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煤礦供電系統事故應急預案

2011-02-2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礦井的主通風機、主排水泵、升降人員的立井提升機等設備均為第一類負荷,礦井用電負荷因突然停電,會造成礦井停風、排水中斷、正在提升人員的提升機突然停止,可能造成人身傷亡或重要設備損壞,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根據危險源評估,35KV、6KV停電的事故類型有:

  1.1 地面變電站35KV供電電源發生停電事故或電源線路上的“T”接負荷發生事故,都會造成全礦井停電事故。

  1.2 變壓器事故

  變壓器是礦井供電系統中改變電壓和傳遞能量的主要設備,運行一般比較穩定,但有時其各部件接線頭發熱、變壓器油面下降或變壓器油變質、絕緣降低引起內部閃絡、過電壓等原因,致使變壓器發生故障或損壞,造成礦井全部或部分停電。

  1.3 供電系統設施事故

  35KV、6KV系統的供電設施由于線路設施老化,關鍵設備、系統故障或接地導致高壓供電設施線路存在不安全隱患,造成供電系統全部或部分停電。

  1.4 雷電的形成與危害

  當不同的電荷雷云對架空線路及地面供電設施放電接觸一定程度時,會產生激烈放電閃絡。由于放電溫度高達2萬度以上時空氣受熱劇烈膨脹,產生雷擊電流,可達數百千安,雷電放電時間短,電壓高,具有很大的破壞力,會造成礦井全部停電。

  1.5 電纜著火事故

  動力電纜積塵過厚長期高溫過負荷絕緣老化擊穿引燃、電纜在運行中受到機械損傷、運行中的電纜接頭氧化、電纜接頭絕緣物質灌注存有空隙或裂紋侵入空氣使絕緣擊穿爆炸起火、電纜接頭瓷套管破裂及引出線相間距離小導致閃絡起火等,造成礦井全部或部分停電。

  1.6 人為誤操作造成事故

  操作人員操作思路不清操作錯誤、違章操作、未嚴格執行操作票制度及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制度、造成弧光短路等停電事故。

  1.7 可能發生的季節:雷雨季節是供電系統停電的高發季節。

  1.8嚴重程度:以上類型事故,均可造成高壓供電系統停電,其后果相當嚴重,根據停電范圍不同,會造成礦井主扇、局扇停風,井下瓦斯積聚,井下空氣成分惡化,含氧量降低;排水設備無法正常工作,隨著礦井水的不斷涌出而不能將礦井水排至地面,會造成淹井;提人設備因無電而無法正常運轉,致使井下工作人員無法快速上井,若提升中突然停電,會導致提升鋼絲繩斷繩,造成罐籠墜井、人員傷亡。

  供電事故的發生無規律可尋,供電事故多發生在夏季雷電多雨時和冬季天氣變化較大時,供電事故影響范圍較大。供電事故的響應級別一般為Ⅱ級、Ⅲ級、Ⅳ級及以下級別。

  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煤礦機電事故將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相結合,依靠科技,依法規范,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手段的原則。

  2.1事故報告原則

  事故發生后,及時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

  2.2統一指揮原則

  根據指揮部總指揮的命令,在現場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下,充分調動各方面救援力量,落實責任,科學組織,保障搶險救援工作快速、有序進行。

  2.3救人優先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切實把保護職工生命安全走味事故處置的首要任務,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擴大,千方百計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2.4及時搶救原則

  2.4.1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開展自救、互救工作。

  2.4.2主要負責人要按照相關規定,迅速組織搶救。

  2.4.3實施快速應急響應和快速搶險,相關部門、救援機構必須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發生地,相應的救援搶險設備也必須迅速到達。

  2.5 屬地管轄和分級處置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礦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下,各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生產安全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

  2.6妥善處理善后原則

  按照相關規定,在事故搶險救援的同時,應盡快開展善后處理工作。根就有關政策和法規,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一對一”的保護安撫等措施,積極妥善處理善后事宜,有效維護社會穩定。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 應急組織體系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組織體系由畢節地區行辦應急救援指揮部、XX煤礦救護中隊、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

