煙氣,異味等事故征兆,現場第一發現人員應立即報告值班領導(負責人)按報警器報警,現場人員應進行自救、滅火、防止火情擴大。

    ②接報:值班領導(負責人)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員接報后,攜帶應急包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了解情況,組織人員進行自救滅火。并報告企業負責人或應急指揮部,做好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③火情已被撲滅,應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待有關部門了解情況調查火情事故完畢后,經同意做好事故現場的清理工作。

    (2)火災救援處置程序

    ①事故現場繼續蔓延擴大,應急指揮人員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知各搶救小組快速集結,快速反應履行各自職責投入搶救行動,在短時間內撲滅火源或及時搶救受傷人員得到有效救治。

    ②按指揮人員要求,通訊聯絡組向公安消防機構報火警,向有關部門報告,派人接應消防車輛,并隨時與救援處置領導小組聯系。

    ③各滅火小組在消防人員到達事故現場之前,繼續根據不同類型的火災,采取不同的滅火方法,加強冷卻,撤離周圍易燃可燃物品等辦法控制火勢。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氣體的火災時,應佩戴隔絕式氧氣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援滅火人員中毒,消防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聽從指揮積極配合專業消防人員完成滅火任務。

    ④疏散組應通知引導人員盡快疏散,盡量通知到應撤離火災現場的所有人員。

    ⑤物資搶救組應做好物資搶救工作。

    ⑥現場保衛組應做好火災現場的警戒保衛工作。

    ⑦火災現場指揮人員隨時保持與各小組的通訊聯絡,根據情況可互相調配人員。

    ⑧進行自救滅火,疏導人員、搶救物資、搶救傷員等救援行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各組人員應盡快撤離火災現場。

    5.2電氣設備著火處置措施

    (1)應首先切斷供電線路及電氣設備電源。

    (2)滅火人員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消防設施,裝備器材滅火。

    (3)及時疏散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及搶救疏散著火源周圍的物資。

    (4)著火事故現場由熟悉帶電設備的技術人員負責滅火指揮或組織消防滅火組進行撲滅電氣火災。

    (5)撲救電氣火災,可選用鹵代烷1211滅火器和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滅火器滅火。

    (6)撲救電氣設備著火時,滅火人員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強自我保護。

    (7)公安消防隊到達后,協同配合公安消防隊滅火搶險。

    5.3液化石油氣鋼瓶泄漏、著火處置措施

    (1)液化石油氣鋼瓶、管道、角閥等發生泄漏時,應及時關閉閥門,查找泄漏點及時檢修,檢修后要進行試漏,不再有泄漏點后正常使用。

    (2)因角閥漏氣起火時,用濕布包住手去關閉角閥,無法關閉時,則用滅火器撲救,用水冷卻鋼瓶,滅火后應將鋼瓶拎至空曠處放置。

    (3)鋼瓶破口并引起火災,用滅火器滅火,用水對鋼瓶進行降溫,并視火情對周圍建筑、設備等進行噴水保護,周圍放警戒線,及時向消防部門報警。

    5.4搶救受傷人員

    (1)被救人員衣服著火時,可就地翻滾,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蓋措施滅火傷處的衣、庫、襪應剪開脫去,不可硬行撕拉,傷處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棉布覆蓋,并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2)對燒傷面積較大的傷員要注意呼吸,心跳的變化,必要時進行心臟復蘇。

    (3)對有骨折出血的傷員,應作相應的包扎,固定處理,搬運傷員時,以不壓迫傷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難為原則。

    (4)可攔截過往車輛,將傷員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搶救救治。

    (5)搶救受傷嚴重或在進行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及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由醫務人員進行現場搶救傷員的工作,并派人接應急救車輛。

    5.5食物中毒應急處置

    (1)發現就餐人員有中毒癥狀,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值班領導匯報,值班領導立即到達事故現場,負責現場的搶救指揮工作。                            

