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急預案所指供水突發性事件及險情是指:水廠加氯間液氯嚴重泄露、水廠變配電嚴重故障、公共供水設施遇污染、水源水遭受污染和毒化等四項。
本預案執行的原則是:報告及時、分工明確、措施有力、處置迅速。
1.供水突發性事件及險情的預測和預防
依據供水企業基礎管理資料和數據,及時分析可能發生供水突發性事件及險情的因素,提前落實預防性措施。
依據供水企業基礎管理資料和數據,及時分析可能發生供水突發性事件及險情的因素,提前落實預防性措施。
根據相關職能部門的通知和媒體信息,及時分析可能發生供水突發性事件及險情的因素,提前落實預防性措施。
根據上級管理機構的指令,落實預防性措施。
2.供水突發性事件及險情應急預案
2.1水廠加氯間液氯嚴重泄漏應急預案
第一步當出現漏氯情況時,當值班人員應迅速判定險情。
第二步確定險情后,開啟吸氯裝置,并迅速匯報部門領導。
第三步如果有其他員工在場應就地組織一起(門衛人員除外)迅速商定除險方案。
第四步檢查進入除險現場的防護裝置和工具:防毒面具、過濾簡、(或準備濕毛巾)竹簽、榔頭、關閉氯瓶專用扳手、常用扳手等。
第五步穿戴好防毒面具、過濾筒或扎好濕毛巾。
第六步進入現場。
第七步關閉所有氯瓶閥門或用竹簽釘進氯瓶上漏氯洞口。
第八步當阻止不了漏氯時,卸開與氯瓶的任何連接部位,利用行車和撬杠等工具。
第九步用消防水噴淋氯瓶。
第十步裝上正常的氯瓶,迅速恢復加氯。
第十一步計算缺氯時間,適當調整二次加氯量,以彌補損失的一次加氯量。確保成品水出廠合格。
第十二步做好有關記錄。
2.2水廠變配電嚴重故障應急預案
第一步當出現變配電嚴重故障情況時(異常聲響、電配件冒煙、電機缺相(電流電表不正常)、電機嚴重發熱并有異味等),當值班人員應迅速判定險情。
第二步迅速切斷相關連的電源。(如果低配總開關出現故障,公司水廠立即組織力量自行搶修;如果高配總開關或電配件出現故障,迅速與供電部門聯系,請其前來維修,并向部門和公司領導匯報)。
第三步啟用備用設備。
第四步做好記錄。
2.3公共供水設施遇污染應急預案
第一步當出現公共供水設施遇較大污染情況時(自建供水設施與公共供水管道連通、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某段公共供水設施等),熱線當值班人員或第一知情人應迅速判定險情,向部門領導直至公司總經理作出匯報。
第二步總經理、分管供水的副經理應在接到信息后30分鐘內組織有關職能人員、營業所所長、管道維修工、閥檢工、水質檢測人員等趕到現場,立即作現場調查分析。
第三步針對自建供水設施與公共供水管道連通的事件,應迅速摸清連通管道切點,立即切斷自建供水設施通向公共管道的水源。
針對公共供水管道設施遭受污染的事實,迅速摸清污染原因,立即切斷已污染的成品水源,盡最大能力降低供污染成品水量以及所造成的損失。并向主管部門領導匯報。
以上兩種情況,水質檢測人員應同時立即分別采水樣(被污染的水、鄰近區域自來水用戶未梢水),迅速檢測作出報告,向公司和主管部門匯報。
第四步現場研究被污染供水管道清洗方案,沖洗消毒。
第五步在確定已妥善處理后恢復對該區域的供水。
第六步做好記錄。
2.4水源水遭受污染和毒化應急預案
第一步當出現水源水遭受污染和毒化情況時,熱線當值班人員或第一知情人應迅速判定險情,向部門領導直至公司總經理作出匯報。
第二步總經理、分管供水的副經理應在接以信息后60分鐘內組織有關職能人員、水廠廠長、水質檢測中心主任、辦公室主任、水務中隊隊長等趕到現場,立即作現場調查分析確定取水口上游還是下游遭受污染和毒化。
第三步分析水源水污染和毒化程度、源水流速、到水廠稀釋能量等因素,并向主管部門領導匯報。
針對水源水污染和毒化事實,應迅速摸清污染毒化原因,以便對策。
水質檢測人員應同時立即分別采水樣(被污染和毒化的源水、尚在引水管道內的源水、進入水廠的源水、已供出的成品水),迅速檢測作出報告,向公司和主管部門匯報。
第四步確定進入水廠的源水已被污染和毒化,應迅速停止制供水,組織力量清洗消毒(由水質檢測人員提供消毒方案)。確定已供出的成品水已被污染和毒化,應迅速停止制供水。并立即向主管部門、市防疫部門和市政府匯報,以便更大范圍做好補救防范工作。
第五步按非常性停水事件向社會公告。
第六步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供水。
第七步做好記錄。
上一篇:五金廠消防應急預案
下一篇:工廠火災撲救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