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則
1.1編制的目的
高效、有序地處理本部門灼燙傷亡突發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灼燙人身傷亡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
《****公司人身事故應急預案》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汽機檢修分公司灼燙傷亡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危險性分析和事故類型
灼燙事故:是指火焰燒傷、高溫物體燙傷、化學灼傷(酸、堿、鹽、有機物引起的體內外的灼傷)、物理灼傷(光、放射性物質引起的體內外的灼傷)。不包括電灼傷和火災引起的燒傷。
2.2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裝置
汽機房高溫高壓汽水管道泄漏及壓力容器爆裂、化學藥品(酸、堿、氨、石灰、二氧化氯)存儲罐及管路泄漏、電焊氣割作業焊渣飛濺、誤碰保溫不全的高溫物體。
2.3可能造成的危害
2.3.1Ⅰ度燒傷為(表皮受傷): 傷處的皮膚發紅,并伴有疼痛,一般在 2~3天內恢復。
2.3.2。淺Ⅱ度燒傷(包括表皮和真皮的深層受傷): 皮膚上起大水泡,并有劇烈疼痛,一般在2周左右愈合。深Ⅱ度燒傷(燒傷已達到真皮的深層): 皮膚上已出現小水泡,水泡破裂后可見到創面呈淺紅色或白中透紅,或有許多紅色小點,一般約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恢復。
2.3. 3Ⅲ度燒傷為全層皮膚燒傷,甚至肌肉、血管、神經和骨組織也被燒壞,傷處皮膚呈白色或焦黃色,或黑色,創面需要植皮才能長好。
2.4事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2.4.1高溫高壓設備檢修未做好隔離措施、更換管道法蘭墊片未放凈疏水、接觸高溫物體未穿合適的工作服和帶防護手套、接觸酸堿等腐蝕介質未穿防酸服和防護手套、面罩。
2.4.2設備檢修、日常生產維護、承攬工程等工作中,執行制度不嚴、安全意識薄弱、習慣性違章等均有可能造成灼燙傷亡事故。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經理
成員:副經理 安全專工 事發班組班長 現場作業人員 消防隊員 醫護隊員 安監隊員 保衛隊員
3.2指揮部人員職責
3.2.1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灼燙傷亡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
3.2.2副經理的職責:匯報有關領導,協助總指揮,負責指揮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理。
3.2.3安全專工職責:協助副經理完成現場事故調查、正確實施緊急處置方案;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
3.2.4事發班組班長職責:組織、協調本班組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緊急救援工作。
3.3.5現場工作人員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灼燙傷亡人員的先期急救處置工作。
3.2.6應急隊員職責:立即達到現場撲救灼燙。
3.2.7醫護隊員職責:接到通知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急救處理
3.2.8保衛隊員職責:負責現場的安全警戒和交通疏導。
4應急處置
4.1現場應急處置程序
4.1.1灼燙傷亡突發事件發生后,班長應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
4.1.2該方案由經理宣布啟動。
4.1.3應急處置組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現場進行緊急處理
4.1.4灼燙傷亡事件進一步擴大時啟動《人身事故應預案》
4.2處置措施
4.2.1肢體被沸水或蒸汽燙傷時,應立即剪開已被沸水濕透的衣服和鞋襪。然后將受傷的肢體浸于冷水中,可起到止痛和消腫的作用。如貼身衣服與傷口粘在一起時,切勿強行撕脫,以免使傷口加重,可用剪刀先剪開,然后慢慢將衣服脫去。
