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湖南省炎汝高速公路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減少施工事故的發生,提高自防自救意識,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結合我標段建設項目的施工特點,特制定《炎汝高速第五監理處施工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方針,以關愛生命為前提,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事故的發生,建立快速、有效的應急反應機制,確保國家財產和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失,保證建設項目順利實施。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針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通過強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種事故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項目部和各施工工區要緊密結合各自的實際,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應急預案,做好相關應急準備工作。
2、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緊急處置、快速反應、分級負責、協調一致的原則,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做到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關愛生命高于一切,確保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重大事故,能夠迅速、快捷、有效的啟動應急系統。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監理處全線施工建設中發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四、職責分工
堅持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監理處各部層的工作職責,強化安全責任,切實抓好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和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工作。
(1)、監理處職責
負責本項目部內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演練,做好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各項工作。配合炎汝公司、工作站做好事故調查處理。
五、保障措施
(2)、組織保障
監理處主要負責人為安全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定、組織本管轄段施工安全應急救援方案實施。
(3)、物資保障
本監理處必須針對各階段施工特點,準備足夠的應急救援設備,一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能夠迅速處理。
六、特大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事故報告與報警
建設施工中發生安全事故后,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和專業預案,同時向工作站、炎汝公司報告,火災事故同時向119報警。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初步判斷事故發生的原因,采取了哪些措施及現場控制情況,所需的專業人員和搶險設備、器材、交通路線、聯系電話、聯系人姓名等。
七、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站在“三個代表”的高度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領導,做好特大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二)制定方案,組織落實。根據本預案要求,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保證本單位(部門)專業搶險救援人員、物資、設備、器材落實到位,并將分預案和專項預案有關人員和名單報炎汝公司備案。分預案和專項預案是本預案的具體化,與本預案共同構成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體系。
(三)熟悉預案、組織演練。組織有關人員熟悉本預案、分預案和專項預案,明確各自的職責和救援任務,并組織訓練和演習。
(四)特大事故發生后,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真正做到反應敏捷、行動迅速、運轉協調、救援有力,凡因救援工作不力,造成事故損失擴大的,按有關規定追究其責任。
八、各項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一)民用爆炸物品及危險品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民用爆炸物品亦稱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對民用爆炸物品及危險品的儲存、銷售、購買、運輸、使用,必須嚴格按照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1)、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應立即報告項目負責人,并立即報告當地負責爆破、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和公安、環境保護、質檢部門及炎汝公司。同時迅速聯系119、120處理事故現場。
(2)、項目部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人員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不得拖延、推諉。采取必要措施,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3)、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對民爆物品和危險品造成的危害進行檢驗、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險化學品性質及危害程度。
(4)、針對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水源、空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可能產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閉、隔離、清洗消毒等措施。
(5)、對危險品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監測、處置,直至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6)、查明人員傷亡情況,估算經濟損失等情況,調查分析事故原因,形成文字材料報告炎汝公司。
九、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特種設備特大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特種設備特大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省交通廳、省質監站及炎汝公司下發的有關文件的要求,結合本項目特點,制定本預案。
1、本預案所稱特種設備特大事故,是指在本標段內使用特種設備的單位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特大人身安全和特大財物損失的事故,包括以下的特大事故:
(1)、起重機、架橋機、空壓機等設備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2)、鍋爐爆炸事故;
(3)、壓力容器(含固定、移動式)泄漏、爆炸事故;
(4)、壓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
十、預防與應急救援措施