    (2)指揮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視中毒人員情況,及時送往醫院救治,或撥打急救中心電話,請醫務人員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3)報告公安機關協助查找食物中毒原因。

    (4)報告衛生防疫部門,在衛生防疫部門到達現場之前,對中毒者所用食品、飲料、場所、進行封存,以供化驗查找中毒原因。

    (5)醫療救護組,負責協助衛生防疫人員進行調查,依據調查人員要求提供所需材料。

    5.6炊事設備傷害事故處置方案

    (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①發生炊事設備傷害事故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關閉設備電源,向周圍人員和值班領導及醫療救護組報警。

    ②值班領導接報后,立即到達現場,指揮對受傷人員的搶救工作。

    ③醫療救護組接到報告后,立即攜帶好搶救器材、藥品,迅速到達事故現場,實施救治行動。

    ④受傷人員傷勢較重,現場指揮人員立即報告企業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請求醫務人員搶救受傷人員,并報上級主管部門、街道(地區)辦事處。報告內容:

    a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b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c事故簡要經過及現場處置所采用的措施。

    d事故已造成人員的傷亡人數。

    (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①傷指

    手指割破、出血,立即用手指緊掐傷指近側兩旁止血。

    ②斷指

    發生斷指,立即止血。盡可能做到將手指沖洗干凈,用消毒敷料包裹,用塑料袋包好,放入裝有冷飲的塑料袋內,將離體手指與傷者立即送往醫院。

    ③肢體骨折

    固定傷肢,減少骨折斷端對周圍組織的進一步損傷,再送往醫院。

    ④肢體卷入設備內

    立即切斷電源停止機器轉動,如果肢體仍被卡在機器里,不可用倒轉機器的方法取出肢體,妥善的方法是拆除機器,無法拆除時撥打119請求支援。

    5.7應急結束

    (1)應急終止條件:

    ①事故已得到控制,沒有導致次生、衍生的事故,或導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隱患已消除。

    ②沒有被困人員,事故現場人員已疏散到安全地帶。

    ③受傷人員已全部從事故現場救出,并送到醫院進行救治,沒有失蹤人員,包括參加應急處置的人員。

    ④環境受到污染經處理后,符合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

    (2)應急結束。

    ①應急處置結束后,企業已進入恢復階段,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應急可以終止時,由總指揮決定并宣布應急終止。

    ②擴大應急響應,應急處置結束,應由上級指揮中心、總指揮確認應急可以終止時,由指揮中心總指揮決定并宣布應急終止命令。

    (3)應急結束后:

    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事故發生的原因,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等情況進行認真調查,吸取教訓、寫出事故報告。報送區安監局,上級主管等相關部門。

    ②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成的事故調查組,對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工作,向事故調查組提交有關事故現場受傷人員及其他應移交的資料。

    ③事故現場的清理,搶修受損設備,盡快恢復生產經營活動。

    ④寫出事故應急工作總結報告。

    6、信息發布

    6.1事故單位應急指揮部應對事故進行分析總結,向企業職工通報事故原因,處理結果和避免事故發生的預防措施。

    6.2對較大的事故需要對媒體發布的,應由上級單位或政府部門指定發言人,通報事故信息。

    7.后期處置

    7.1事故單位盡快恢復生產經營活動,消除事故后的影響,清理現場,檢修、搶修工作中避免事故發生。

    7.2對于在搶救處置中損耗的應急物資更換補充。

    7.3做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7.4總結經驗教訓,補充完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補充完善應急預案有關的內容。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避免重復發生類似的事故。

    8.保障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

    (1)企業應建立有線、無線相給合的基礎應急通訊系統,提供與應急工作相關單位和人員的通訊聯系方式(列出通訊錄)。

    (2)企業應配備足夠數量的聯系電話,并確保應急期間信息暢通。

    (3)及時檢修通訊系統和維護保養。

    8.2應急隊伍保障

    (1)企業設置各應急處置小組,并配備一定的人員,確保人員到位。

    (2)做好應急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增強企業應急能力,不斷提高應急隊伍的素質。

