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依據《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強化危險源點的應急管理,明確應急準備和響應流程。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危險品倉的應急管理。
3細則
3.1 公司危險品倉庫主要危險源有油漆、氣瓶、柴油,其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是:危險品泄漏\火災\氣瓶泄漏\氣瓶爆炸。
3.2 應急準備
3.2.1組織機構與職責
組長: 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
組員:生產部部長、管理部部長、生管科科長、生技科科長、涂裝科長、專職安全人員、倉管員
3.2.2 倉管員、專職安全人員、涂裝管理人員等需接受市安監部門組織的化學危險品培訓,領取化學危險品上崗資格證。
3.2.3 化學危險品供應商需提供完整的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并確保定期更新。
3.2.4 危險品倉和作業場所需配備符合安全要求的消防器材(消防栓、滅火器、消防砂等),危險品倉嚴格按國家要求防爆設計,并設置自動報警系統。
3.2.5 危險品倉和氣瓶供應商每年對公司員工進行化學危險品和氣體知識培訓。
3.3 應急響應條件: 危險品較大量泄漏,火災事故、易燃或助燃氣體泄漏、氣瓶爆炸時啟動應急響應預案。
3.4 危險品泄漏應急響應
3.4.1發現危險品初始泄漏時,應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泄漏部位和控制泄漏量,
油漆泄漏可立即替換已壞的油漆桶或將油漆桶運離危險品倉;
桶裝柴油泄漏應采取措施將柴油桶中的柴油轉移或用棉布、肥皂塊封住泄漏位置;
桶裝潤滑油泄漏應采取措施將桶中的潤滑油轉移或用棉布、肥皂塊封住泄漏位置
3.4.2危險品發生大量泄漏且失控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應確認泄漏物質,明確泄漏物資的性質,如泄漏物資為易燃易爆品,應切斷一切火源,實施泄漏區出入管制。
立即向上級部門或生產技術科報告,生產技術科向公司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匯報。
拔打119電話報警,等待公安消防隊員進行處理。
3.4.3 現場處置人員須配戴好相關防護用品且明了泄漏物資的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方可進行泄漏控制。
3.5 火災應急處理
3.5.1 危險品倉發生初起火災,應立即用干粉滅火器滅火,火熄滅后報生產技術科進行事故調查,查清火災事故原因,采取措施杜絕以后發生。
3.5.2如火災難以控制,應迅速疏散周圍人員,且向上級部門或生產技術科報告,生產技術科向公司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匯報。
3.5.3 立即拔打119電話報警,等待公安消防隊員進行處理。
3.5.4 公司義務消防員按應急編組進行疏散滅火和現場警戒,確保消防員到達前完成自救、滅火、疏散等。
3.6 氣瓶氣體泄漏的應急處理
3.6.1 惰性氣體泄漏:氣瓶附件發生泄漏,應立即關緊閥門,更換氣瓶附件,開啟危險品倉通風機,如氣
瓶本體或瓶閥發生泄漏,應立即疏散周圍人員,開啟危險品倉通風機,通知氣瓶供應商處理。
3.6.2 乙炔、煤氣瓶、氧氣瓶泄漏:氣瓶附件發生泄漏,應立即停止作業,禁止一切火源進入,盡可能
快關閉瓶閥;氣瓶本體或瓶閥發生泄漏,應立即疏散周圍人員,禁止一切火源進入,通知氣瓶供應商處理。
3.6.3乙炔、煤氣瓶、氧氣瓶著火處理:氣瓶附件發生著火,應立即使用滅火器滅火,待火撲滅后,方
可關閉瓶閥。若氣瓶本體或瓶閥發生泄漏而著火,應立即疏散周圍人員,用滅火器滅火后迅速離
開,禁止一切火源進入,通知氣瓶供應商處理。
3.6.4 若泄漏或火災得不到控控制,應疏散周圍人員,立即拔打119報警,啟動公司應急預案。
3.7氣瓶爆炸的應急處理
3.7.1應迅速疏散周圍人員,向上級部門或生產技術科報告,生產技術科向公司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匯報
3.7.2 建立隔離區,實施隔離區管制,應急編組完成自救、疏散、警戒等事項。
3.7.3立即拔打119電話報警,等待公安消防隊員進行處理
3.8 傷員救護
3.8.1根據其受傷程度,決定采取合適的救治方法,按《現場急救處理程序》進行救治,同時用電話等快捷方式向當地的120搶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候在交叉路口處,指引救護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治。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人員應及時組織現場搶救
4 相關文檔
《化學危險品管理程序》
《現場急救處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