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xx公司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

2009-06-2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基本情況

  a有限公司為國有中型企業,隸屬于q油區工委。地處w省s市r縣以東約600米。廠區占地401.7畝,廠區北鄰xx,相距150米,東西鄰xxx,南鄰xxxx,t路與廠區相通。氣候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抗震強度為7級。廠區地形平坦,全廠共有15個車間、科室,現有職工2330人,其中各類專業工程技術人員900人。

  本公司內共有鍋爐12臺;壓力容器563臺;壓力管道108KM;氣瓶40只。這些設備如疏于管理、使用不當,可引發設備事故,危及人身生命安全及財產損失。

  2.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

  2.1危險目標的確定

  根據本廠使用、貯存化學危險物品的品種、數量、危險性質及可能引起化學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5個危險場所(設備)為應急救援危險目標。

  1號目標:液化氣罐區

  2號目標:催化車間裝置區

  3號目標:煉油車間裝置區

  4號目標:油品車間90#汽油罐區、原油罐區

  5號目標:150萬噸/年常減壓重焦瀝青裝置

  …….

  2.2危險目標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

  1號目標:液化氣罐區,球罐焊縫如有夾渣、氣孔等焊接缺陷,容易造成氫鼓包或者氫脆裂,致使球罐泄漏。如大量泄漏對催化車間油品車間影響較大,全廠應立即停工,做緊急處理,如起火爆炸對全廠將造成較大損害,對周邊村莊因距較遠影響不大。

  液化氣危險特性:

  危險特性: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氟、氯等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其蒸汽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號目標:催化車間裝置區,管線泄漏或容器超溫超壓爆炸。如反再系統起火對本車間和油品車間有一定影響,可危及車間東部油品車間罐區。對外部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3號目標:煉油車間裝置區,管線泄漏遇空氣自燃或容器超溫超壓爆炸。如裝置泄漏起火對本車間和油品車間有一定影響,可危及車間東部油品車間原油罐區。對外部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4號目標:油品車間90#汽油罐區,原油罐區。管線泄漏遇明火燃燒。如泄漏起火可危及周邊罐群2個蠟油罐和1個汽油罐。對周邊無影響。

  汽油危險特性

  危險特性:其蒸汽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其蒸汽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原油危險特性

  易燃,火災危險性類別為甲類,其蒸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有害燃燒產物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滅火方法:**冷卻容器。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滅火無效。

  5號目標:150萬噸/年常減壓重交瀝青裝置,管線泄漏遇空氣自燃或壓力容器超溫超壓爆炸。如起火可危及西部卸車區,對外部及周邊環境無影響。

  3.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分布

  3.1公司設置泡沫消防車1輛(2t泡沫、4t水),消防隊員18人;廠區內設半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有15t的泡沫罐1個,36個泡沫消防栓,泡沫消防泵2臺,1開1備;消防水泵3臺,1開2備,正常壓力在0.3~0.4Mpa,高時可達到0.8~1.0Mpa;其它消防設置及分布情況如附表8。

  3.2該廠區距離t縣消防大隊10公里,t縣消防大隊有消防車4輛,其中泡沫消防車1輛(1.5t泡沫、4t水),水罐消防車3輛(2輛4t、1輛6t),消防官兵26人;公司與縣消防大隊保持了良好的協作關系,緊急時可得及時援助。

  3.3氣防

  公司共設置3臺空氣呼吸器,分別布置在催化車間、安保科和石油液化氣站。

  4、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職責劃分

  4.1機構設置,公司只設立一級救援組織機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4.2組成人員如附表1

  ⑴本廠成立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總經理、副總經理、生產設備科、安全保衛科、辦公室等科室負責人組成,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生產設備科),日常工作由生產設備科兼管。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即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經理任總指揮,副總經理任副總指揮,負責全廠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部設在生產設備科。

  組長:            電話

  副組長:             電話

  副組長:             電話

  副組長:             電話

  下設辦公室主任:          電話

  副主任:           電話

  成員為各車間主任

  辦公室設立事故報警電話:

  內線電話:

