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為了在發生突發性事故時,公司各級職能部門能做到反應迅速,忙而不亂,發揮整體救災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損失和影響,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特制訂本預案。
2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公司和公司所屬各單位。
3 處理原則:
3.1啟動原則: 在公司發生重大事故及災害時,本預案由公司生產總調度室啟動。
3.2響應原則: 公司救災指揮部成員、各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和相關生產車間事故處理領導小組成員在接到事故及災害報告后,無論何時,只要在本地區,必須馬上以最快的方式趕赴事故現場,按相應的事故處理預案正確有效地開展事故應急處理和救災工作,盡可能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盡最大努力減少事故損失和縮小事故影響范圍。
3.3有事請假原則: 公司各救援小組組長在離開本地區時,必須向公司救災指揮部總指揮請假,同時將救災小組組長的職責向副組長交待清楚。
3.4指揮原則: 在車間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未到達現場前,事故處理由當班班長負責指揮;在公司救災指揮部成員未到達之前,由車間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公司救災指揮部到達現場后,事故處理由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
3.5 處理原則:事故應急處理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從應急工作的基本原則。
4 救援指揮機構:
4.1設立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公司總經理
副指揮:公司主管生產、安全副經理
公司主管機動副經理
公司總工程師
指揮員:生產管理部主任
安全環保部主任
機動部主任
消氣防部支隊長
事故及災害單位第一責任人
4.2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五個工作組:
4.2.1消防氣防組:
組 長: 消防氣防部主任
副組長: 消防氣防部副主任、戰訓科科長
組 員:由消防、氣防部有關人員組成
4.2.2生產技術組:
組 長:生產管理部主任
副組長:技術質理部主任
組 員:由生產管理部、技術質量部、生產車間派人組成。
4.2.3安全保衛組:
組 長:安全環保部主任
副組長:保衛處處長
組 員:由安全環保部、保衛處派人組成。
4.2.4設備搶修組:
組 長:機動部主任
副組長:施工單位經理
組 員:由機動部、設備監測部、施工單位等單位派人組成。
4.2.5后勤救護組:
組 長:機關事務部主任
副組長:生產監測部主任
組 員:由機關事務部、生產監測部職防科、職工醫院等單位派人組成。
5 職責分工:
5.1總指揮:
5.1.1組織、指揮公司各方面的資源開展應急搶險工作。
5.1.2組織制定事故排險、搶險方案。
5.1.3下達各種應急處理指令。
5.1.4在公司處于應急處理狀態下,組織協調公司的各種對外聯系。
5.2副指揮:
5.2.1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搶險的具體指揮工作。
5.2.2當總指揮不在現場時,自動承擔總指揮的一切職責。
5.3指揮員:
5.3.1服從總指揮、副總指揮的指令,協助總指揮制定排險、搶險方案。
5.3.2指揮各搶險小組落實排險、搶險的具體措施,并及時向總指揮、副總揮報告本搶險小組的工作情況。
5.4消防氣防組
5.4.1受理災情報警,并迅速正確組織出警。
5.4.2負責災害現場的人員搜救、現場偵察和組織救災搶險工作。
5.4.3負責相關應急物資的保管、維護和補充。
5.4.4參與火災、爆炸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5.5安全保衛組:
5.5.1 執行指揮部的指令,下達緊急安全處理指令。
5.5.2 參與制訂事故排險、搶險方案,組織落實安全環保方面的急緊措施。
5.5.3 抓好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
5.5.4 組織清點、疏散受災人員、統計傷亡人數。
5.5.5 收集事故現場有關證據,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5.5.6 配備、保管、維護有關應急檢測儀器。
5.6生產技術組
5.6.1 受理災情報告,檢查督促消氣防部出警,同時迅速向指揮部有關領導匯報。
5.6.2參與制定工藝應急處理方案,組織落實工藝技術方面的應急措施。
5.6.3指揮、協調、檢查相關單位進行工藝應急處理。
5.6.4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事故處理情況。
