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時間內,人體接觸、吸入、食用毒物,大量毒物進入人體后,突然發生的病變,是威脅生命的主要原因。為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起有效的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特制定本預案。
1、物資準備
項目部視情況準備防毒面具等器材,配備急救醫藥箱一個。
2、主要危險目標的確定
施工現場食堂、水源、有毒物質。
3、報警電話
火警:119 救護:120 公安:110
4、培訓及演練
(1)在員工中開展預防中毒常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
(2)組織員工開展食物中毒事故救援應急演練。
5、應急救援
項目部一旦出現急性中毒事件,發現者必須立即通知項目經理徐功全,應急小組立即動作。了解中毒情況并立即上報安全處,同時爭取盡快確診,并迅速給予緊急處理。
救護組負責中毒人員的救護工作,采取積極措施因地制宜、分秒必爭地給予妥善的現場處理和及時轉送醫院。
后勤組負責現場中毒人員的統計,聯系和引導救護車。
6、急性中毒現場救治原則及注意事項
(1)急性中毒現場救治原則
1)不論是輕度還是嚴重中毒人員,不論是自救還是互救、外來救護人員,均應設法盡快使中毒人員脫離中毒現場,排除呼吸的和未吸收的毒物。
2)根據中毒的途徑不同,采取以下相應的措施
皮膚污染、體表接觸毒物。如在施工現場接觸油漆、涂料、瀝青、外滲劑、化學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時,應脫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清水清洗污染的皮膚、頭發以及指甲等,對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適宜的溶劑進行清洗。
吸入毒物(有毒的氣體)。如進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的或密封的倉庫、化糞池等密封不通風的地方施工,或環境中有毒有害氣體以及焊接作業,乙炔(電石)氣中的磷化氫、硫化氫、煤氣(一氧化碳)泄漏,二氧化碳過量,油漆、涂料、保溫、粘合等施工時,苯氣體、鉛蒸氣等作業產生的有毒有害的氣體的吸入造成中毒的,應立即使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在搶救和救治時應加強通風及吸氧。
食入中毒。如誤食腐蝕性毒物,河豚魚、發芽土豆、未熟扁豆等動植物毒素,變質食物、混凝土添加劑中的亞硝酸鈉、硫酸鈉等和酒精中毒,對一般神志清楚者應設法催吐。喝微溫水300-500mI,用舌板等刺激咽后壁或舍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復,直到吐出清亮物體為止。對催吐無效或神志不清者,則可給予洗胃,但由于洗胃有不少適應條件,故一般宜在送醫院后進行。
(2)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項
1)救護人員在將中毒人員脫離中毒現場的急救時,應注意自身的保護,在有毒有害氣體發生場所,應視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加強通風或用濕毛巾等捂著口、鼻,腰系安全繩,并有場外人控制、應急,如有條件的要使用防毒面具。
2)常見食入性中毒的解救,一般應在醫院進行,吸入毒物中毒人員盡可能送往有高壓氧艙的醫院救治。
3)在施工現場人已發現心跳、呼吸不規則或停止呼吸、心跳的時間不長,則應把中毒人員移到空氣新鮮處,立即施行口對口(口對鼻)呼吸法和體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
上一篇: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下一篇:坍塌倒塌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