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或受到烈日暴曬引起體溫調節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鍋爐工或在高溫、熱輻射強的場所作業人員易發生中毒。其特點是來勢兇猛、段時間內可能有大量病人同時發病。所有病人有在高溫環境下活動史,有相似的癥狀,如:出汗、口渴、頭暈、體溫增高等。病情并發癥多、進展迅速,如不及時救治,容易引起死亡。一旦接到有大面積中暑事故報告,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以最快的方式趕往事故現場參加救治、調查。
一、人員組織應急組織
組 長:王永泉、姚勇
副組長:張水源、李同新
成 員:蒙光俊、張麗華
二、調查處理方法
1、當接到大面積中暑報告時,要詢問報告人有關中暑的情況,如中暑單位、地址、中暑人數、癥狀輕重、有無人員死亡、初步處理情況,并告訴報告人立即將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給與清涼含鹽飲料等。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報告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安全主管部門。
2、及時組織搶救中暑患者。首先要配合臨床醫生妥善處理中暑患者,立即轉移到通風處休息,給與清涼含鹽飲料或靜脈輸液。同時頭部用冰袋或冷水濕敷。若患者出現面色潮紅、皮膚灼熱或血壓下降等循環衰竭的癥狀,應將患者及時送往醫院(或就地)進行搶救、治療,進行醫學觀察。
3、初步找出事故的原因。控制和消除致病和中暑原因,深入事故現場了解生產工藝流程及生產衛生環境,初步診斷可能發生的因素或環節。
三、制度大面積中暑的預防措施
1、對高溫作業的人員在夏季來臨前進行體格檢查,對心臟病、高血壓等年老體弱者,要加強觀察,必要時減輕工作。
2、對從事高溫作業的人員合理供給含鹽飲料和補充營養,加強個人防護等。工作服以結實、耐熱、導熱和透氣的織物制成為宜,配戴工作帽、防護眼罩、手套等。尤其在高溫季節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
3、在供熱等作業場所采取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等方法減低作業環境溫度。
4、隔熱是防暑降溫的一項重要措施,固定性作業場所可采用水隔熱,還可用隔熱材料進行隔熱。
四、大面積中暑的資料整理
將調查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做出專題報告,報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并存檔備案。
大面積中暑個案調查表
項目名稱 地址
姓名 性別 年齡 目前工種 ;從事此工種工齡 ;
現從事此次工作時間 (小時);當地氣溫 (℃);中暑發病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同時工作 人;中暑人數 人;
既往健康史:
臨床表現:
出汗量 (多、少)發熱 (℃)頭痛頭暈 (一般、劇烈)
面色 (潮紅、蒼白):脈搏 (次);血壓 (mmHG)
抽搐 (有、無);昏迷 (有、無)
治愈或死亡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病程 日
調查于 年 月 日 時 分;
調查者
上一篇:職業健康安全應急與響應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