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頂板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2010-05-26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事故特征

  a)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

  當巷道圍巖應力比較大、圍巖本身又比較軟弱或破碎、支柱的支撐力和可縮量又不夠時,已被應力破裂的圍巖或本來就是破碎的圍巖,在較大應力作用下,損壞原巷道支護,造成巷道冒頂。當頂板破碎、節理發育時,支護不及時,就會發生冒頂;在地質條件復雜的區域,也易發生冒頂;有時盡管頂板比較穩定,但忽視支護質量,違反操作規定或錨桿支護系統匹配不合理,也會引起冒頂。冒 頂可能造成群死群傷事故,堵塞巷道,損壞設備,損壞支柱,造成生產系統癱瘓或礦井停產等。

  b)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的名稱;

  修復老巷、巷道開門(三岔門、四岔門)或施工大跨度碹岔、貫通,地質構造帶、過斷層破碎帶、 應力集中區、采動影響區頂板支護強度不夠易發生局部冒頂事故。

  c)事故可能發生的季節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各季節均可能發生頂板事故,夏季(雨季)更容易發生頂板事故。冒頂可能造成群死群傷事故,堵塞巷道,損壞設備,損壞支柱,造成生產系統癱瘓或礦井停產等。

  d)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頂板事故發生前的預兆:

  巷道頂板急劇下沉、頂板有響聲、有掉碴現象、巷道來壓明顯

  發生以上預兆時,現場管理人員或安監員要立即撤除危險區所有施工人員到安全區域,立即匯  報調度室值班人員及礦值班領導,礦領導組織人員進行分析,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2 應急組織與職責

  a)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

  b)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具體職責,應同單位或車間、班組人員工作職責緊密結合,明確相關崗位和人員的應急工作職責

  工區區長職責:事故初期指揮應急處理。

  工區技術員職責:協助區長處理事故,并負責提供應急處理方案和編制應急處理措施。

  工區值班人員職責:及時報告工區區長事故地點的事態發展情況及下達領導的指令,溝通信息,調度本工區人員。

  現場管理人員職責:事故初期根據上級指令實施應急處理和現場組織自救。

  人員職責:服從指揮,采取應急處理。

  現場應急人員職責:及時將應急地點發生的情況詳細的報告礦調度室和工區值班人員。

    3 應急處置

  a)事故應急處置程序。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及現場情況,明確事故報警、各項應急措施啟動、應急救護人員的引導、事故擴大及同企業應急預案的銜接的程序

報警:事故地點附近人員發現異常情況,如異味、異聲、煙霧、溫度驟然升高、淋水突然加大、頂幫裂隙加寬等預兆,應進一步了解或判斷事故性質、地點和災害程度后,并迅速地利用最近處的電話或用其他方式向礦調度室匯報,同時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區域發出警報,使其他工作地點的人員盡快知道災情。在匯報災情時,要將看到的異常現象、聽到的異常聲響、感覺到的異常沖擊如實匯報。

  接警:接到報警后,調度值班主任要詳細記錄報警內容,立即對發出報警信號的設備和地點進行確認,通知有關人員前往現場核實事故或險情,事故或險情確認后,立即通知救援隊迅速到災情現場,進行人員疏散,同時完成各種消防、安全救護設施設備的啟動等工作。并通知值班礦長及上級主管部門。報警時要保持冷靜,吐字清楚,依次報告出:

  (1)發生險情的部門及本人姓名、報警電話;

  (2)發生險情的準確地點、發現人姓名;

  (3)險情大小及危險程度;

  (4)險情性質;  

  (5)已采取的措施;

  (6)現場及所屬區域的人員數量及被困人員;

  (7)人員疏散情況。

  事故地點(時間、地點、事故原因、危害程度、傷及人數、現狀、發展趨勢、影響范圍)→調度值班副主任(詢問內容同上,馬上進入事故處理)→值班領導(調度值班副主任通知并在10分鐘內集合完畢,分析制定事故處理臨時方案)→總工程師(確定是否實施方案執行或另行確定方案)→礦井領導(布置安排應急措施)、衛生室(安排衛生室做好一切準備急救小組成立,衛生室救護小組由調度安排下井救援)→安監站(安排盯好事故現場并組織自救,維護現場安全)→事故區隊(了解事故基本原因并組織好自救工作)→有關科室及科室專業人員(準備好圖紙、規程協助事故處理)→井下提升井口(包括運輸平巷專用人行車或斜井猴車準備好在候車點及物料的裝運工作)→110救護車(提升井口、運送傷病員)。

  b)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坍塌、水患、機動車輛傷害等,從操作措施、工藝流程、現場處置、事故控制,人員救護、消防、現場恢復等方面制定明確的應急處置措施

