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我廠財產及職工的生命安全,在危險化學品泄漏、火災及自然災害等突發性重大事故發生時能以最快速度,有序、有效的搶險、救災、實施求救援助,從而達到盡快控制事態發展、降低事故損失、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的目的。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我廠具體情況,特制定本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基本情況
1、我廠簡介
我廠主要危險化學品是乙炔氣
廠區按安全、消防要求合理布置。
2、周邊情況
我廠地址:亞泰大街8號
東面為制藥廠
南面為鋼結構
西面為模具廠
北面為制藥廠
3、生產特點
我廠生產中涉及危險化學品,在接卸、儲存、使用過程中,易出現事故。預防事故發生、防止因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是安全工作的重點。另外火災、地震、洪水災害發生時,會造成人員中毒、環境污染等嚴重事故。
4、安全保障系統
本廠設有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全廠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應急救援。根據廠小人少的特點,將安全責任落實到車間、班組、個人。
5、防泄漏設施
建立報警系統、倉庫及生產車間,設有監控系統。根據工藝特點,備有國家規定的各種堵漏設施工具。
6、消防設施
本廠按消防部門要求,庫房與生產車間隔離。根據消防規范,配備干粉滅火器、消防鐵鍬、沙箱等,建立兩個消防栓。全廠各重要部位設有消防通道。
7、化學危險品目標確定及分布
根據我廠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特點,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的化學事故特點,確定我廠的應急救援目標。
二、應急救援
1、指揮機構
本廠成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指揮小組,以小組為基礎成立事故應急指揮部,成員如下:
職務 |
姓名 |
聯系方式 |
聯系方式 |
總指揮 |
周鶴庭 |
|
|
副總指揮 |
王媛 |
|
|
指揮部成員 |
周鶴庭 王媛 |
|
|
應急救援組組長 |
程杰 |
|
|
應急救援組成員 |
葉芳亮 |
|
|
通訊聯絡組組長 |
周鶴庭 |
|
|
通訊聯絡組成員 |
葉芳亮 |
|
|
后勤保障組組長 |
周鶴庭 |
|
|
后勤保障組成員 |
葉芳亮 |
|
|
2、職責
(1)指揮領導小組:負責本廠《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修正。
組建應急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
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各項準備工作。
(2)指揮部:
發生重大事故時,由其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向上級及周邊地區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布救援請求。
組織事故調查,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
3、指揮部人員分工:
(1)總指揮:負責指揮,全局的應急救援工作
(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各司其職。
(3)指揮部成員: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知及事故處置工作。
(4)帶班廠長:協助主管副總指揮做好各班組的緊急停車作業工作。負責現場初期事故的撲救處理工作。負責事故現場全面協調工作,以及有毒有害物質進一步擴散、監測、預測工作并及時上報指揮部。
(5)班長:組織本班操作工進行切斷泄漏源,搶險、自救等工作,組織本班人員安全撤離污染區。
(6)后勤組: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如受傷人員分類搶救、轉院聯系及護送工作)。
(7)辦公室:負責救護專用車、轉移傷員車輛和運輸車輛的統一緊急調配。
三、信號聯絡及通訊
消防火警電話:119
治安聯防:110
醫療急救:120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電話:3126002
四、泄漏應急措施預案
1、萬一發生泄漏事故,應急指揮部立即進行緊急工作狀態,緊張有序進行指揮搶險及救援工作。
全廠各責任區第一責任人做好自己責任區緊急停車工作。班組責任人、操作工立即關閉鋼瓶角閥切斷、車間管道與鋼瓶之間聯系,同時操作工立即關閉所有管道之間閥門。泄漏點應急處理人員帶好防毒面具,穿好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擴散,同時按事先設計防范方案,進行搶險處理。如發生鋼瓶泄漏,將其推入中和池中進行中和。
2、電工立即關閉泄漏事故區的電源。
3、看其風向,組織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嚴格限制人員出
4、同時迅速發出報警信號,通知有關部門。(鎮政府領導、三河消防隊、三河急救中心、三河環保局、三河安監局)前來撲救、救護和監測。
五、廠區火災事故的處置
廠區一旦發生火情,迅速做出火警報警,各崗位接到警報后,立即停止正常工作。處于全面警戒狀態,并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簡明扼要說明火情,告之地理位置,留下聯系電話,并派人到附近路口等待消防車輛到來。
同時各班組、班長、操作工立即關閉電源,關閉生產系統。
將危險化學品撤離到安全地帶。
滅火小組迅速在消防栓前列隊集合,分配任務。
(1)消防保衛人員負責打開消防通道,準備引導消防車進入火災觀場。
(2)現場操作工(消防保衛人員)迅速架設消防水帶時準備滅火口進行初期滅火。
(3)電工負責保障動力及水源補給。
(4)后勤組負責疏散車輛,現場救助。
(5)維修班在副總指揮的帶領下,協助滅火。
在開展滅火自救的同時,待消防隊抵達后,聽從指揮并支援必要的消防物資,齊心協力,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火撲滅。
六、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1、地震
(1)震災發生時的應急處置原則
發生地震時,有可能引發全庫全方位事故的發生,畫此指 揮都要全面地考慮全點事故狀態下的統一救援行動。因此各救援隊伍要趕赴相關事故現場,并聽從指揮部的統一調遣和指揮,首先處理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事故。具體救援行動可參考“化學事故應急救援處置方案”進行。地震發生時非救援職工的安全撤離方向按照廠區標識做出最佳選擇。
