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環境污染應急預案(模版)

2011-08-2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目的

  預防重大污染事故的發生,對已發生的污染事故能迅速、有效、妥善處理,防止重大污染事故的發生,減少事故危害、損失和影響。

  2. 組織

  2.1機構名稱:環保污染事故應急小組

  2.2組長:總經理

  2.3副組長:生產副經理、技術副經理

  2.4成員:環保管理部門負責人、技術部門負責人、生產管理部門負責人、各車間主任、辦公室主任、財務部門負責人、供應部門負責人。必要時聘用相關專家。

  日常辦事機構設在環保管理部門。

  3.事故分級

  3.3.3 重大環境事件(I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環境事件:

  1) 發生死亡3人及以上,或中毒(重傷)5人及以上;

  2) 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

  3)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水庫大面積污染,或縣級以上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件。

  4) 3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3.3.4 較大環境事件(II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環境事件:

  1) 死亡1人或2人,中毒(重傷)3人及以上、5人以下

  2) 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群體性影響的;

  3) 4、5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3.3.5一般環保事故(III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環境事件:

  1) 無人員死亡,有3以下人重傷,有多人輕傷。

  2) 引起部分群眾不滿。

  4. 預防和預警

  4.1 預防工作

  1)建立污染源、放射源臺賬。加強對產生、貯存、運輸、銷毀廢棄化學品、放射源的管理,掌握我廠環境污染源的產生、種類及地區分布情況。了解有關技術信息、進展情況和形勢動態,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意見。

  2) 開展突發環境事件的假設、分析和風險評估工作,完善各類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4.2 預警

  1) 收集到的有關信息證明突發環境事件即將發生或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時、已發生的環境事件已經或可能影響其他區域時, 進入預警狀態。

  2) 進入預警狀態后, 發布企業預警公告,同時由組長決定是否通知地方政府政府環保管理機構。

  3)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進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環境應急救援隊伍進入應急狀態,環境監測部門立即開展應急監測,隨時掌握并報告事態進展情況。

  5)針對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

  6)調集環境應急所需物資和設備,確保應急保障工作。

  4.3 我廠可能性事故

  1)最大可能污染物:?、?溶液。

  2)可能原因:生產設備發生重大故障,槽罐中?、料漿無控制大量排出,事故池不能滿足需要而溢流外排。

  3)可能最大外排量:堿液化?m3。

  4.4 控制堿污染事故的措施

  1)現場負責人應盡可能阻止或減少含堿料液的泄出。對已泄出含堿料液要盡可能回收,不能回收時再排入事故池。

  2)現場負責人應指揮和協調各生產車間盡可能回收事故池中含堿料液,阻止或減少外排。

  3)如有可能外排時,應在外排路線上選項擇合適位置進行堵截,防止進入黃河等河流。對已堵截?料液盡量回收,不能回收時要中和處理或稀釋處理達標后方可外排。

  4)對未能堵截的污染物要先期處理,而后再處理已堵截部分。

  5. 應急響應

  5.1 分級響應

  I 、II級 由企業應急小組響應。

  III級 由所在單位響應。

  5.2 響應程序

  1)保持各部門、應急小組成員與突發環境事件現場應急指揮、相關專業人員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事件進展情況;

  2)必要時成立環境應急指揮部;

  5.3信息報送與處理

  由現場工作人員隨時將情況報告現場指揮,現場指揮隨時將情況報告應急小組組長,由組長決定是否報告相關部門,緊急情況可越級上報。

  5.4 指揮和協調

  事故所在部門負責人是事故初期的現場負責人和指揮協調人,應急小組組長可根據事態決定現場指揮和協調人。

  6. 安全防護

  1)現場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

  現場處置人員應根據不同類型環境事件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如防護鏡、耐酸堿手套、耐酸堿鞋、、防護服等,防止化學傷害,嚴格執行應急人員出入事發現場程序。

  2)如有化學傷害發生,要采取必要的現場救護措施,必要進通知120急救中心或送傷員到醫院搶救。

  3)現場應設置警示標志或警示崗,防止不了解情況人員誤入危險區域或誤用污染物品。

  4) 受災或受污染威脅群眾的安全防護

  現場應急小組或地方政府負責組織群眾的安全防護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a.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性質、特點,告知群眾應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

  b.根據事發時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人員密集度等,確定群眾疏散的方式,指定有關部門組織群眾安全疏散撤離;

  c.在事發地安全邊界以外,設立緊急避難場所。

  7. 污染監測

  事故發生后,環保管理部門要制定污染監測計劃,對可能污染進行監測,直止無異常方可停止監測工作。

  8. 信息發布

  應急小組長組長指定專人負責信息發布,其他人不得無組織發布信息,防止造成恐慌或引起不必要的損失和影響,所有人員不要聽信謠言,以訛傳訛。

  9. 應急保障

  1)物資準備

  a.有一定量中和用酸儲備;

  b.編織袋200條,鐵銑20把,鎬頭10把,水桶5個;

  c.防護鏡40副,耐酸堿手套40副,耐酸堿鞋40雙。

  2)通訊保障

  所有相關人員要保持通訊暢通。

  3)人力保障

  應急響應后所有部門配合現場指揮給以人力支持,服從調配。

  10.應急結束

  污染源已得到控制,污染環境物已停止外排,排出污染物已得到合理處置,污染影響已消除,應急小組可宣布應急結束。

  11.后處理

  應急結束后要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對應急過程進行總結,事故責任人要受到處理和教育,功人員要得到表彰,制定防范措施,對事故的污染影響進行監測,對事故受害者進行理賠,對事故的損失進行評估和匯總,對預案進行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泸州市| 乳源| 马尔康县| 大洼县| 罗定市| 乐都县| 克拉玛依市| 鸡西市| 金门县| 灵璧县| 福建省| 拜泉县| 江城| 康乐县| 阳山县| 万年县| 兰坪| 安多县| 阳西县| 巨野县| 永吉县| 沿河| 剑川县| 大冶市| 青浦区| 峨边| 田东县| 灌云县| 峨眉山市| 二连浩特市| 南郑县| 南丰县| 二手房| 夏津县| 门头沟区| 湘西| 启东市| 古丈县| 辽宁省|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