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和強化應對突發放射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員工對放射事故應急防范的意識,將放射事故造成的損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的安全,維護正常和諧的放射診療秩序,做到對放射事故早發現、速報告、快處理,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根據上級衛生部門與環保部門要求,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及《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放射事故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一)成立放射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醫院成立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本單位法人代表,副組長為分管領導,成員各有關人員組成,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 長:曾建業 李建民
副組長:梁 馳 周光輝
成 員:潘 革 陽世雄 胡 鑫 平善滿 伍安芙 黃啟良 黃昌杰 馬南花 覃流珠 楊立新 嚴 尉
主要職責:監督檢查放射安全工作,防止放射事故的發生;針對防范措施失效和未落實防范措施的單位提出整改意見;對已發生放射事故的現場進行組織協調、安排救助、并向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通報;負責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放射事故發生和應急救援情況,負責恢復正常秩序、穩定受照人員情緒等方面的工作。
(二)領導小組下設工作組,成員及職責如下:
1.應急指揮中心
總指揮:梁 馳
成 員:陽世雄 胡 鑫 嚴 尉 梁 藝 覃流珠 楊立新
主要職責:
(1)負責組織應急準備工作,調度人員、設備、物資等,指揮其他各應急小組迅速趕赴現場,開展工作;
(2)對放射事故的現場進行組織協調、安排救助,指揮放射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3)負責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放射污染事件應急救援情況;
(4)負責恢復本單位正常秩序。
2.現場處置組
組長:周光輝
成員: 平善滿 黃啟良 馬南花 覃流珠 楊立新 黃昌杰 唐建華
何寧宇 肖 敏
主要職責:
(1)接到放射事故發生的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首先采取措施保護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安全,保護環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態發展;
(2)負責現場警戒,劃定緊急隔離區,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好現場;
(3)迅速、正確判斷事件性質,將事故情況報告應急指揮中心;
(4)配合上級相關主管部門(衛生、環保、公安)進行檢測和現場處理等各項工作。
3.現場救護組
組長:梁 馳
成員:潘 革 趙志權 黃昌杰 何寧宇 唐建華 蘇東星 韋涌初 孫毅海
黃 克 蔣衛平 姚潔民 劉丹龍
主要職責:
(1)接到指揮中心命令后,迅速趕赴現場;
(2)現場進行傷員救助,并根據現場情況向指揮中心報告人員損傷情況;
(3)聯系相關醫院,跟隨救治;
(4)將人員恢復情況隨時報指揮中心。
4.后勤保障組
組長:周光輝
成員:黃福如 胡 鑫 嚴 尉 平善滿
主要職責:
(1)接到指揮中心命令后,立即啟動應急人員和設施;
(2)保證水、電供應,交通運輸;
(3)保證食物用餐。
二、應急處置程序
本單位一旦發生放射事故,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繼續發生和蔓延而擴大危害范圍,并在第一時間向本單位領導小組報告,同時啟動應急指揮系統,具體程序如下:
1.迅速報告
發生事故的單位必須立即將發生事故的性質、時間、地點、科室名稱、聯系人、電話等報告給放射事故應急指揮中心(電話:0771-4839795 4821546 ),指揮中心立即將情況向領導小組匯報,并做好準備。
2.現場控制
現場處置小組接到事故發生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首先采取措施保護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安全,保護環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態發展;負責現場警戒,劃定緊急隔離區,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好現場;迅速、正確判斷事件性質,將事故情況報告應急指揮中心。
3.啟動應急系統
放射事故應急指揮中心接到現場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指揮系統,指揮其他各應急小組迅速趕赴現場,開展工作;后勤保障組同時進行物資準備。
4.現場報告
根據現場情況,由本單位應急指揮中心將事故發生時間、地點、造成事故的核素、核素現有活度、危害程度和范圍及射線裝置的名稱等主要情況報告衛生局、環保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以及上級行政主管部門。
5.現場處置
等待相關部門到達現場的同時,采取相應措施,使危害、損失降到最小。
若是發生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失控導致大劑量X線誤照,應立即進行現場救助,采取措施,以使人員損傷、環境污染降到最小,組織人力將受照人員送往醫院,并同時請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檢測。
若是放射性同位素丟失、被盜,可以組織人力在單位內進行排查,并放射源的名稱、狀態、特性、危害及射線裝置等進行通告,廣泛引起本單位職工與公眾的重視,最大限度降低危害。
6.查找事故原因
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現場進行勘查以及環保安全技術處理、檢測等工作,查找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處理。將事故處理結果及時報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7.警報解除
總結經驗教訓,制定或修改防范措施,加強日常環境安全管理,杜絕類似事故發生。
三、放射事故等級劃分
根據輻射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從重到輕將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四個等級。
1.特別重大輻射事故,是指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2.重大輻射事故,是指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含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
3.較大輻射事故,是指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
4.一般輻射事故,是指Ⅳ類、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制的照射。
四、附則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單位的放射事故的發生,自公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