  3.2 指揮機構及職責

  總 指 揮:XXXXXXX

  副總指揮:XXXXXXX

  成 員: XXXXXXXXXXXXXXXXXXX

  職責任務:

  (1)分析本單位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及可能發生的事故并制定、批準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置措施。

  (2)教育和督促所有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生產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向從業人員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3)事故發生時,立即組織自救,防止事故擴大,努力將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4)分析判斷事故、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及應急處置程序,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

  (5)批準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6)督察應急操作人員的行動,保護現場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

  (7)指揮救護、醫療工傷搶救、后勤支援等項工作,調度解決搶險救援所需資金、物資、設備等。

  (8)宣布應急恢復、應急結束。

  (9)對應急救援工作中發生的爭議問題及時進行裁決和處理。

  救災工作共分5個組

  3.2.1技術處理組:

  組 長:XXXXXXX

  成 員:XXXXXXX

  職責任務:

  (1)根據事故性質、類別、影響范圍等基本情況,迅速制定搶險與救災方案、技術措施,報總指揮同意后實施。

  (2)制定并實施防止事故擴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3)解決事故搶險過程中的技術難題。

  (4)審定事故原因分析報告,報總指揮閱批。

  3.2.2搶險救災組:

  組 長:XXXXXXX

  成 員:XXXXXXX

  職責任務:

  (1)指揮現場救護工作,負責實施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技術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

  (2)快速制定搶險救護隊的行動計劃和安全技術措施。

  (3)組織指揮現場搶險救災、救災物資及傷員轉送。

  (4)合理組織和調動戰斗力量,保證救護任務的完成。

  3.2.3后勤保障組:

  組 長:XXXXXXX

  成 員:XXXXXXX

  職責任務:

  (1)負責搶險救災中物資和設備的及時供應。

  (2)籌集、調集應急救援供風、供電、給排水設備。

  (3)承辦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3.2.4醫療救護組:

  組 長:XXXXXXX

  成 員:XXXXXXX

  職責任務:

  (1)時刻做好應急救援救治工作,接警后迅速組建現場救治醫療隊伍,3分鐘內派出救護隊伍。

  (2)籌集調集應急救援救治急救藥品等,及時提供救護所需物品。

  (3)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任務。

  3.2.5事故調查組:

  組 長:XXXXXXX

  成 員:XXXXXXX

  職責任務:調查事故經過和原因,追查事故責任,負責制定事故調查、分析報告。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4.1.1 地面變電站

  為防止線路因外力影響受到機械損傷,我礦規定每月由各單位對所屬供電線路及設備、設施進行巡查一遍,特別要注意對處于運輸大巷兩側電纜的檢查、接線盒以及接地系統的檢查,發現電纜落地以及接地極埋設不合格的要及時匯報相關單位,并及時處理,對不及時處理的單位要對其進行嚴厲處罰。對地面架空線路,每年對線路的兩側的樹木生長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對影響供電安全的樹木及時修剪,確保礦內架空線的安全供電。 4.1.2按規程要求對用電設備及電纜線路定期檢查,并進行絕緣搖測,對不合格的及時更換。