  發生事故后,事故地點附近的人員應盡量了解或判斷事故性質、地點和災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處的電話或其他方式向礦調度室匯報,并迅速向事故波及的區域發出警報,使其他工作人員盡快知道災情。處于災區內的人員及附近受威脅區域的人員,應根據災情和現場條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時投入現場搶救,將事故消滅在初起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⑴現場自救:工作地點發生事故后,現場盯班人員立即組織人員查清事故情況,立即停止生產,并匯報礦生產調度室和安監站,并立即組織人員對事故地點進行維護和搶救傷亡人員。當事故范圍較大,對營救人員安全威脅大時,應組織人員暫時撤離危險區域,等事故穩定后,邊維護邊進行搶救工作。有關單位負責人及礦領導接到通知后,應立即趕到現場指揮搶救工作。

  ⑵區域自救:工作地點發生事故后,事故區域范圍內人員應根據現場情況立即采取各種措施進行自救。當事故區域內通風被阻斷時,應盡快恢復通風。受傷人員應盡量發出各種求救信號,便于營救人員確定被救人員位置。營救人員應盡快摸清受傷人員的位置,以利于采取措施進行搶救。當事故較大,礦井自救有困難時,應立即請求新礦集團救護隊參與搶救。

  ⑶發生事故現場不具備事故搶救的條件、可能危及人員的生命安全時,應由在場負責人或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根據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規定的撤退路線和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盡量選擇安全條件最好、距離最短的路線,迅速撤離危險區域。同時立即通知調度室請求專業救護隊參與救災。

  ⑷處理冒頂事故的主要任務,是搶救遇險人員及恢復通風等。搶救遇險人員時,首先應直接與遇險人員聯絡,用呼叫、敲打、使用底音探聽器等方法來判定遇險人員所在的位置和人數,與他們保持聯系,并鼓勵他配合搶救。若遇險人員所在地點通風不好,必須設法加強通風;若因冒頂遇險人員被堵在里邊,應利用壓風管、水管及開掘巷道,打鉆孔等方法,向遇險人員輔送新鮮空氣、水和食物。

  ⑸在搶救中,必須時刻注意救護人員的安全,如果察覺到有再次冒頂危險時,首先應加強支護,有準備地做好安全退路。在處理冒頂事故中,始終要派專人觀察周圍頂板變化,注意檢查瓦斯變化情況。在消除冒落矸石時,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傷害遇險人員。在處理冒頂時,要根據冒頂事故的范圍大小、地壓情況等,采取不同的搶救方法。

  ⑹用掘小巷、繞道通過冒頂區上部空間或清理塌落區,應架好臨時支架。一時無法接近時,應設法利用壓風管路供給被壓或堵塞人員輸送新鮮空氣、水和食物。

  ⑺清理堵塞物時,使用工具要小心,防止傷害遇險人員;如遇大塊矸石、木棚、金屬網、鐵梁柱等物壓人時,可使用千斤頂、液壓起重器、圓盤鋸、液壓剪刀等工具進行處理。

  ⑻對搶救出來的遇險傷員,要用毯子保溫,并迅速運送到安全地點進行救護。對困在井下較長時間的得救傷員,不要用強燈光照射他們的眼睛,不要過多給他們飲食,應及時送到醫院救護。

  ⑼在處理中必須堅持由外往里,加固冒頂附近巷道支護,防止冒頂范圍進一步擴大。

  ⑽遇有大塊巖石威脅遇險人員可使用千斤頂等工具移動巖石,應盡量避免破壞冒落巖石的堆積。

  ⑾根據現場情況,積極組織人力物力對事故區進行處理,加強支護并及時清理外運冒落的矸石,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救援

  我礦現掘進動用生產采區為:四層一采區、三采區、五采區;二層五采區;下組煤(延伸)二采區。

  煤層:現動用煤層為:上組二、四層煤。

  先急后緩原則:我礦一采區四層煤、五采區二層煤為典型的不穩定復合型頂板發生頂板事故的可能性較大,應作為重點區管理。三采區四層煤下部埋深較大,頂板壓力大,應作為重點采區管理。