  ⑵現場指揮人

  4.3主要職責

  4.3.1指揮領導小組

  ⑴負責本單位“預案”的制訂、修訂;

  ⑵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調動;

  ⑶ 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⑷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

  ⑸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6)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

  (7)批準應急預案的啟動和終止。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

  ⑼特種設備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

  (10)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

  4.3.2指揮部

  ⑴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預案命令、信號;

  ⑵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⑶向上級匯報和向相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⑷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4.3.3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

  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指揮部成員

  安全保衛科科長:⑴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事故處置工作⑵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值班中層1)接警后立即向總指揮、副總指揮匯報,并向公司消防站和安全科長、副科長通報火警;(2)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事發車間班組長、工作人員查清起火原因、部位并正確處理,控制撲滅火情。

  生產設備科副科長:

  ⑴負責對出現事故的特種設備的特性作出解釋,防止事故勢態擴大。

  ⑵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車調度工作;

  ⑶事故現場通訊聯系和對外聯系;

  ⑷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洗、消、監測工作;

  ⑸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6)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的現場指揮。

  辦公室主任

  ⑴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⑵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⑶供應科長: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4.3.4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及職責

  發生事故時,本廠各職能部門和全體職工都負有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各救援專業隊伍是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主要是擔負本廠特種設備事故的救援及處置。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見《企業化學事故救援專業隊編成表》,其任務分工如下:

  通信聯絡隊:共7人。

  職責:擔負事故車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信任務。

  治安隊:共6人。

  負責廠區治安管理

  消防隊:廠消防隊22人,縣消防大隊。

  職責:擔負滅火、洗消和搶救傷員任務。

  醫療救護隊:共13人。

  職責:擔負傷員救護、住院、轉院、護理傷員等任務。

  搶險搶修隊:由設備科、動力車間、電儀車間組成,共30人。包括電(氣)焊工、電工、鉗工,起重工,由通信聯絡隊負責聯系。

  職責:擔負搶險搶修任務。

  物資供應隊:由辦公室、車隊、銷售科、供應科人員組成,共6人。

  職責:擔負傷員生活必需品和搶救物資的供應運輸任務。

  5.報警、通訊聯系方式

  5.1 24小時有效報警裝置:煉油車間、催化車間、液化氣罐區、油品車間各安裝有一套手動報警裝置。

  5.2 24小時有效的內部、外部通訊聯系手段。

  6.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

  6.1催化裂化車間易發事故

  作為煉油行業重要的裝置之一,催化裝置在生產過程中化學反應和物理分離共同存在,該裝置生產連續性強,高溫、高壓設備多,產品易燃易爆,工藝流程復雜,物料加工和輸送均在密閉狀態下進行,自動化程度較高,對操作要求非常嚴格,掌握并嚴格執行其特定的各項指標尤為重要,崗位的巡回檢查制度的執行也很重要。

  6.1.1分餾塔進料油氣**蘭泄漏

  現象及原因:油氣法蘭部位溫度高,法蘭螺栓若緊固不勻在壓力等操作發生波動時易發生泄漏事故,因內存介質是高溫油氣,泄漏輕微時冒煙、泄漏嚴重時,油氣噴出會自燃,若發現不及時,燃燒時間過長,會造成很嚴重后果。

  預防及處理:在此部位布置崗位巡檢牌,加強崗位巡查力度,在此層平臺處設有消防蒸汽放空,已接消防蒸汽膠管備用,一旦發生險情,立即開通消防蒸汽至著火處即可滅火,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切料,若火情較大難以撲滅,必須立即切料,盡量用消防蒸汽控制火情,并請消防隊支援。

