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為預防腳手架坍塌安全事故的發生和發生后的應急響應,一旦發生以上事件,立即啟動該預案,把災難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對公司的影響在最小范圍。
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李倉
副組長:張偉、張楠
組員:夏佰會
組員的職責:
1、協助組長對應急事件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以及對外聯絡等日常工作。
2、負責妥善處理,保護現場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3、負責對應急情況下所需要投入的人員及物資調配立即進行落實。
三、應急響應
3.1響應
當工地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最先發現事故的人員應大聲呼叫,呼叫內容要明確:某某部位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將信息準確傳出。聽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信息報告給與其最近的管理人員,使消息迅速報告到應急響應小組現場總指揮處,應急響應小組現場總指揮負責現場組織工作。
3.2報警
報警員負責打急救電話120,報告事故地點,同時必須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標志建筑,以利救護車迅速判斷方位。
3.3接車
接車員迅速到路口接車,引領救護車從具備駛入條件的道路迅速到達現場。
3.4 搶救
3.4.1事故發生,組長應立即詢問最先發現事故人員有關情況,了解是否有人員傷害,
3.4.2在急救車未到來前,副組長負責搶救下來的傷員,應使其平躺地上,周圍應通風良好,有呼吸窘迫,搶救小組成員應對其進行人工呼吸。
3.5現場保護
組長、副組長負責現場應急過程中,應急小組應負責保護現場,以滿足事后對事故調查的需要。
四、預防措施、技術手段
1、 懸挑式腳手架水平鋼梁:
采用20號工字鋼,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為1.20米,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為2.0米(該錨固段長度為建筑物內最小錨固長度,建筑物內錨固長度只能大于該長度)。懸挑水平鋼梁外端采用鋼絲繩與建筑物拉結,最外面鋼絲繩距離建筑物1.40米。每根工字鋼挑梁均用6×19-1550-15.5鋼絲繩作拉繩。每根鋼絲繩必須配備花籃螺栓作鋼絲繩受力調節,配備騎馬式夾頭(Y5-15)固定鋼絲繩繩端。
2、 腳手架主要構造尺寸:(括號內數據為標準層)
立桿縱距:1.5米,立桿橫距:0.9米,步距:1.50米。(本工程層3層3.9米,4—8層3.6m,頂層4.8米,步距采用1.5m,恰好每層樓面預埋連墻件,以作連墻連接)
連墻桿件間距:豎向3.0米、水平4.50米(即二步三跨)。
3、內立桿距建筑物間距:0.20米。(有陽臺、飄窗、空調板時,0.20米為內立桿距墻體外挑出梁板的距離。)
踢腳板采用1.8㎝厚多層板板寬200~300mm,
腳手架外側圍護“綠網”(密目網)。
4、斜桿(剪刀撐):
斜桿可增強腳手架穩定強度,合理設置斜桿能提高腳手架承載力,保證施工安全。本工程在腳手架外側面采用交叉斜桿形成剪刀撐,從腳手架兩端和轉角處起,斜桿與地面夾角為45°,最多橫跨7根立桿(6個縱向立桿距),剪刀撐沿架高由底至頂,連續布置,剪刀撐的斜桿除兩端用旋轉扣件與腳手架的立桿或大橫桿扣緊外,中間應增加4個扣結點。在拐角邊緣及端部必須設置斜桿。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米,并用2個旋轉扣件固定。
5、連墻桿:
。1)連墻桿是腳手架與建筑物之間的連接件,對于提高腳手架的橫向穩定性,承受偏心荷載和水平荷載等有重要作用。連墻桿的設置應按其承受全部水平荷載(包括風荷載及其它水平荷載)同時滿足整架穩定豎向間距的要求。
。2)本工程采用在樓板層預埋φ48×3.5鋼管,豎向按樓層3000mm高(標準層),水平4500mm(三個主桿間距),桿后部焊錨固鋼筋,在澆筑樓板砼時埋入,待腳手架升高時,用小橫桿與內立桿扣件連接,形成連墻桿。(剛性連墻件)
(3)連墻拉結點應保證牢固,防止其移動變形。如因施工需要(裝修階段)需拆去原連墻拉結點時,必須重新補設可靠有效的臨時拉結,以確保腳手架使用的安全可靠。
6、縱向水平桿和橫向水平桿:
。1)縱向水平桿以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宜小于三跨,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
。2)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內。
。3)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
。4)本工程雙排腳手架,小橫桿靠建筑物墻體如在沒有陽臺、飄窗、空調板時,一端外伸長度較長,該處應用其它腳手板材料封閉。做好內立桿與墻體之間的“臨邊”安全保護。
7、立桿:
。1)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處,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接頭必須采用扣件連接,對接應符合下列做法進行: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接頭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懸挑式腳手架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立桿固定(可在工字鋼端部預焊φ32的鋼筋頭或短鋼管,將立桿承插在此以固定)。所有立桿底部必須設置縱、橫“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立桿根部不大于200mm處,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3)立桿的頂端應高于女兒墻1.2m。
。4)架體的立桿不得搭接與對接混合使用.