  附:不同施工地點發生頂板事故人員撤離路線:

  ⑴發生頂板事故地點: 1410軌道巷、運輸巷、1407、1409采面、一采四層運輸下山、一采四層軌道下山

  一采區施工地點→一采四層軌道(運輸)下山→-350南大巷-→副井→地面

  ⑵發生頂板事故地點:3403采面

  三采施工地點→三采四層軌道(運輸)巷→-510北大巷→行人(軌道、皮帶暗斜井→-350北大巷→副井→地面

  ⑶發生頂板事故地點:5410軌道(運輸)巷、五采四層運輸上山、五采四層軌道上山

五采四層施工地點→-510北大巷→行人(軌道、皮帶)暗斜井→-350北大巷→副井→地面

  ⑷發生頂板事故地點:5203采面、5204軌道巷、運輸巷、5204采面、5206軌道巷、運輸巷

五采二層施工地點→五采二層軌道(運輸)上山→-510北大巷→行人(軌道、皮帶)暗斜井→-350北大巷→副井→地面

  ⑸發生頂板事故地點:-510南翼總回風巷

-510南翼總回風巷施工地點→-510南大巷→行人(軌道、皮帶)暗斜井→-350北大巷→副井→地面

  ⑹發生頂板事故地點:下組煤軌道暗斜井、下組煤下部車場、21101軌道(運輸)巷

施工地點→下組煤軌道暗斜井→-350南大巷→副井→地面

  ⑺發生頂板事故地點:-700上車場、-700主、副暗斜井

-700上車場、-700主、副暗斜井施工地點→-510北大巷→行人(軌道、皮帶)暗斜井→-350北大巷→副井→地面

  c)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見事故應急救援小組、主要部門負責人聯系電話一覽表。

  現場應急人員要詳細了解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性質、事故原因、危害程度、傷及人數、現狀、發展趨勢、影響范圍、組織搶救、采取的安全措施和事故災區的控制情況等,并向調度室做出具體匯報,調度室立即報告值班領導及其他相關的領導。值班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再應迅速組織救援的情況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新泰市煤炭局、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

調度室向新泰市煤炭局上報事故信息的內容為:

  ①事故發生的單位概況

  ②事故發生的時間(年、月、日、時、分)、事故發生的地點及事故類型

  ③事故簡要情況(事故的經過及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④事故現場總人數、遇險、傷亡人數及估計造成的經濟損失

  ⑤事故搶救和各級領導及有關人員趕赴現場組織搶救的有關情況及補救措施

  ⑥其它上級要求匯報的信息。

    4 注意事項

  a)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佩戴合格的自救器,并保證自救器佩戴正確,切不可因干、熱感覺私自取下自救器;佩戴自救器撤離時,要勻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勻,嚴禁狂奔和取下鼻夾、口具或通過口具講話。并隨時檢查通風和瓦斯情況。 

  b)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搶險救援時要在臨時支護的掩護下進行。

  c)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現場處于災區的人員以及受威脅區域的人員,在發生事故后應根據災情和現場情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進行自救和互救。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的應盡快組織撤離;編制的救援措施必須符合現場實際,并具有相應的可操作性。

  d)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在自救或互救時,必須保持統一的指揮和嚴密的組織,嚴禁冒險蠻干和驚慌失措,嚴禁各行其是和單獨行動;同時要采取防止災區條件惡化和保障救災人員的安全措施,特別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頂幫二次跨落等再生事故的發生,避免自救和互救的不協調。

  e)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現場要安排經驗豐富的老工人進行應急處置,特殊作業要落實安全防護措施,如登高作業要佩戴保險帶、處理冒頂要使用好臨時支護等。

  f)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做好檢查通風和瓦斯檢查、人員清點等工作。

  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g)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根據現場提出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连平县| 长沙市| 龙江县| 金沙县| 南涧| 合阳县| 双柏县| 察雅县| 奉节县| 固始县| 五大连池市| 崇仁县| 江源县| 出国| 阿坝县| 光泽县| 牙克石市| 宁明县| 澳门| 若尔盖县| 延寿县| 新竹市| 怀宁县| 石首市| 鄱阳县| 玉屏| 宜川县| 嘉黎县| 县级市| 曲水县| 栖霞市| 宝清县| 万源市| 社旗县| 临安市| 敖汉旗| 白水县| 靖江市| 久治县|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