  6.1.2容302(塔303頂液化氣回流罐)液化氣泄漏

  原因及現象:在冬季生產中,容302脫水不及時,罐下部脫水閥存水易凍裂閥門造成液化氣大量外泄,造成嚴重后果,如遇有靜電或明火還會引起爆炸事故。

  預防及處理:在容302處設有易燃易爆氣體濃度報警儀,平臺兩端設有消防蒸汽膠管,一旦發生泄漏事故,因液化氣極易使人凍傷,用消防蒸汽掩護,把與容302所連閥門關閉,同時用蒸汽稀釋液化氣濃度,所有人員站在上風處,以免有中毒及凍傷事故發生,同時中控室操作人員調整操作,富氣放火炬,停氣壓機,容302放火炬泄壓,穩定系統按緊急停工處理,撤出T303熱源,切斷T303進料,以防塔303超壓,若發生著火事故,在用蒸汽掩護阻止火勢蔓延的同時,切斷所有與其相連管線,并請消防隊泡沫滅火系統支援,裝置所有崗位按緊急停工處理。

  處理原則:當班班長和操作工遇有此類事故一定要沉著,分清主次,不可有急于求成思想,在崗崗位要做好配合,盡量避免人身傷害事故發生,一旦液化氣中毒現象,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盡快送醫療部門治療。

  6.1.3裝置地溝著火

  原因及現象:此類事故一般易發生在開停工過程中,地溝內有一些因放空排放的污油,和因操作不當而泄入的輕質油,因催化裝置內輕質油極易揮發,會形成大量油氣,一旦碰到靜電或火花就會發生爆炸或燃燒,地溝內著火后戰線長,撲滅難度大。

  預防及處理:在管廊從南到北一共設置六處消防蒸汽膠管,隨時可能用,在生產中加強巡檢,注意觀察,并及時清理地溝內存油,發現有輕質油時及時用水清洗,一旦發生火情,各處消防蒸汽同時打開,先找準重要部位,如穩定區容201切水處,并用滅火器加以配合,把地溝去常減壓擋板切斷,并請消防隊支援,室內操作人員一定要沉著,以免操作出現大的波動,根據滅火情況決定是否作緊急停工處理。

  6.1.4熱油泵泄漏著火

  本裝置有油漿泵等熱油泵,一旦密封泄漏極易著火,危險性大,除平時巡檢注意檢查,機泵冷卻水不能關小,泄漏事故發生后根據泄漏情況處理問題,如為輕微泄漏,高溫油品漏出的遇氧會有黃煙,發現及時迅速停泵撤壓,把泵出入閥關閉啟用備用泵,如泄漏嚴重已經著火,無法靠近機泵,則必須迅速聯系電工在配電室內切斷機泵電源,用消防蒸汽和滅火器壓制火情,同時把該介質塔底抽出閥裝置關閉,并把泵出口最近能關的閥門關閉,防止火情蔓延,若火情能在短時間內消滅,把泵出入閥關閉,改好系統流程,啟用備用泵,調整操作,若火情在短時間內不能消除,必須按緊急停工處理,火情一經發現,必須立即通知消防隊報火警。

  6.2油品車間液化氣站易發事故

  6.2.1液化氣球罐附近管線泄漏著火

  應急方案:液化氣球罐附近管線泄漏著火,周圍溫度上升可引起泄漏加速,嚴重時可引起罐體脹裂生產爆炸,及時發現和撲滅尤為重要如一旦發生險情,可一邊切斷氣源,盡可能放火炬泄壓,人站在上風處用干粉滅火器滅火;一邊報告有關部門和消防隊,同時開啟消防噴淋水系統,對罐進行冷卻保護。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冷卻容器。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

  6.2.2液化氣大量泄漏

  應急方案:液化氣如大量泄漏,應該立即切斷氣體來源,盡可能放火炬泄壓,控制周圍火源,切斷來往車輛,控制開、停防爆設備,以免打出火花。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和消防隊,在泄漏點周圍根據風向情況設置警戒區,避免閑雜人等進入,同時用蒸汽稀釋和掩護,并注意搶修時不要讓液化氣噴到身上,以免凍傷。

  6.2.3槽車泄漏

  應急方案:槽車泄漏,應采取緊急止漏,不得啟動車輛,立即報警,并與有關單位聯系采取緊急止漏防范措施,切斷附近火源,禁止附近車輛通行,設置警戒線,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泄漏區域,組織有關人員向逆風方向疏散。