(5)立桿的長度為6m,為使材料合理使用,又符合JGJ130-200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定首層立桿為2m,4m,6m,交錯使用。
8、腳手板設置:
。1)在作業層及下面一層要滿鋪腳手板,施工時,作業層升高一層,即把下一層的腳手板轉至上面作為作業腳手板,兩層交替上升。
(2)腳手板(鋼制壓型板)18號鐵絲雙股并聯綁扎牢固,腳手板交接處要平整,鋪設時要選用完好,發現有損壞的要及時更換。
。3)腳手架外立桿內側設置1.2米高的防護欄桿和0.2米高的踢腳桿,在踢腳桿上綁置踢腳板。
。4)腳手架內側如出現臨邊處(如遇無陽臺、飄窗、空調板處等),在腳手架內側必須設防護欄桿和踢腳桿(綁踢腳板)。
9、安全網的設置:
安全網的設置應符合國家標準《安全網》(GB5725-87)及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安全網搭設安全技術規范》。本工程沿外腳手架外側滿掛封閉式安全網,以防止人或物件掉落至腳手架外側。密目網應與腳手架立桿、橫桿綁扎牢固,綁扎間距@300。密目網的連接應采用18#鐵絲綁扎,綁扎在扣件式腳手架縱向水平桿上。其一層及每10米內必須滿鋪腳手板(板下平掛水平安全網)。除此之外,側面還應有防(圍)護設施(擋腳板、欄桿、維護網等)。
。ǘ┑厣辖Y構腳手架作業防護措施
1、使用腳手架前,要進行設計和編制施工方案,經技術部門負責人審批后方可施工。
2、懸挑腳手架的工字鋼,必須有足夠的強度,以滿足施工需要。加強懸挑構建日常檢查。
。ㄎ澹┘苌献鳂I時的安全要求
1、作業前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是否可靠,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齊全有效,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
2、作業時應注意隨時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規整清潔,不要亂放材料、工具,以免影響作業的安全和發生掉物傷人。
3、在進行撬、拉、推等操作時,要注意采取正確的姿勢,站穩腳跟,或一手把持在穩固的結構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衡或把東西甩出。在腳手架上拆除模板時,應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
4、除搭設過程中必要的1~2步架的上下外,作業人員不得攀緣腳手架上下,應走房屋樓梯或另設安全人梯。
5、架上作業時,不要隨意拆除基本結構桿件和連墻件,因作業的需要必須拆除某些桿件和連墻點時,必須取得施工主管和技術人員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6、架上作業時,不要隨意拆除安全防護設施,未有設置或設置不符合要求時,必須補設或改善后,才能上架進行作業。
。┎鸪鳂I時的安全要求
懸挑槽鋼預埋件定位→自角部起依次自兩邊豎立底立桿(懸挑槽鋼定位),底端與縱向水平桿扣接固定后(固定立桿底端前,并應吊線確保立桿垂直),每邊豎起3-4根立桿后,隨即裝設第一步縱向平桿(與立桿扣接固定)和橫向平桿(小橫桿,靠近立桿并與縱向平桿扣接固定),校正立桿垂直和平桿水平使其符合要求。按40-50N.M力距擰緊扣件螺栓,形成構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設,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全面檢查一遍構架質量→設置連墻件(加上拉鋼絲繩或斜撐)→按第一步架的作業順序和要求搭設以上腳手架→隨搭設進程及時裝設連墻桿和剪刀撐→設置作業層間的橫桿、護欄,鋪設腳手板和密目網圍護→每層搭設后經安全員檢查后方能正式使用。
2、腳手架搭設
。1)在搭設前,必須對進場的腳手架桿與配件進行嚴格檢查,禁止使用規格和質量不合格的桿配件。
(2)腳手架搭設作業,必須在統一指揮下進行,架子工一律持證上崗,嚴格按以下規定程序進行:
、侔匆蠓啪,腳手架從一個角部開始向兩邊延伸交圈搭設,按定位依次豎起立桿,將立桿與縱、橫水平桿連接固定,然后裝設第一步的縱向和橫向平桿,隨校正立桿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繼續向上搭設。
、诩舻稉危睏U、連墻桿等整體拉結桿件應隨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時設置。
。3)底立桿應按立桿接長要求,選擇不同長度的鋼管交錯設置,至少應有兩種合適的不同長度的鋼管作立桿。
(4)剪力撐斜桿與基本構架桿件之間至少有3道連接,其中斜桿的對接或搭接頭部位至少有一道連接。
(5)腳手架處于頂層連墻點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否則應采取其它適當的撐拉措施。
。6)腳手板應鋪平鋪穩,不準有空頭板,必要時予以綁扎固定。
。7)在腳手板上300mm沿外側立桿,架設水平踢腳桿。腳手板上1200mm沿外側設水平保護桿。密目網圍設也隨架體升高而架設。
。8)在搭設中,架子工必須戴好安全帽和佩掛安全帶,不得單人進行裝設較重桿配件和其它易發生失衡、脫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作業。搭設中不得隨意改變構架設計尺寸,減少桿配件設置。
七、一般安全要求
1、腳手架搭設和拆除人員必須由符合勞動部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經考核合格,領取《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的專業架子工進行。
2、大霧、雨和6級以上大風時,不得進行腳手架上的高處作業。雨天后作業,必須采取安全防滑措施。架子在使用期間,有關人員要經常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維修。
3、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每天下班前將建筑垃圾清掃干凈,倒入指定地方,做到文明施工。
4.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體檢合格,無高血壓、恐高癥等不宜高處作業的疾病,否則禁止上高作業。
5.進入現場施工所有人員必須遵守現場規章制度,嚴禁帶病作業和酒后作業。
上一篇:機械設備、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下一篇:職業健康安全應急與響應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