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則
1.1 目的
在我司的自來水生產過程中,消毒所使用的是高;芬郝取H粼趦Υ婧褪褂眠^程中發生意外安全事故,不及時處理,將會給公司、社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和損失。為此,公司特制定加氯系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在事故發生時如何穩定事故現場并盡最大可能減少人員傷害,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將危害和損失程度降到最低。
1.2 編制依據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氯氣安全操作規程》、《四川省城市供水系統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 分類
加氯系統突發事件主要分為兩類:
1.3.1 使用中氯瓶后的加氯機、針型閥、加氯管道漏氯。
1.3.2 液氯鋼瓶瓶體、瓶閥漏氯。
1.4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成都市龍泉驛區自來水總公司水二廠、加壓站加氯系統突發事故的應對工作。
二、應急組織機構
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織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2.1 應急組織機構組成及職責
組 長:程勝德,負責應急小組全面工作
副組長:馮桂蓉,負責應急小組現場應急處理工作
副組長:鄒國卿,負責應急小組人員調配,組織搶修工作
副組長:衣初紅,負責現場人員的疏散和搶救工作
成 員:
鄧加興負責事故現場第一時間的信息傳遞,組織搶險,人員疏散、救治轉移等工作。在應急領導小組其它成員到達現場之前,是現場的第一指揮員。
鄧小虎、汪廣輝負責組織人員對加氯系統故障的排查和搶修。
何昌仁負責聯系生產廠家到事故現場配合搶險及調查事故原因。
邱尚彬負責調配水二廠、加壓站,保證供水。
柏大平、曾春紅負責對事故信息的傳遞及內外聯系工作。
保安隊隊長負責組織人員對周圍群眾的疏散和保護工作。并根據液氯泄漏后形成的黃綠色氣體漂散情況和地理環境,迅速劃出警戒范圍,派人警戒,不準無關人員進入。防止事故以外再出現另類意外事件。
孫曉亞、何人忠負責協助維修隊等相關人員進行現場處理工作和中毒人員的搶救工作。
2.2 龍泉驛區自來水總公司加氯系統突發事件應急成員名單及聯系電話(略)
三、日常預防
3.1 日常預防
3.1.1 嚴格按照液氯使用操作規程操作。
3.1.2 定期進行液氯使用操作、防護用具的使用培訓。
3.1.3 嚴格氯瓶入庫的檢驗制度,保證入庫氯瓶的完整性、安全性。
3.1.4 定期檢查更換針型閥、出氯銅管、加氯軟管,定期檢修加氯機。
3.1.5 定期檢查、檢驗漏氯報警器,保證報警器的可靠性。
四、應急保障
4.1 通信保障
生產現場、應急小組所有成員必須24小時保持通信暢通。
4.2 裝備保障
4.1.1 保證搶險物品: 竹簽、木塞、六角螺母、鐵箍、鐵絲、橡膠墊、鉛墊的數量和質量。
4.1.2 隨時保持空氣呼吸器的氣壓及各種防護用具能正常使用。
4.1.3 儲備中毒人員急救藥品及食物:3%硼酸水、2%~3%的小蘇打溶液、1%硫酸鈉溶液、化豬油、白糖
五、事故危險性分析
氯氣是一種有毒氣體,比空氣重,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刺激性。主要通過皮膚和呼吸道黏膜進入體內,引起流淚、咽干、咳嗽、胸悶等癥狀。嚴重者可引起肺腫,大量吸入者可致人死亡。據有關資料介紹,當氯氣濃度在1PPM(1mg/cm3)以下時對人體影響不大,但當濃度超過3PPM時則感到不舒服。人體對氯氣的反映情況如下:
氯氣濃度 |
反映癥狀 | |
毫克/升 |
PPM | |
0.003-0.006 0.01 0.012 0.04 0.08 0.1-0.15 2.5 2.8 |
1-2 3.5 4.0 14 28 35-50 900 1000 |