  6.2.4球罐突然發生大量泄漏

  應急方案:①發現球罐泄漏時,應立即通知安全消防等有關部門,在球罐一定區域范圍內劃定警戒區,派人員警戒監護,阻斷一切車輛和行人通過危險區域。

  ②如果是罐根閥泄漏時,應立即開啟緊急消防注水線,向所泄漏的球罐進行注水,借以墊高球罐內的介質,使罐體下部充滿水。

  ③利用底部介質是水的有利條件,用防爆工具對罐底閥進行維修處理。

  ④若球罐中上部發生泄漏,應抓緊進行倒罐,如果罐內介質較少也可直接放空至火炬燒掉。

  ⑤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6.3油品車間油品罐區易發事故

  6.3.1油泵進出口管線著火

  應急方案:油泵進出口管線因油品泄漏發生著火時,一方面立即報火警,一方面立即切斷油源和電源,關閉管線兩頭閥門,打開消防蒸汽線用蒸汽滅火。

  6.3.2油罐區管線著火

  應急方案:①油罐區管線著火要早發現早控制,力爭將火撲滅在初始階段,否則如引燃油罐將很難得到控制,發現情況應立即向消防部門報警;

  ②迅速組織聞訊趕來的消防人員進行滅火,先找出相應管線的控制閥門立即關閉,切斷相連管線,減少燃燒部位。同時用滅火器消防車進行滅火。

  ③當著火管線危及油罐時,應根據地形、風向及與油罐距離等情況,對油罐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當火勢蔓延時,應集中一切消防力量保護油罐,三人一組出至少5支水搶,對鄰罐進行冷卻保護;

  ④要迅速將油罐防火墻的各通道,如污水管道、雨水道堵嚴,防止油火蔓延,并出一支泡沫消防槍向著火罐區噴灑泡沫以防著火油罐中油溢出著火面積增大;

  ⑤要求職工既要了解地上管線,又要清楚地下管線的來龍去脈。

  6.4常減壓裝置易發事故

  6.4.1常減壓塔器漏油著火

  著火輕微時可用蒸汽掩護堅持生產作善后處理及防護措施。

  漏油嚴重時:

  ①立即上報車間,通知消防隊,按緊急停工處理,兩爐熄火

  ②停止進料的同時加大塔底抽出量,盡快撤下液面。

  ③滅火,關閉與塔有關聯的閥門,其它按緊急停車處理。

  ④如減塔漏油著火,減壓迅速恢復常壓,消除直空,防止火焰串入塔內。

  ⑤用干粉滅火器消滅火源,用消防蒸汽阻止火焰蔓延,用消防水結合給汽油罐降溫冷卻,防止爆炸。

  6.4.2設備管線漏油著火

  處理方法:爐塔著火關前頭,管線著火卡兩頭,容器著火抽下頭。遇事故要沉著,把握準正確處理方法,以防事故擴大化,把損失降到最低點。

  6.5當發生著火事故后,應采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6.5.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生產設備科、消防隊報警,并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利用現場滅火器材進行撲救。

  6.5.2生產設備科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車間、科室,查明起火部位和原因,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消防隊和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6.5.3指揮部成員通知所在科室按照專業對口迅速向主管上級公安、監督、勞動、環保、衛生等領導機關報警事故情況。

  6.5.4發生事故的車間,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源點,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經切斷物料等處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應向指揮部報告并提出堵漏或搶修的具體措施。

  6.5.5消防隊到達事故現場后,迅速查明有無受傷人員,以最快速度使受傷人員撤離現場,嚴重者盡快送醫院搶救,同時組織實施滅火。

  6.5.6指揮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險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6.5.7生產設備科、安全保衛科到達事故現場后,會同發生事故的單位,在查明起火源和范圍后視能否控制做出局部或全部停車的決定,若需緊急停車則按緊急停車程序停車。

  6.5.8治安隊到達現場后,擔負治安和交通指揮,組織糾察,在事故現場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如當油品擴散危及到廠內外人員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協助友鄰單位,廠區外過往行人在市、縣指揮部協調下,向上側風方向的安全地帶疏散。