(1)、起重機、架橋機等設備在作業中應防止觸電、傾覆、履帶吊的墜桿事故以及高處墜落和物擊事故的發生。空壓機在作業過程中應防止觸電或因燃料燃盡、空磨時間過長導致爆炸引發大火的事故發生。
(2)、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發生爆炸事故后,為防止事故擴大,鍋爐的燃燒剩余應用水熄滅,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所有閥門應迅速關閉或采取堵漏;對可燃氣體和油類應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干粉等滅火器進行滅火,同時設置隔離帶以防火災事故蔓延;對受傷人員立即實行現場救護,傷勢嚴重的立即送往附近醫院。
(3)、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發生泄漏中毒事故后,現場搶險人員必須佩帶口罩、過濾式防毒面具或氧氣呼吸器等進行呼吸防護,進入現場關閉所有通氣閥門或采取堵漏,并將救出人員抬至通風空氣新鮮處進行現場救護,中毒嚴重的應立即送往附近醫院。
(4)、火災發生會伴有濃煙、火光,產生大量的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時,合成纖維、像膠、塑料等燃燒時還可能產生二氧化硫、氧化氮、氰化氫等毒氣;苯、汽油等易燃液體燃燒會產生有害的苯、汽車蒸汽。因此,參與消防滅火和救護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必須采取或掌握滅火過程中防煙防毒的基本措施:①發生室外火災,消防人員一般不要站立在著火點的下風側,避免吸入煙氣暈倒。②發生室內火災,消防人員進行撲救前,應先打開門窗。若火災發生在地下室,消防人員滅火時還應佩戴防毒面具和氧氣呼吸器,避免中毒危險。③發生在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的火災,消防人員在撲救時一定要配備過濾式防毒面具或氧氣呼吸器,穿戴安全帽,防護衣鞋等。過濾式防毒面具應根據化學毒劑和有害氣體的種類選用相應類型的濾毒罐。當空氣中氧氣濃度降到18%以下,毒性氣體濃度在2%以上時,各種型號的濾毒罐都不起濾毒作用,應停止使用濾毒罐,改用氧氣呼吸器。如果發現搶救人員有頭暈、惡心、發冷等中毒癥狀,應立即撤離火災現場,讓其安靜休息,吸取新鮮空氣,嚴重者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急救。
十一、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程序
(1)、發生安全事故后,當事人應立即報告項目負責人,并報告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及監理處、炎汝公司,移動式壓力容器、特種設備異地發生事故的,還應同時報告設備使用注冊登記的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事故報告時間不得超過事故發生后1小時。報告內容為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的簡要情況、傷亡人數、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同時,迅速聯系119、120處理事故現場。
(2)、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成立現場救援組,實施現場救援工作和調查處理。事故發生地的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和損失加重,確因搶險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主要痕跡、物證等。
(3)、特大事故現場救援小組到達后,根據指揮部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的命令,按照職責分工,立即開展救援工作,聽取事故發生單位的匯報,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制定搶險方案,并按分工組織實施。
十二、橋梁施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針對本項目施工特點,橋梁較多,均為高墩大跨橋梁,施工作業難度大,極易造成橋梁高空墜落等突發事故,為切實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及時,科學,合理的處置各種橋梁突發事故,特根據國務院《安全生產法》,制定本預案。
十三、橋梁高空墜落事故
(1)、監理處成立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由監理處處長擔任組長,安全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理工程師、試驗員、各標段項目經理為組員,主要負責對項目突發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處理。
(2)、一旦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由安全員組織搶救傷員,打電話“120”給急救中心,由班組長保護好現場防止事態擴大。其他小組人員協助安全員做好現場救護工作,水、電工協助送傷員外部救護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由安全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值勤門衛在大門口迎候救護車輛。如事故嚴重,應立即上報炎汝公司及有關部門,并啟動監理處應急救援預案。
十四、橋梁機械傷害事故
(1)、監理處成立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由監理處處長擔任組長,安全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理工程師、試驗員、各標段項目經理長為組員,主要負責對項目突發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處理。
(2)、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由監理處處長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生產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立即送外搶救,值勤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如事故嚴重,應立即上報炎汝公司及有關部門,并啟動監理處應急救援預案。
十五、物體打擊事故
(1)、監理處成立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由監理處處長擔任組長,安全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理工程師、試驗員、各標段項目經理長為組員,主要負責對項目突發物體打擊事故的應急處理。
(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由監理處處長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生產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立即送外搶救,值勤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如事故嚴重,應立即報告炎汝公司及有關部門,并啟動監理處應急救援預案。
十六、橋梁其它事故
監理處督促項目部應成立各種橋梁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合理分工,正確調配、快速處理橋梁事故的發生及應急救援,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如事故嚴重,應立即報告炎汝司及有關部門,請求協助,并啟動監理處應急救援預案。
十七、高邊坡施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針對本項目施工地形特點,高邊坡施工作業極易發生的事故,為切實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及時,科學,合理的處置各種高邊坡施工突發事故,根據國務院《安全生產法》,制定本預案。
1、爆炸事故
爆破開挖作業施工中,發生爆炸事故,現場專職安全員及管理人員應疏散人群,全部撤離至安全區域,并發出報警,召集人員持搶險救護工具和醫療設備,迅速趕到現場救護,進行針對性的處理盡可能控制事故在最小限度、減小危害性、減少傷亡人員,緊急上報施工負責人、工作站、炎汝公司,同時向當地公安機關,派出所報警,清楚說明發生爆炸標段,時間,地點,方位、爆炸類型及爆炸威力大小等情況。啟動監理處爆炸應急救援預案。
