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放炮事故應急預案

2014-06-24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事故類型

  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經常進行爆破施工作業,特別是是地下工程、高邊坡施工條件差,危險因素多,土石方爆破作業放炮事故時有發生,此類事故對社會影響較大,事故一經發生往往后果比較嚴重。

  2)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放炮事故可能產生人員傷亡和財產設備損失,地下工程發生事故將增加損失和加大救援難度;同時容易發生火工材料丟失危及社會安全。

  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1)堅持統一指揮、分工負責,遵循“保護人員生命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原則。

  2)現場迅速組織人員搶救遇險人員和撤離影響區人員。其原則是:先救出幸存人員,特別是重傷人員,同時千方百計地幫助輕傷者,最后再將死亡人員運出。

  3)地下工程要盡可能恢復通風,排除洞內有毒有害氣體,以便保證不佩戴呼吸器的人員參加搶救工作。

  4)嚴密監控爆破區的危險物品,防止發生再次爆炸或流失。

  5)查清現場情況,以確定爆炸源與爆炸波傳播方向及影響區。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1)爆破作業過程中爆破員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程,爆破安全員監督爆破員作業,爆破施工應做好安全警戒。

  2)建立健全爆破器材發放、領用、使用、回收管理制度,做到規格、型號、數量相符,并簽字確認。

  3)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

  4)爆破員根據爆破量認真填寫項目部制定的《領取爆破器材申請表》經相關人員簽字后,持身份證、信息卡、爆破證到保管員處刷卡、領取炸材,認真清點核對規格、型號和數量,保管員填寫發放記錄,爆破員簽字確認。所領取的爆破器材,不得遺失或轉交他人,不準擅自銷毀和挪作他用;爆破器材運至工作面時,工作面必須撤出無關人員,斷電,使用防爆礦燈照明裝藥連線。

  5)撤人警戒:爆破前30分鐘由專職安全人員組織洞內所有機械設備撤離;爆破作業人員檢查洞壁主導線是否正常。爆破前10分鐘由專職安全人員清理一切與爆破無關人員必須撤離到洞外,并在洞口做好安全警戒;并由爆破作業人員將電雷管導線與洞壁主導線連接。

  6)退庫:一次爆破施工作業完畢后,爆破員將剩余炸材及時退回保管員處,退回過程的運輸同上,保管員和爆破員當面核對炸材規格、型號和數量,辦理移交手續,保管員必須登記建帳,及時將剩余炸材退回民爆公司。若未及時退炸材的,項目部將嚴肅處理。

  4.2預警行動

  1)由于放炮事故沒有先兆性,放炮作業裝藥時應撤離工作面無關人員.

  2)施工現場發生放炮事故后,發現人必須立即向現場值班室及現場安全員匯報。

  3)現場值班員及現場安全員核實情況后報至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再由組長發出指令啟動應急預案。

  4)當發生火藥爆炸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時應立即啟動公司總體預案。

  5信息報告程序

  1)報警系統及程序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必要時可先行向外部救援機構尋求支援。

  2)現場報警方式

  報警主要采取移動電話、對講機、口頭等方式報警。當事人或知情人應首先向現場負責人報警,同時向周邊人員呼喊,請求支援;現場負責人接到報警必須組織人員開展施救工作。同時,向上一級報告。各班組、施工作業隊、工區、項目部職能部門、項目部、分局等負責人的電話號碼,定期在本單位內部發放或公布,告知于各參建人員。

  3)通訊、聯絡方式

  為保證通訊、聯絡暢通,各單位、部門等負責人電話必須保持24小時開通,隨時接收應急救援報告和發布相關信息,充分利用電話、對講機、網絡進行聯絡;有條件的單位至少安排一部值班應急車,在電話、對講機、網絡中斷的情況下,利用車輛進行內外、上下聯絡,確保信息暢通。

  4)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

  為了救援單位及人員在最短的時間了解事故情況,及時開展救援,報警內容必須簡練、準確。

  5)向外求援方式

  在內部救援能力不足時,主要向鄰近請求協調其他單位救援。必要時,向社會救援組織發出應急救援信息,如120(醫療救護)、119(消防)、110(公安)、122(交通)等。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1)事故分級

  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分級標準進行事故分級,并分為三級應急響應。

  2)響應分級

  (1)Ⅰ級應急響應

  發生Ⅰ級、Ⅱ級事故時,由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配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2)Ⅱ級應急響應

  發生Ⅲ級事故時,由公司較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處理。

  (3)Ⅲ級應急響應

  發生Ⅳ級事故時,發生單位(部門)啟動本單位(部門)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進行處置。

  6.2響應程序

  1)Ⅰ級響應程序

  當事故達到Ⅰ級應急響應標準時,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同時按照如下內容響應:

  a、事故單位立即上報公司,公司接到報告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啟動應急預案,組成事故救援領導小組,就有關應急事項做出決策和部署。

  b、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

  c、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及時向四川省安監局、股份公司等上級單位報告事故情況,并及時續報事故發展態勢。

  2)Ⅱ級應急響應

  當達到Ⅱ級應急響應標準時,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

  a、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及各救援小組成員到位,先期開展現場應急救援。

  b、公司較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到位,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向現場應急指揮部下達關于應急救援的指導性意見。

  c、應急指揮中心按照程序向公司報告事故救援進展情況,并及時續報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

  3)Ⅲ級應急響應

  當事故達到Ⅲ級應急響應標準時,事故發生單位(部門)應急指揮機構立即啟動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并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

  a、立即向事故發生單位應急指揮機構報告,事故發生單位的應急指揮機構接到報告后,該機構成員必須立即到位。

  b、由事故發生單位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組織研究制定決策救援方案,統一指揮和調配本單位(部門)一切有效資源進行事故的應急處理;必要時請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門采取應急行動,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c、應急辦公室進入預備狀態,做好如下應急準備:應急辦公室立即向現場應急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報告事故情況,應急領導小組主要成員到位,并按照應急指令下達程序下達關于應急救援的指導意見;應急辦公室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

  6.3處置措施

  1)清點當班作業人數,積極搶救遇險、遇難人員,排查現場查看有無被困人員。

  2)爆炸引起火災而災區有遇難人員時,必須采用直接滅火法滅火。滅火后及時通風,降低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3)爆破引發圍巖及建構筑物垮塌時,應先對其支護加固,確保救援人員安全。

  4)清理事故現場,查看有無二次爆炸或次生災害發生。

  5)組織有關人員對爆炸區進行全面調查,查清爆炸事故發生的原因。

  6)保護好事故現場,事故幸存者積極配合有關人員的調查。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各單位建立應急物資儲備為主,社會救援物資為輔的應急救援物資供應保障體系,完善應急救援物資儲備的內部聯動機制,做到資源共享,動態管理。在應急狀態下,服從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的統一指揮、調配。管理責任人經常進行檢查,保證設備、設施完好有效,數量合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崇州市| 昭苏县| 五指山市| 德兴市| 叙永县| 扶沟县| 广宗县| 杭锦后旗| 明水县| 沅江市| 绍兴市| 新宾| 康定县| 德昌县| 四平市| 右玉县| 社旗县| 德昌县| 思南县| 广宗县| 万荣县| 东兰县| 大荔县| 辽中县| 石渠县| 类乌齐县| 岚皋县| 建瓯市| 丰台区| 集贤县| 元阳县| 嵊泗县| 柳州市| 澄江县| 峨眉山市| 阳城县| 汾西县| 郎溪县| 泸西县|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