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通風,避免產生中毒和窒息事故的發生。
4.2報警與通訊
1)應急指揮部通信聯系方式:
應急指揮部聯絡方式:0715—3380187
雷志春13972823509
雷明0715-3380187
2)報告與求助
醫療急救中心電話:120
武警消防中隊電話:119
公安局電話:110
國家應急救援中心電話:0532-83889090
崇陽縣中心醫院電話:120
咸寧市中心醫院電話:8236000
崇陽縣環保局電話:3395729
崇陽縣安監局電話:3390455
咸寧市安監局電話:8267161
崇陽縣政府辦公室電話:3395463
4.3信息報告與處置
1、當發生偏釩酸銨、五氧化二釩中毒等重大事故時,第一發現人立即通過電話報警,向生產負責人說明事故地點、事故類型等事故概況。作業現場負責人立即通過電話向應急指揮部匯報事故情況。
2、應急指揮部總指揮趕到現場迅速組織施救,防止事故蔓延,并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迅速向簽有協議的國家應急中心求援或撥打119或110和120。
3、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接到事故的報告后1h內向上級部門及當地安監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報告內容包括:
(1)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
(2)事故發生造成人員的傷亡程度及財產損失情況。
(3)事故的發展變化趨勢。
(4)已經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5)需上級有關部門采取的救援措施等。
5應急響應
5.1響應分級
針對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將事故分為不同的等級。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應急響應級別。
按照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崇陽縣鑫旺釩業有限責任公司可能啟動預案的安全事故原則上分為一般安全事故和較大安全事故,因而有不同的響應級別。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一般安全事故:
(1)造成3人以下死亡;
(2)造成10人以下受傷;
(3)造成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較大安全事故: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2)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受傷;
(3)造成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態勢,明確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擴大應急等響應程序
本公司應急響應級別為:一般安全事故的響應(ⅳ級);較大安全事故的響應(Ⅲ級)
5.2響應程序
5.2.1初級響應
崇陽縣鑫旺釩業有限責任公司突發事故一旦發生,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向公司事故應急指揮部報告,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同時根據事故的級別,啟動現場應急預案,搶救傷員,保護現場,設置警戒標志。具體為:
1、現場應急指揮人員和應急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步評估,根據現場了解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潛在可能性,判斷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情況及是否需要外界援助,為搶險決策提供依據。
2、事故發生后,安全警戒組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防止與救援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保障救援隊伍進入、人員疏散、物資運輸等的交通暢通,同時,協助發出警報、現場緊急疏散,人員清點、傳達緊急信息、事故調查等。除消防、應急處理人員、崗位人員、應急救援車輛外,其他人員及車輛禁止進入警戒區。
3、核實現場作業人數和被困人員人數;
4、根據事故情況判斷受困人員所在的位置;
5、根據事故性質和現場狀況采取相應防護措施,準備進入現場搜救;搶險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品,以防止搶險救援人員受到傷害;
6、組織救援人員、設備進入現場進行搜查,根據現場判斷的情況決定采用人工或機械設備進行搶險作業;
7、發現有受傷人員,應迅速采取措施將受傷者撤離危險區域,避免影響其呼吸或觸及受傷部位,對已停止呼吸者,應立即進行不間斷的人工呼吸,并迅速轉送醫院;
8、當事故無法控制時,所有人員應撤離事故現場。
9、通訊聯絡協調組向110指揮中心和公安消防大隊119通報事故險情狀況,求得外部支援;
10、對傷員進行現場救護,掌握正確的應急處理辦法:
1)中毒應急處理
a、發生急性中毒應立即將中毒者送醫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稱等;
b、若不能立即到達醫院,可采取現場急救處理:吸入中毒者,迅速脫離中毒現場,向上風向轉移至新鮮空氣處,松開患者衣領和褲帶;口服中毒者,應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
2)外傷應急處理
a、止血急救: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壓迫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和加墊屈肢止血法等。
b、包扎處理:有外傷的傷員經過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紗布、繃帶或毛巾等包扎起來。
c、骨折固定處理:如果受傷人員發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迅速、及時而準確地給傷員進行臨時固定。
