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及時組織和協調各方面救援力量,預防和減少可能發生的職業病危害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結合大東莊煤礦實際,按照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原則,特制定本方案。
2、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全礦各科室、各井口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氣體中毒、高溫中暑、凍傷等職業病危害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
二、應急組織機構
1、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郭成豐(礦長)電話:
副組長:王探厚(安全副礦長)電話:
(總工程師)電話:
(機電副礦長)電話:
組員:李紅藝電話:
電話:
職責:
(1)組織制定礦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指揮、協調整體應急反應行動。
(3)與上級主管部門及有關組織機構進行聯絡。
(4)監督應急操作人員的行動。
2、應急救援行動組
組長:電話:
組員:
職責:
(1)一旦發生事故,小組成員必須第一時間趕往事故現場,聽從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揮。
(2)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時搶救人員,避免事故擴大化,減少事故損失。
3、應急通訊聯絡組
組長:電話:
組員:
職責:確保領導小組與各應急小組間信息的及時準確傳達。
4、應急醫療救護組
組長:電話:
組員:
職責:負責營救、轉移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清點事故在場人員數,核實人員受傷情況。
5、治安維護組
組長:電話:
組員:
職責:維護事故發生后的礦區治安,有計劃、有步驟地疏散人員,控制事故區域人員車輛的進出。
6、救援運輸組
組長:電話:
組員:
職責:負責事故中傷員的運輸,負責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運輸。
7、外部聯絡機構
XX公司救護大隊,值班電話:
XX公司醫院,值班電話:
XX公司調度室,值班電話:
XX公司安管部,值班電話:
三、應急救援程序
事故報告—應急救援現場自救互救—封閉
現場—對外聯絡—聯合救護—事故分析責任落實
1、現場急救互救:各崗位工作人員均應掌握心肺復蘇及外傷急救包扎技術,備有現場急救包。一旦發生事故,便于現場急救互救,并及時對外聯系,爭取應急救援。
2、建立應急救援聯絡通訊系統:各崗位人員要熟知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聯絡電話,以便事故發生后及時報告、聯系,取得救援。
場:發生事故時除參與救援人員外,疏導無關人員迅速撤離現場,封閉現場,以免造成混亂,不利于急救和事故處理及分析。
四、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
1、最早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部門及人員,應立即向調度室報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斷職業病危害事故源。
2、調度室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快速查明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地點、范圍,下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領導小組成員及醫療救護隊伍和各專業隊伍迅速趕往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
3、領導小組成員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性質和規模,通知通訊組迅速向上級部門報告職業病危害事故情況。
4、領導小組成員到達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后,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組立即開展救援。如職業病危害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5、當職業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小組,調查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成立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
五、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
(一)綜合防塵措施
1、采取有效的綜合防塵降塵措施。
2、加強通風管理,確保供風充足。
3、佩戴好防塵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
(二)噪音防護措施
1、保持設備的經常性完好,發揮設備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設備發生故障,噪音指標超過國家環保標準時,要立即進行檢修,直到符合標準才可使用。
2、工作人員配備切實有效的勞動保護用品。
3、對于突發性噪聲,提前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員,做好安全防護,其他能夠人為控制的突發性噪聲應盡量做到“以人為本”的原則,使噪聲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4、在設備選型時選擇低噪聲的設備。
5、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6、加強設備維修,減少機械老化帶來的噪聲。
(三)高溫防護措施
1、在高溫季節來臨時,應準備好職工的防暑降溫用品和物資。
2、加強工作現場溫度監測。
3、加強職業危害學習培訓。
(四)有毒有害氣體防護措施
1、加強氣體監測。
2、加強通風管理。
3、準備好個人防護用品,隨身攜帶自救器。
4、加強職工培訓,掌握自救互救知識。
六、有關規定和要求
1、為了能在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后,做到反應迅速、處置得當,礦內所有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應急救援預案。各井、各科室,要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應急救援知識教育,每年組織一次專業分工的演練。保證救援物資及器材的完備和充足供應。
2、應急救援小組,在落實好日常值班制度、檢查制度、例會制度的同時,要針對發現和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對本預案加以不斷提高、改進和完善。
上一篇:選煤廠火災現場處置方案
下一篇:動車檢測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