無明顯癥狀,能從事6小時的工作 明顯感到臭味 能忍受0.5-1小時 刺激咽喉 咳嗽 0.5-1小時或數小時內死亡 立即死亡 發狂并立即死亡 |
氯氣一旦泄漏到空氣中,會對大氣造成污染,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六、應急響應
6.1 總體要求
當漏氯報警器報警確實后或巡檢發現漏氯情況,值班人員應立即啟動現場機械通風設備和氯氣吸收裝置進行處理,降低氯氣污染程度和控制氯氣擴散范圍,并同時通知應急小組成員。應急小組成員迅速趕到現場。
6.2 應急措施
6.2.1 在應急小組成員趕到現場之前,值班人員應同時佩戴空氣呼吸器,穿戴防護用具,兩人以上一起進入漏氯現場。關閉氯瓶出氯總閥,同時打開前、后加氯水射器,將前、后加氯機加氯量開到最大,并用氨水檢查確認漏氯點。
6.2.2 應急小組成員趕到現場后,維修人員佩戴防護用具進入漏氯現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6.2.2.1 氯瓶后漏氯時:
1) 氯瓶后銅管各連接點漏氯時:拆下銅管,安裝一新鉛墊或四氟墊,重新進行連接,打開氯瓶閥門,用氨水檢驗有無泄漏,無泄漏方可使用。
2) 柔性管破裂造成泄漏時:拆下泄漏柔性管,安裝另一合格柔性管,打開氯瓶閥門,用氨水檢驗有無泄漏,無泄漏方可使用。
3) 加氯機漏氯時,更換備用加氯機。
6.2.2.2 氯瓶漏氯時:
1) 氯瓶瓶閥漏氯時,戴緊瓶閥六角螺母,返回生產廠家進行處理。
2) 易熔塞處泄漏時,應用竹簽、木塞做堵漏處理。
3) 瓶體、瓶體焊縫泄漏時,轉動鋼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氣態空間,用內襯橡膠墊片的鐵箍箍緊。
6.2.2.3 當氯氣泄漏無法控制時:
1) 將氯瓶吊入堿液池中,利用堿液進行中和。
2) 在泄漏點周圍設置水幕水帶和霧狀水流,降低空氣中氯氣濃度。
3) 聯系生產廠家技術人員到現場配合搶險,必要時撥打119防化隊和報警。
6.2.2.4 凡泄漏的鋼瓶應盡快使用完畢,返回生產廠家。
6.2.3 劃出警戒范圍。根據液氯泄漏后形成的黃綠色氣體漂散情況和地理環境,迅速劃出警戒范圍,派人警戒,不準無關人員進入。同時根據風向標反映的風向,立即將周圍群眾疏散到上風處。
6.2.4 中毒人員急救。發現事故現場有中毒人員或搶修中有中毒者時,應立即撥打120,并對中毒人員實施急救,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病人送往醫院搶救。在將病人送往醫院搶救前,應采取相應急救措施:搶救人員應佩戴防毒面具進入現場,將吸氯者迅速轉移到無氯氣污染的通風良好地點靜臥,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肺負擔,惡化病情。并解開吸氯者的衣領、紐扣及腰帶,使其呼吸暢通。如衣服上已經吸附了氯氣,應及時給予更換。對液氯沖入眼睛的事故,可用大量清水,也可用3%硼酸水沖洗,直至將眼內氯氣沖盡,沖洗時間在25分鐘以上。人體被液氯凍傷,首先要脫去被污染的衣服,被凍傷部位要用大量水進行沖洗,時間至少15分鐘。
氯中毒病人有呼吸困難時,為解除病人呼吸困難,可給其吸入2%~3%的溫濕小蘇打溶液或1%硫酸鈉溶液,可減輕氯氣對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
對呼吸停止者,應施行人工呼吸,并急送醫院搶救。搶救中應當注意,不應采用徒手式的壓胸等人工呼吸方法。這是因為氯對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強烈刺激,引起支氣管肺炎甚至肺水腫,這種壓式的人工呼吸方法會使炎癥、肺水腫加重,有害無益。
6.2.5 當水二廠發生漏氯事故影響供水時,由加壓站全面供水;當加壓站發生漏氯事故影響供水時,由水二廠全面供水。
七、應急結束
7.1 終止程序
加氯系統突發事件處置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加氯系統恢復正常運行后,作好書面記錄,嚴重泄氯的事故應形成事故報告。若應急預案不符合實際,須對預案進行修改。
下一篇:防火、防盜、防汛、防雷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