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對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提高公司在生產及設備安裝與維護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盡快控制事態,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盡早恢復正常生產秩序。按照開發區安全生產主管部門的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的有關規定,結合本企業主要涉及機加工、設備安裝與維護,且無易燃易爆品的實際特點,在公司區域內防火、防盜、防洪及保障公司員工人身安全,特制本企業生產安全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 、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
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
二、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
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組長、副組長的領導下由各部門經理、主管人員、公司門衛分別兼職構成。
1)應急預案組長由郎宏坤擔任;
2)應急預案副組長由楊伯書擔任;
3)現場搶救組組長由公司的各部門經理擔任,主管人員及公司門衛為成員;
三、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
(一)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
1)應急預案小組組長及副組長職責
①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②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③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④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⑤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⑥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
⑦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⑧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⑨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2)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
①搶救現場傷員;
②搶救現場物資;
③組建現場消防隊;
④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四、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
(一)培訓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公司總部、設備安裝與加工部的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1)應急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
主要培訓以下內容:
1)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
2)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
3)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
4)事故報警;
5)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
6)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
(二)演練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公司總部人員、設備安裝與維護部人員每年演練一次,根據工程工期長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報告指定機構人員、聯系電話
公司的門衛是事故報告的指定機構,門衛接到報告后及時向組長報告,組長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還應當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公司異地設備安裝及維護等項目經理為事故報告的負責人。
聯系電話:
六、救援器材、設備、車輛等落實
根據公司施工生產的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有選擇地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對應急救援器材、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不得挪作他用。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后,公司的的機械設備、運輸車輛統一納入應急救援工作之中。
七、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
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救援預案條件時,由應急組長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
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應急組長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應急組長下達應急終止令。
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產。
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修改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
八、應急救援機構聯系電話號碼:
匪警:110 火警:119 醫療急救:120
公司電話:(日間)
(夜間及節假日)
下一篇:飼料公司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