(2)震災時的特殊情況
緊急停車
震災發生時,在安排職工有序撤離時,車間要配合總指揮迅速做好各班組的緊急停車工作,以防事態進一步擴大。各班組負責人要保證事故發生時關鍵崗位職工堅守崗位,做好緊急停車工作,緊急停車程序按各班組相應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留守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在得到指揮總的指令或個人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時,才可撤離崗位。
停電
震災發生時,有可能造成全廠停電,可用柴油發電機供電,在線路故障時有維修班負責供電系統的檢修或向三河市供電局求救。
2、洪水
為確保本廠汛期安全,保到防患于未然,特別定以下抗洪搶險預案。
本廠成立以付廠長為總指揮的搶險作業組,各班組長承擔各自的搶險專業職責。
(1)初級準備階段:(于每年雨季來臨之間完成)
維修班長帶領維修工人疏通排水溝內雜草、淤泥、雜物等。
配備潛水泵一臺、電源線50米、鐵鍬5把,放置在發電機室南電工房內。
塑料布20米、雨衣、防爆手電5把。
(2)搶險實施階段:
汛期來臨,消防保衛人員加強巡查,一旦發汛情,加強廠區排水。如果出現險情及時通知總指揮和帶班人員。
如果遇特大洪水,人力不能抗拒,組織全廠職工撤離到安全地方(如鐵結構平臺)等待救援。同時向有關單位發出遇險求救信號,求得援助。
七、事故情況下撤離,急救注意事項。
1、現場人員撤離的注意事項
(1)迅速判明事故當時風向。可利用風標、旗幟等辨明風向,向上風方向撤離。
(2)聽從指揮。人員在撤離時,一定不要慌亂,要聽從指揮總的指令和現場治安隊的安排,按指定路線,向指定的集結點撤離。
(3)防止繼發傷害。盡可能向側、逆風向轉移,并避免橫穿事故中心區域或危險地帶。
(4)發揚互幫互助的精神。員工在自救的基礎上要幫助同伴一起撤離事故區域,對于已受用力或中毒的人員及時救助。
(5)掌握一些簡單的防護方法。如遇濃煙而無防護器具時,用濕手巾等物捂住口鼻撤離現場。
2、救援人員進入事故區域及實施救援的注意事項
(1)救援人員進入事故區域前必須清楚了解事故區域的地形、建筑分布、有無爆炸及燃燒的危險、毒氣的種類及大致濃度,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配備好各種防護器材。
(2)避免單獨行動,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互相監督照應,所用的救援器材應具備防爆功能。
(3)進入事故區域的救援人員必須明確一位負責人,指揮協調在事故區域內的救援行動,并隨時與指揮部及其它救援隊伍取得聯系,同時所有參加救援人員必須聽從指揮部的指揮。
3、開展現場急救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1)做好自身保護。醫療救護人員在救護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風向的變化,及時迅速做好現場急救醫療點的轉移及傷員的救護工作。
(2)分工合作。當事故現場有大批傷病員的情況下,醫護人員應分工合作,做到任務到人,職責明確,團結協作。
(3)急救處理程序化。為了避免現場救治工作雜亂無章,應事先設計好不同類型的化學事故所應采取的現場急救程序。
(4)注意保護好傷病員的眼睛。在為傷病員作醫療救護過程中,應盡可能地保護好傷病員的眼睛,切記不要遺漏對眼睛的檢查和處理。
(5)交接手續要完備。對現場急救處理后的傷員,應做到一人一卡(急救卡),將基本情況初步診斷、處理措施記錄在卡上,并別在傷病員的胸前或掛在手腕上,便于識別及下一步的診治,移交傷病員時要手續完備。
(6)做好登記統計工作。應做好現場急救工作的統計工作,做到資料準確、數據準確,為日后總結經驗教訓積累材料。
4、轉送傷病員的注意事項
(1)合理安排車輛。在救護車輛不夠的情況下,對危重傷病員應在有醫療監護的情況下,安排急救型救護車轉送,中度傷病員安排普通型救護車轉送,對輕度傷病員可安排大型客車集體轉送。
(2)合理選送醫院。轉送醫院時,應根據傷病員的情況以及附近醫院的技術力量和特點有針對性的轉送,避免再次轉院。但是必須注意避免發生一位追求高標準的醫療條件而延誤傷病員的搶救時機。
(3)其它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現場急救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救援人員應根據現場情況隨機應變。
八、預案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可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具體措施。
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指揮總成員和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開展”的救援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初要根據人員崗位的變化進行組織的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不落入虛設。
2、按照任務分工做好物資器材準備。如必要的指揮通訊、報警、洗消、消防、搶修等器材及交通交通工具,上述工具相關單位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各重點目標按設計規范配備、配足救援器材。
3、定期組織救援訓練和學習。并按專業分工每年訓練1-2次,提高指揮水平和救援能力。
4、對全體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化學事故救援常識教育,使每年員工基本具備發生事故時自救、逃生和互助的能力。
5、相關人員要職責明確,責任心強,要保證在突發事故中,能聽從指揮的安排,堅守崗位,做好緊急停車、組織疏通職工群眾等工作。
6、完善各項制度
(1)值班制度。工廠的安全保障系統要做到從工廠領導到各職能部門再到班組,要保證重要崗位晝夜有人值班,通訊聯絡晝夜暢通。
(2)消防保衛班、夜間巡查人員要嚴格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
(3)檢查制度。在每周每月的安全生產工作檢查中,要隨時檢查應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及相應器材的保管情況。
(4)安全教育制度。班組每周、車間每半月進行一次安全教育,對新上崗員工做到三級安全教育,對特殊工種、外來施工人員做到隨機安全教育。
(5)定期按時召開工廠安全生產專業會議、檢查防泄漏、防火安全、環境保護以及工廠綜合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效果,并及時修改、補充完善。
(6)總結評比工作要與安全生產工作同檢查、同講評、同表彰獎勵。
上一篇:CNG加氣站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下一篇:煤氣應急救援綜合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