  4.1.3加強繼電保護的試驗整定計算及供電管理,縮小停電影響范圍,對各類高壓電器設備的保護進行完善。

  4.1.4搖測35KV系統和6KV 系統避雷接地情況,對不合格的避雷器、避雷線立即更換,嚴防雷電波對各類供電線路的沖擊。

  4.1.5嚴格執行高壓停送電制度。安排架空線線路清掃,避雷器檢測,供電電纜搖測及打壓試驗,井上下配電所及地面變電站繼電保護整定及高壓電動機電氣試驗等內容

  4.2 預警行動

  4.2.1預警的條件

  (1)35KV單相接地

  (2)6KV母線接地信號常響

  (3)風井運行電流異常

  (4)35KV一回路故障,單回路運行時

  (5)主變有異常現象時

  4.2.2預警的方式

  (1)落雷、絕緣降低造成35KV線路有接地信號

  (2) 6KV線路電纜絕緣破壞,造成6KV有接地信號

  (3)線路故障

  (4)上級供電部門停電造成單回路運行

  (5)主變出現輕瓦斯動作,溫度急劇上升。

  4.2.3預警的方法

  (1)事故鈴響,顯示器顯示35KV接地。

  (2)事故鈴響,顯示器顯示6KV 接地。

  (3)電流異常,跳閘笛響,顯示器顯示風井線路跳閘

  (4)一路站變無電壓輸出。

  (5)事故鈴響,顯示器顯示變壓器輕瓦斯溫度報警

  信息發布程序

  當事故突發后,降壓站值班員立即向工區、機電科、礦調度室匯報。

  5 信息報告程序

  5.1一旦供電系統事故,現場人員應盡可能了解和弄清事故的性質、地點,發生范圍和影響程度,迅速用附近的電話向公司調度室匯報。

  5.2調度室接到事故電話匯報后,立即通知事故影響范圍內的所有作業人員按照避災路線撤出,同時向當天值班領導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總經理、黨委書記)匯報。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和當天值班領導根據事故性質及大小、基層單位“一級預案”的運行情況,決定是否啟動公司二級應急救援預案。如啟動本預案,按照應急救援人員通知明細表,迅速通知指揮部及其他有關人員立即趕到公司調度室報到。

  5.3同時指定專人向公司總調度室、安監局等上級有關部門和領導匯報。

  匯報的主要內容包括:

  5.3.1發生事故單位的時間、地點、事故現場情況;

  5.3.2事故類型及簡要經過;

  5.3.3影響范圍;

  5.3.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5.3.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

  5.3.6應急預案的啟動情況;

  5.3.7已采取的應急救援措施和進展情況;

  5.3.8需請示報告的其它事項等。

  5.4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序

  報警系統為聲光報警

  5.4.1重大險情或特大事故發生后,基層現場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

  確定現場報警方式(電話、信號等),報警方式為直通電話、座機及手機聯系

  5.4.2調度室接到事故匯報,在第一時間內通知救護中隊、礦醫務室,趕赴現場進行搶救,在5min內通知礦值班領導、總經理、總工程師、分管領導、調度室主任、各職部門、礦搶險救災隊及有關單位負責人。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根據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將我公司事故分為較大事故(Ⅰ級)、一般事故(Ⅱ級)(見響應分級標準)。火災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并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根據事故災難或險情的嚴重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6.2應急響應程序

  6.2.1根據總指揮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組成員到礦調度室集中。

  6.2.2公司調度室和應急指揮中心進一步了解事故情況,整理事故相關資料和圖紙等,為救援工作決策提供基礎資料。

  6.2.3指揮中心研究、決策救援方案,確定各救援小組工作要求,明確現場救援人員安排,選擇合理的救援路線,各成員單位按照應急救援方案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

  6.2.4根據救援工作的需要,可匯報上級有關領導、部門協調調動其它煤礦救援基地的救援力量增援。

  6.2.5根據受傷人員情況,可匯報上級有關領導、部門協調醫療救護中心專家組奔赴現場,加強醫療救護的指導和救治。

  6.2.6根據事故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匯報有關部門并適時向新聞媒體公布。

  6.3應急行動

  總指揮下達應急指揮部領導關于搶險救援的指導意見,各工作組立即執行前線救援行動。

  6.4擴大響應

  在啟動各相關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實救過程中仍確定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時,應立即向上級政府部門提出啟動上級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建議。

  事故處理過程中,應每隔四小時需報一次。

  必要時,有總指揮下達向上級請求協調或增援命令。

  6.5 處置措施

  應急預案啟動后,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其工作機構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下列措施:

  6.5.1 35KV供電系統發生停電事故時,按以下程序進行操作:

  當35KV運行回路供電中斷時,地面變電站失電,變電站值班人員迅速驗證備用電源是否有電。如備用電源有電,作如下操作即可恢復供電:

  (1)斷開運行的35KV斷路器、隔離刀閘;

  (2)合上35KV備用電源隔離刀閘、斷路器;

  (3)合上備用主變進線刀閘和斷路器;

  (4)合上6KV進線隔離刀閘、斷路器;

  (5)合上6KV母線聯絡開關;