5.6.5負責組織災后恢復生產的原料、動力、產品調度平衡工作。
5.6.6參加跑、冒、漏物料、設備、火災、爆炸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5.7設備搶修組
5.7.1負責設備應急處理,參與制訂排險、搶險方案。
5.7.2組織搶險人員落實設備排險、搶險措施。
5.7.3落實搶險救災及裝置、設備搶修復產所需的物資。
5.7.4組織裝置、設備的災后恢復工作。
5.7.5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事故處理情況。
5.7.6負責組織泄漏和設備事故的調查,參與火災、爆炸事故的調查。
5.8后勤救護組
5.8.1 負責搶險救災人員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及時供應。
5.8.2 負責受災群眾的安置和食品供應等工作。
5.8.3 協助疏散、安頓受災群眾。
5.8.4 協助消防、氣防組做好傷員的救護、送醫和安撫工作。
6 報警與報告:
6.1 報告程序
6.1.1 當發生事故時,任何單位和個人應馬上向消氣防部和生產調度報告。
6.1.2 發生事故或險情時,操作工應馬上向當班班長報告。
6.1.3發生事故或險情時,當班班長第一時間應報警和向生產調度報告,然后向車間有關領導報告。
6.1.4 生產調度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啟動本預案,并通知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及各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副組長。
6.1.5發生特大事故時,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總指揮的指令,向市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并請求緊急救援,向附近兄弟單位求援。聽從上級救援工作命令,服從上級指揮。
6.2 報告內容
6.2.1 發生事故的具體地點
6.2.2 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氣體泄漏、液體泄漏、中毒等
6.2.3 介質類別:油品、液化烴、瓦斯、硫化氫、氯氣、酸性水、酸性氣……等等
6.2.4 有無人員傷亡
6.2.5 事故嚴重程度
公司重大事故應急預案事故應急救授組織機構圖
公司重特大事故及為害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公司總經理
副總指揮:公司副經理、總工程師
公司事故報警程序
現場發現人員
當班班長
生產調度
車間負責人
職工醫院
消防氣防部
公司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指揮員、各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副組長
事故及災害現場
7 事故處理:
事故處理對策表1
|
火災、爆炸事故 |
備注 |
生產車間 |
1 馬上用直通電話或撥打119報警。 2 向生產調度報告。 3 有人員傷亡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求救。 4 疏散清點人員。 5 迅速切斷或轉移危險物料。 6 火災初始階段,火勢不大時,利用現場的消防設施積極進行撲救或掩護周圍主要設備。 7 安排人員引導消防車輛救災,主動向指揮部匯報現場情況。 |
|
生產技術組 |
1 接到報告后,馬上通督促消氣防出警。 2 向報告單位了解具體情況,根據事態發展趨勢,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3 馬上向有關領導報告。 4 指揮災害單位切斷、轉移危險物料或進行緊急停工,協調各系統的平衡。 5 參與搶險救災方案的制訂。 6 及時向指揮部匯報相關應急工作情況。 |
|
消防氣防組 |
1 接到報警5分鐘內趕到災害現場展開救災工作。 2 在火災現場上風向合適位置設立臨時指揮部。 3 馬上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火勢,同時展開火場偵察,并向災害單位了解是否有人被大火圍困、已采取的措施或準備采取的應急工藝措施等。利用現場固定式和移動式消防設施保護著火點周圍的容器、管線和重要設備。 4若有人被大火圍困,應馬上組織力量進行營救。 5 報從指揮部的指揮,組織一切消防力量展開滅火救災工作。并及時向指揮部匯報滅火救災情況。 6 發生重大火災時,向指揮部請示,請求市消防局增援或向集團公司申請啟動區域滅火聯防方案。 |
|
安全保衛組 |
1 組織清點人數,組織搶救、疏散受災區域或危險區域的人員。 2 迅速對廠內各通往受災區域的道路實行交通管制,疏導其他非救災搶險車輛和人員改走其他通道,確保搶險、救災通道暢通無阻。 3 利用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對火災周圍環境進行檢測和警戒,防止受災面積擴大或發生二次火災爆炸事故。 4 協助指揮部制訂搶險救災方案,組織指導消防氣防組展開救災工作。 |