  6.5.9設備科到達事故現場后,查明蔓延擴散情況,根據當時情況,判斷蔓延擴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對下風蔓延擴散區域進行監測,確定結果,監測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群眾撤離或指導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

  6.5.10搶險搶修隊到達現場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立即搶修設備,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擴大。

  6.5.11當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組成兩個專門工作小組:①在生產副總經理指揮下,組成由安全保衛、生產、技術、環保、設備和發生事故單位參加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6.5.12在設備副總經理指揮下,組成由設備、動力、電儀和發生事故單位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夜間發生事故,由中層值班人員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事故處置和搶修任務。

  7.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7.1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的方式、方法

  如火勢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有爆炸危險時,則由總指揮發布撤離的命令,由通訊聯絡隊、治安隊負責人按考勤值班表清點當班人員,向廠區外安全地點撤離。

  7.2非事故現場人緊急疏散的方式、方法。由應急求援人員到附近謝家村、大張村、常家村通知村委、組織村民及時疏散,疏散應向上風有序撤離。

  7.3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搶救人員在撤離前必須向由搶險隊長報告,同意后方可撤離。確認無誤后,撤離后必須向指揮部報告。

  7.4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如公司液化氣站一旦發生大量泄漏,應立即通知謝家村、常家村、大張村、常家鎮政府及時疏散。

  8.危險區的隔離

  8.1危險區的設立,起火部位周圍50米為危險區,泄漏區上風向100米以內及下風向300米以內為危險區,

  8.2事故現場隔離區的設立、方法:設立警戒線,為黃黑帶,警戒哨佩帶臂章,救護車鳴燈。

  8.3事故現場隔離方法:用消防沙將地溝探井、封堵,布散消防泡沫將事故現象與外部隔離。

  8.4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或交通疏導辦法:周邊在各路實施交通管理,擺放交通管制牌,所有車輛人員繞道行駛。

  9.檢測、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⑴檢測的方式、方法及檢測人員防護、監護措施:

  如發生液化氣泄漏,由液化氣站和消防隊分別出1名同志配戴空氣呼吸器及防靜電服進入事故現場,用測爆儀檢測或取樣后用色譜儀檢測。

  ⑵搶險、救援方式、方法及檢測人員防護監護措施:液化氣泄漏由液化氣站和搶修隊、消防隊分別出1名同志配戴空呼吸器及防靜電服和一人搶修兩人接應監護,隨時用測爆儀檢測可燃氣體濃度。防爆搶修工具進入事故現場堵漏,排除險情。

  ⑶現場實時監測及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如發生液化氣泄漏,用測爆儀實時檢測,如液化氣濃度驟增,泄漏量加大,且無有效防治辦法除險,應及時組織人員向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地點。如汽油罐起火燃燒,憑借現場消防力量不能有效控制火情,應盡量冷落周圍罐組及汽油罐讓其穩定燃燒,待援,如出異常情況燃燒時間較長火焰白熾則應盡快撤離至安全區域。

  ⑷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由指揮部統一調度。

  ⑸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如火勢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并有進一步擴大跡象或爆炸危險,或液化氣發生大量泄漏且無法處理,應放火炬泄壓并立即撤離。

  ⑹事故可能擴大后的應急措施:一方面,請求上級消防隊伍支援,通知周邊村莊,人員物資撤離。

  10.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10.1縣中醫院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與消防隊配合,應立即救護傷員,對傷員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10.2燒傷人員救護方法,輕度燒傷者可先涂患處燒傷膏用來防護,重度患者立即送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燒傷科進行救治。

  10.3摔傷人員救護方法,如受傷較輕神志尚清,可先行對摔傷部位進行固定然后送縣中醫院治療;如傷勢較重意識不清呼吸困難應采取就地吸氧立即送縣院治療。

  10.4如被泄露的液化氣凍傷,應用溫水慢敷,并用手按摩患處肌肉。

  11.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

  11.1事故現場保護的措施,搶險完成后由治安隊負責現場治安,負責布置安全警戒標志,嚴禁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靠進現場,以保護現場,便于事故原因的調查分析。