2、高空墜落事故
監理處成立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由監理處處長擔任組長,安全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理工程師、試驗員、各標段項目經理長為組員,主要負責對項目突發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處理。
一旦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由安全員組織搶救傷員,打電話給“120”急救中心,由班組長保護好現場防止事態擴大。其他小組人員協助安全員做好現場救護工作,水、電工協助送傷員外部救護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由安全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值勤門衛在大門口迎候救護車輛。如事故嚴重,應立即上報炎汝公司及有關部門,并啟動監理處應急救援預案。
3、落石造成的物體打擊事故
施工現場發生石、土坍塌等造成的物體打擊事故,如有人員被砸,應首先清理搶救被砸人員,立即撥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其他組員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送外搶救,值勤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啟動監理處應急救援預案。
十八、機械設備事故應急預案
為有效防止突發性機械設備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傷害,結合本項目特點,制定本預案。
1、督促各單位要加強對機械設備安全工作的領導,經常性地組織操作人員學習操作規程,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排查設備故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消除隱患。
2、各單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并熟悉設備的構造、原理、性能及安全技術要求,嚴禁操作人員違規操作,機械設備帶“病”作業。
3、應急救援措施
(1)、漏電觸電。若機械設備出現漏電觸電現象,當事人應及時向工區負責人或應急小組報告,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若操作人員觸電后,應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實施搶救。
(2)、剎車失靈。上坡時出現剎車失靈,不能脫檔,松掉油門,靠邊行駛,將發動機熄火,利用手制動將車停住,然后找人打眼。下坡時出現剎車失靈,掛低速擋行駛,不能將發動機熄火,靠邊行駛,行駛至平坦的地方將發動機熄火,利用手制動將車停住,然后找人打眼。
(3)、提升設備事故。當提升設備出現事故時,立即將現場人員迅速撤離,通知應急救援小組,組織人員對井架、電動葫蘆(卷揚機)、聯接件的安全隱患進行處理。
4、應急程序
(1)、發生事故后,當事人應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事故報告時間不得超過事故發生后1小時。報告內容為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的簡要情況、傷亡人數、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同時,迅速聯系119、120處理事故現場。
(2)、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成立現場救援組,實施現場救援工作和調查處理。事故發生地的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和損失加重,確因搶險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主要痕跡、物證等。
(3)、特大事故現場救援小組到達后,根據監理處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的命令,按照職責分工,立即開展救援工作,聽取事故發生單位的匯報,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制定搶險方案,并按分工組織實施。
十九、突發性地質災害路段的作業施工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有效處置我標段建設項目境內發生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提高應急工作水平,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結合本項目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1、本預案所稱突發性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2、監測和預警預報
(1)監理員應督促施工單位積極配合國土資源有關部門加快地質災害預警預報體系建設,開展地質災害調查,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建設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和專業監測網絡,形成覆蓋全標段的地質災害監測網絡。
(2)監理員應加強地質災害險情巡查。配合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充分發揮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和專業監測網絡的作用,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地區的監測和防范,發現險情時,要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措施,并在危險區域設置警示標志。
(3)督促各單位要建立健全災情速報制度,保障突發性地質災害緊急信息報送渠道暢通。接到地質災害險情報告后,要立即摸清情況,并按照有關規定向省指、當地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告。
(4)督促各單位要加強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氣象部門的聯系,聯合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當發出某個區域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預警預報后,該項目部要立即將預警預報信息通知到當地人民政府直至鄉、落鎮和村莊以及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和危險區內的群眾,做好防災的各項準備工作。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社會發布地質災害預報。禁止隱瞞、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地質災害災情。
3、應急程序
(1)地質災害發生后,立即啟動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立即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判定地質災害級別及誘發因素、災害規模等,并立即將災情向當地市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局報告,在處置過程中,應及時報告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直至處置工作結束。
(2)監理處督促施工單位要積極配合當地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根據災情實際情況,及時動員組織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可以強行組織避險疏散。
(3)經專家組鑒定,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撤銷劃定的地質災害危險區,宣布險情或災情應急期結束,并予以公告。
(附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和聯系方式略)
(附應急救援預案工作流程圖略)
上一篇:突發事件應急疏散預案
下一篇:物業管理公司消防演習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