  (6)按負荷重要程度(主通風機、副井絞車、井下水泵……)依次恢復各分盤的供電。

  35KV回路停電時,變電站值班站長立即向機運部、調度室、公司領導匯報,同時與織金供電局調度中心聯系。由織金供電局調度中心組織搶修并恢復供電。在因停電發生生產事故時,立即啟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體系,迅速有秩序處理事故,及時地將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地面變電站值班人員全面檢查變電站內的設備,并做好記錄。 若全礦停電時間超過10分鐘,啟動礦井停風預案,進行撤人避災。

  6.5.2 6KV及低壓供電系統發生停電事故時,按以下程序進行操作:

  (1)供電系統一類負荷均為雙回路供電,當運行回路的電源及開關部分發生停電事故時,立即倒入備用電源及開關運行;若是電動機故障,立即更換備用電機。

  (2)非一類負荷發生停電事故時,可根據事故原因進行搶修。

  (3) 事故現場工作人員進行搶修或處置時,嚴格執行各項規定,以防事故的擴大和二次發生。

  6.5.3如發生電力火災時,發現火災人員應立即設法通知相關地點人員切斷電源或直接切斷電源,在初起火源的進風側撲滅火源,或運用現場的滅火器及防火沙直接撲滅火源。使用滅火器應注意:先拉開保險栓,操作者站在上風位置,側身作業手按壓柄,距火點二米位置對準火源掃射。當火勢未能得到控制時,立即匯報調度室,聯系消防部門請求支援。當威協脅到工作人員安全時,要緊急疏散現場工作人員,擴大隔離范圍。火災撲滅后,搶修人員盡快排除事故、恢復送電。滅火后,應立即組織進行事故現場的隔離和保護,并進行廠房抽排風,確保事故處置人員恢復送電的安全。

  6.5.4主變壓器損壞時,由指揮部現場指揮處置,并通過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傳真等上報能發公司救援黨政辦公室。

  6.5.5 根據現場位置和情況,以保人身、保電網、確保生產安全為原則,采取隔離措施確定停電的范圍。

  6.5.6 及時向當地電力公司、重要用戶通報事故情況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6.5.7制定恢復實施方案,先逐步恢復未受損傷的部分設備,盡快恢復重要負荷供電。

  6.5.8本應急救援程序以全部設備恢復正常供電為結束點,應急救援任務完成后,由應急指揮部下達應急結束的命令。

  6.5.9發生停電事故后,井下偏遠地點應急處理措施為:

  (1)偏遠地區如遇到停電事故后,且伴有停風、氣溫上升,經電話聯系確認后,根據停風時間,確定是否撤人,執行礦井停風事故撤人預案。

  (2)如果電話也同時停電,則立即執行撤人方案。

  (3)撤人路線按照礦井停風事故撤人預案中的撤人路線。

  7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其工作小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應急物資和裝備準備,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重點器材應設救援器材柜,專人保管以備急用。

  1通訊設備,包括固定電話、移動電話、近距離對講設備等。

  2急救設備,包括急救藥品、器具、設備等。

  3搶修設備,包括工程車輛、登高設備、維修工具、備用品等。

  4消防器材。

  5防護用品:包括防護服、防護帽、防護眼鏡、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6測量設備。

  7圖表資料:包括礦井通風系統示意圖、通風網絡圖及井下供水、注漿、壓風管路系統圖、礦井供電系統圖、井下生產調度程控電話安裝圖、井下排水系統圖、礦井采掘平面圖、井上下對照圖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中西区| 苍梧县| 德格县| 德阳市| 珲春市| 讷河市| 安西县| 昭苏县| 祁连县| 木兰县| 浑源县| 山丹县| 连山| 时尚| 察隅县| 威信县| 栖霞市| 娄烦县| 镇坪县| 澄城县| 郎溪县| 大理市| 阳西县| 芜湖市| 九寨沟县| 龙山县| 平顺县| 毕节市| 福清市| 宕昌县| 桃园市| 田东县| 涞源县| 松阳县| 白朗县| 诸城市| 麻城市| 彩票| 巨鹿县| 饶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