|
設備搶修組 |
1 協助指揮部制訂搶險、排險方案,落實搶險隊伍、組織搶險物資和設備的供應。 2 組織對受災單位財產損失情況進行清點。 3 對受損的設備、容器、管線、儀表、電器等組織制定修復、更換方案,組織相關設備、材料的訂購工作。 4 組織施工隊伍對受損的設備、管線、儀表、電器進行搶修。 |
|
后勤救護組 |
1 組織救災搶險生活后勤物資的供應工作。 2 組織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協助醫護人員盡快將受傷人員送到醫院救治。 3 協助疏散、安頓受災害影響的人員。 4 聯系傷亡者家屬,并做好傷亡者家屬的安撫工作。 |
|
8 傷員救護:
8.1當發現有人員被大火圍困時,當班操作工在做好自身防護的情況下,應馬上利用現場便攜式滅火器、消防水炮、消防水管等消防滅火器材,掩護被困人員逃生。
8.2當發現有人中毒時,當班操作工應馬上戴好空氣呼吸器,以最快的速度將中毒人員轉移到安全地點,并根據需要給予保暖、清理口腔粘稠物、胸部按壓等救護措施,等待專業醫療救護隊到達。
8.3消防氣防搶險隊到達現場時,應馬上與災害單位現場負責人聯系,了解清楚事故現場是否有人員受困或中毒;同時在配戴好防護用品和防毒面具的前提下,迅速展開事故現場偵察,進入現場后首先查明有無受困和中毒人員,并以最快速度將中毒人員轉移到安全地點,并根據需要給予保暖、清理口腔粘稠物、胸部按壓等相應的救護,等待專業醫療救護隊到達。
9 疏散、警戒與交通管制:
9.1 當發生重大火災或爆炸事故,短期內無法控制局面時,當班班長必須迅速清點人數,組織操作工迅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消防氣防人員救援。
9.2當發生重大有毒或易燃易爆物泄漏事故時,當班班長應立即指揮人員設置斷路標志,或派人禁止一切人員車輛進入泄漏區。同時迅速組織清點人數,疏散事故現場和周站圍的人員到安全地帶。
9.3現場安全保衛組人員未到達之前,現場警戒任務由車間全權負責。
9.4現場安全保衛組到達現場后,按職責立即與車間充份溝通,接管警戒任務。
9.5安全保衛組及氣防組到達現場后,應馬上用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儀對現場進行連續監測,根據監測結果變化情況,劃定、調整警戒區域,將最新警戒范圍通知其他救援小組,組織其他救援小組的車輛和沒有防護措施的人員及時撤離警戒區域(包括消防、氣防、救護以及指揮車輛)。
9.6進入警戒區的人員,必須戴好防護面具,兩人及兩人以上同行,禁止一人單獨進入。
9.7禁止攜帶各種對講機、BP機、移動電話、非防爆設備等易產生電火花的工具進入警戒區,搶險所使用的工具必須是防爆的銅制工具。
9.8在做好自我防護措施后,盡快組織進行工藝處理,切斷泄漏源,但,如果防護措施無法保證,泄漏區有毒可燃氣體濃度超標時,即使工藝處理未完成,人員也應立即撒出危險區。
9.9如果需要疏散廠外周圍群眾時,安全保衛組應馬上請示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聯系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協助強制疏散,以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10 善后工作
事故處理結束后,有關單位、部門應按照常規要求,積極修復設備,盡快恢復生產;組織展開事故調查,統計事故損失,嚴格按事故“四不放過”處理原則進行處理。
11 應急物資準備
單 位 |
必須配備的設施和物資 |
備 注 |
公共系統 |
1穩高壓消防水系統。 |
|
2 調度直通通訊系統。 |
| |
3 消防氣防直通報警通訊系統。 |
| |
4 各車間和生產調度的防爆對講系統。 |
| |
5固定消防泡沫泵站。 |
| |
6 一支消防氣防專業隊伍。 |
| |
7 廠區內符合安全規范的防通道。 |
| |
生產車間 |
1裝置按設計要求配備的固定式可燃和硫化氫氣體檢測報警儀系統。 |
|
2 各裝置配備的風向標。 |
| |
3 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2臺。 |
| |
4 便攜式硫化氫氣體檢測報警器2臺。 |
| |
5 空氣呼吸器2套。 |
| |
6 防毒面具2套。 |
| |
7 一定數量的防爆燈具。 |
| |
8 一套銅制防爆工具。 |
上一篇:道路運輸管理應急預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濮阳县| 洛扎县| 万年县| 上蔡县| 大兴区| 岑溪市| 花垣县| 任丘市| 宁海县| 铅山县| 石柱| 雷波县| 湘潭市| 舞阳县| 五寨县| 大埔区| 城固县| 营山县| 苏尼特左旗| 桓台县| 图木舒克市| 桃源县| 阿鲁科尔沁旗| 项城市| 新晃| 芜湖县| 盐边县| 隆林| 时尚| 休宁县| 镶黄旗| 建阳市| 黑龙江省| 民勤县| 桐庐县| 昌乐县| 桂阳县| 静宁县| 贵州省| 色达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