    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企業應配備應急時所需要的物質及裝備

    (1)搶救人員的裝備、頭盔、安全帶、防護手套、防護服,并明確存放地點、負責人、聯系電話。

    (2)各類滅火器的配備、崗位配備數量,應急時須要提供的滅火器數量、存放地點、負責人、聯系電話。

    (3)救護器材、救生網、救生梯等,存放地點、負責人、聯系電話

    (4)救治器具藥品的配備,擔架、夾板、止血帶、氧氣袋、急救藥品等存放地點、負責人、聯系電話。

    (5)救援車輛的配備、汽車兩部

    (6)搶險工具的配備、鐵鍬、氣割工具、消除斧等,存放地點、負責人、聯系電話。

    (7)其他

    有關應急物資與裝備。

    8.4經費保障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對應急工作的日常費用進行預算,財務部門審核,列入年度預算,保證應急經費及時到位。

    8.5其他保障

    (1)技術保障

    (2)后勤保障

    9、培訓與演練

    9.1培訓

    (1)制定企業開展應急培訓計劃,培訓方式,熟悉應急程序自救、互救、搶救知識以及有關的搶險知識。

    (2)新進入企業的員工必須經過應急培訓。

    9.2演練

    企業每年必須組織不少于2次的應急預案演練,制定演練方案,演練結束后及時總結。總結內容包括:演練項目和內容,模擬形式及目的演練起止時間,參加演練的部門、人員,演練動用的設備物資,演練現場的照片、演練效果小結。

    10.獎懲

    10.1應急救援組織紀律

    (1)應急組織機構,全體成員,應樹立接到報警就是命令的觀念。

    (2)樹立保護人員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為第一的思想。

    (3)在搶救組織機構內,正職休假、外出、開會不在時,副職必須承擔起正職應承擔的責任。

    (4)在現場處置過程中,搶救人員應當勇敢、冷靜,不能盲目蠻干,必須聽從指揮。

    10.2獎勵

    在事故搶救工作中,有下列表現的部門和個人,企業應給予表彰獎勵。

    (1)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

    (2)搶險、排險事故或搶救人員有功,使企業職工、社會人員生命財產免受損失或減少損失。

    (3)對應急工作提出較大建議,且實施效果顯著。

    (4)有其他特殊貢獻。

    10.3處罰

    (1)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

    (2)不及時報告事故真實情況,延誤搶救時機。

    (3)不服從應急指揮部的命令和指揮,在應急響應時臨陣逃脫。

    (4)阻礙應急人員,依法執行任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

    11、應急預案備案

    應急預案應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部門,上級主管部門、街道(地區)辦事處備案。

    12、應急預案更新

    根據國家行業上級主管等部門規定要求,及時對企業應急預案進行補充完善,或經過演練發現不足之處及時補充完善。

    13、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由企業應急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分析企業危險性后制定,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解釋。

    14、應急預案實施

    本應急預案于        年    月    日起實施。

    附件:

    1、應急指揮部成員名單及聯系方式。

    2、有關部門電話:

    (1)火警電話:119

    (2)急救中心:120

    (3)治安報警:110

    (4)上級部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5)**街道(地區)辦事處:********

    (6)區安監局:********

    (7)其他應報部門電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高尔夫| 吉林省| 类乌齐县| 衡东县| 两当县| 阳江市| 白河县| 东港市| 始兴县| 嘉黎县| 南和县| 阿荣旗| 阜南县| 登封市| 湛江市| 南阳市| 长垣县| 南木林县| 锦屏县| 龙陵县| 凤冈县| 芒康县| 仙桃市| 和平县| 广饶县| 肥西县| 延吉市| 合肥市| 靖宇县| 历史| 湄潭县| 威海市| 石阡县| 淮南市| 靖州| 延安市| 安义县| 克什克腾旗| 赣州市|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