4.2.2對化學性皮膚燒傷,應立即移離現場,脫去受污染的衣褲、鞋襪等,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創面20至30分鐘(強烈的化學品要更長)。
4.2.3對化學性眼燒傷,應使用流動的清水,沖洗時將眼皮掰開,把裹在眼皮內的化學品徹底沖洗干凈。現場若無沖洗設備,可將頭埋入清潔盆水中,掰開眼皮,讓眼球來回轉動進行洗滌。若電石、生石灰顆粒濺入眼內,應當先將蘸石蠟油或植物油的棉簽去除顆粒后,再用清水沖洗。
4.2.4面部灼燙:可以用臉盆盛滿水將臉部浸在水里洗,或用濕毛巾捂在臉部15分鐘冷敷。出現水泡,注意不要弄破,濕毛巾要更換數次。
4.2.5輕微灼燙,立即使用應急藥箱中的燙傷膏。
4.2.6呼吸道燒傷的搶救:保持呼吸道暢通,情況緊急時可行環甲膜穿刺或切開。必要時和有條件時可行氣管切開。頸部用冰袋冷敷,口內也可含冰塊,以期收縮局部血管,減輕呼吸道梗阻。
4.2.7在現場進行簡單的急救的同時,應及時聯系將患者送往醫院。護送者應向醫院提供燒傷的原因、化學品的名稱;如化學物質不明,則要帶該物料或嘔吐物的樣品,以供醫院檢測。
4.3事件報告
4.3.1經理立即向廠長匯報灼燙傷亡情況及現場采取的急救措施情況。
4.3.2灼燙傷亡事件擴大時,由廠長向上級主管單位匯報事故信息,如發生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應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安全監察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工會,最遲不超過1小時。
4.3.3事故報告要求:事件信息準確完整、事件內容描述清晰;事件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件發生時間、事件發生地點、事故性質、先期處理情況等。
4.3.4
部門 |
聯系電話 |
部門 |
聯系電話 |
火警 |
119 |
消防隊 |
|
市急救中心 |
120 |
廠長 |
|
廠部值班 |
120 |
安監科 |
|
保衛科 |
|
醫務所 |
|
5 注意事項
5.1燙傷處理要點:立即冷卻患部、避免患部受到感染、立即接受適當治療。
5.2現場參與救護者應重視自身防護,如時間不長,對有水溶性毒物(氯、氨、硫化氫等),可用浸濕的毛巾捂住口鼻進行簡單防護,有條件的可佩戴防毒面具等防護器具。
5.3不管是燒傷或燙傷,創面嚴禁用紅汞、碘酒、紫藥水等涂抹。如燙傷或燒傷嚴重,不可使用燙傷藥膏或其他油劑,不可刺穿水皰,更不要用臟布包裹。
5.4火焰燒傷或高溫氣、水燙傷均應保持傷口清潔。傷員的衣服靴襪用剪刀剪開后除去。傷口全部用清潔布片覆蓋,防止污染。四肢燒傷時,先用清潔冷卻水沖洗,然后用清潔布片或消毒紗布覆蓋送醫院。
5.5局部冷卻后對創面覆蓋包扎。包扎時要稍加壓力,緊貼創面,包扎時范圍要大一些,防止污染傷口。注意保持呼吸道暢通。注意及時對休克傷員搶救。注意處理其他嚴重損傷,如止血、骨折固定等。在救護的同時迅速轉送醫院治療。
5.6要根據現場指揮組提供的信息,確認至害原因,對癥救治。
5.7盡快使受傷人員接受上一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救治,保證救治及時有效。
5.8在向公司歸口部門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報告時,應詳細將事故發生的地點、人員傷亡情況、事故大致損失、現場處置和救援等情況進行報告,同時要做好急救車輛的引導。
6附件
6.1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
序號 |
崗位 |
姓名 |
辦公電話 |
手機 |
備注 |
經理 |
|
|
|
|
|
副經理 |
|
|
|
|
|
書記 |
|
|
|
|
|
安全專工 |
|
|
|
|
|
辦公室 |
|
|
|
|
|
|
|
|
|
|
|
6.2應急設備、器材和物資清單
序號 |
物資名稱 |
規格型號 |
數量 |
儲放地點 |
保管人員 |
聯系電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公司應急處置組成員:
應急隊員名單:
醫護隊員名單:
保衛隊員名單:
上一篇:物料提升機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