  11.2事故現場洗消工作由廠消防隊負責用清水沖洗,責任人為張寶合。

  12.應急救援保障

  保障原則:遵循單位自救,社會支援和政府指導相結合的原則,事故單位自身組織的應急救援是最基本、最熟練、最快捷的有效處理。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具體措施有:

  12.1內部保障

  ⑴確定應急救援隊伍,救援指揮部成員和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初要根據人員變化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應急救援隊伍編成表附后)。

  ⑵按照任務分工做好物資器材準備,指揮通訊、報警、洗消、消防、器材由安保科消防隊負責保管理維護,搶修器材由配電儀表保全維修各口負責保管維所,交通工具由廠辦負責維護管理,以上器材各口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各重點目標設救援器材柜,專人保管以備急用。消防設施配置圖工藝流程圖、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和周圍地區圖、氣象資料、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互救信息存放地點:安保科、保管人:

  ⑶應急通信系統:手機聯系、內部電話(號碼表見附件3)

  ⑷應急電源、照明,公司催化車間、煉油車間、動力車間、電儀車間各配電室安裝有應急照明系統

  ⑸應急救援裝備、物資由安保科和生產設備科管理,藥品由常家鎮衛生院負責。

  ⑹保障制度目錄

  ①責任制

  ②值班制度

  ③培訓制度

  ④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藥品等檢查、維護制度

  ⑤安全運輸卡制度

  ⑥演練制度

  12.2外部救援

  ⑴單位互助的方式:電話聯系、彼此給予人員、物資、技術方面和幫助與支持。

  ⑵請求政府協調應急求援力量:如汽油罐燃燒、液化氣球罐泄漏請求政府協調應急求援力量。

  ⑶應急求援信息咨詢:

  市技術監督局電話:

  市安監局電話:

  市安全評價中心電話:

  13.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預案啟動的條件:為1、2、3、4、5號目標如起火燃燒則啟動預案。

  14.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14.1如危險目標險情排除包括火災撲滅、液化氣泄漏排除后,并妥善處理完善后事宜則終止程序。

  14.2現場總指揮下令通訊隊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人員、周邊社區及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

  15.應急救援培訓計劃

  15.1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由公司安委會負責每年2次。

  15.2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由安保科及有關科室負責每年2次。

  15.3社區或周邊人員應急響應知識的宣傳,由安保科負責每年安全活動月期間進村入戶進行宣傳。

  16.應急救援演練

  16.1演練準備:在演練前應先行制定演練計劃,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前期培訓,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并對所有安全設施進行檢查,并做好勞動保護各項工作,并通知外部單位做好配合。

  16.2演練范圍頻次:包括重點1、2、3、4目標可能出現的各類險情。每年1次。

  16.3演練組織:大規模的演練由公司安委會負責,每年1次。小型演練由設備科組織每季度一次。

  17.附件:

  1、組織機構名單;

  2、值班聯系電話

  3、組織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聯系電話

  4、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應急咨詢電話

  5、外部救援單位聯系電話

  6、政府有關部門聯系電話

  7、平面布置圖

  8、消防設施配置圖

  9、周邊區域道路交通示意圖和疏散路線、交通管制示意圖

  10、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重要基礎設施分布圖及有關聯系方式,供電、供水單位的聯系方式

  11、保障制度

  12、名詞術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泗阳县| 闸北区| 奎屯市| 曲麻莱县| 灯塔市| 南漳县| 泾阳县| 西青区| 普陀区| 珲春市| 陆丰市| 通渭县| 玉门市| 融水| 涿鹿县| 肃宁县| 柳河县| 苏尼特左旗| 分宜县| 宿州市| 抚顺县| 阿图什市| 陇南市| 吴川市| 利川市| 肇源县| 灵璧县| 车致| 吉林市| 靖远县| 晋宁县| 理塘县| 兰考县| 肇东市| 通海县| 衡东县| 通州区| 保康县| 观塘区|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