3)燒傷急救
a.迅速脫去著火的衣服(或被熱液浸濕的及沾染化學品衣服),用水澆灌或臥倒打滾等方法,熄滅火焰。
b.用冷水沖洗、浸泡或濕敷受傷部位。
c.現場燒傷創面無需特殊處理,只要外裹一層敷料或用清潔的補單、衣服等進行簡單的包扎。
d.盡量減少鎮靜止痛藥物應用。
e.對于休克患者,輕者可口服含鹽飲料防治;重者需靜脈補液。忌大量飲水。
f.將患者送醫院進行救治。
4)人工呼吸:(口對口呼吸)
a、在保持呼吸道暢通的位置下進行;
b、用按于前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人的鼻翼下端;
c、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
d、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內用力吹氣,直至病人胸部向上抬起為止;
e、一次吹氣完畢后,立即與病人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使病人的口張開,捏鼻的手也應放松,以便病人從鼻孔通氣,觀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復,并有氣流從病人口內排出。
f、吹氣頻率:12-20次/分,單人操作心臟按壓15次吹氣2次(15:2)雙人操作要5:1進行,吹氣時應停止胸外按壓。
g、吹氣量:一般正常人的吹氣量500-600ml公認800-1200ml/次。
5)傷員轉運
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緊急處理后,應及時安排傷員轉運到醫院。傷員轉運由救護組負責,安全保衛組協助。傷員轉運應遵循以下原則:
a.先轉運重傷員,后轉運輕傷員;
b.根據傷員的受傷性質確定轉運醫院;
c.及時、快速地轉運傷員;
d.轉運過程中不停止救護。
5.2.2擴大應急
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態勢,明確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擴大應急等響應程序
1、一般安全事故的響應(ⅳ級)
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后,立即向事故應急指揮部和有關負責人匯報,事故應急指揮部指揮長通知相關成員單位,同時啟動應急預案,并上報上級主管部門。事故應急指揮部與應急救援的相關單位成員時刻聯系,密切關注事故動態,隨時掌握事故救援進展情況,根據救援進展隨時準備擴大應急。
2、較大安全事故的響應(Ⅲ級)
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后,立即向事故應急指揮部和有關負責人匯報,事故應急指揮部指揮長通知相關成員單位,同時啟動應急預案,積極組織救援,防止事態擴大,在啟動本公司應急預案組織本公司各方面力量處置的同時,上報給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部門,請求上級部門啟動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各方面的力量處置。
5.3應急結束
5.3.1應急終止的條件
當事故處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經事故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應急響應結束。應急響應結束后,應及時通過新聞單位向社會發布有關消息。
5.3.2恢復現場
1、經請示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后,由公司組織相關部門進行現場恢復,恢復包括現場清理和恢復現場所有功能。
2、恢復現場前應進行必要的調查取證工作,必要時進行錄相、拍照、繪制事故圖等,并將這些資料連同事故的信息資料移交給事故調查處理小組。
3、清理現場需由清理組制定相應的計劃,并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防止發生二次事故,現場公共設施功能的恢復,也應制定相應的計劃和防護措施。
5.3.3.事故總結和調查評估。
1、公司應急指揮部負責收集有關資料,并在事故處置結束后,將事故應對工作情況的總結報告報縣應急辦。經縣安監局匯總后,報送市安監局。總結報告的內容應包括:公司基本情況、事故發生經過、現場處置情況、事故后果的初步匯總。
2、在處置安全事故的同時,由相關部門適時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顧問成立事故調查組,調查和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發展趨勢,對應急處置工作行全面客觀的評估,并將評估報告報送市應急辦。評估報告的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經過、現場調查結果;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責任認定等結論性意見;事故處理結果或初步處理意見;事故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應對措施等。
6應急物資及裝備
(1)救護人員的裝備:頭盔、防護服、防護靴、防護手套、安全帶、防毒面具、呼吸保護器具等;
(2)滅火劑:水、泡沫、CO2、鹵代烷、干粉、惰性氣體等;
(3)滅火器:干粉、泡沫、氣體滅火器等;
(4)簡易滅火工具:掃帚、鐵鍬、水桶、臉盆、沙箱、石棉被、濕布、干粉袋等;
(5)淋浴裝置:噴淋器、洗眼器;
(6)自動蘇生器:適用于搶救因中毒窒息、胸外傷、溺水、觸電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處于假死狀態的傷員。
(7)通訊器材:固定電話一個,移動電話:原則上每個管理人員一人一個。
7預案管理
7.1培訓
(1)根據受訓人員和工作崗位的不同,選擇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
(2)培訓內容:鑒別異常情況并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如何正確處理各種事故;自救與互救能力;各種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識;與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工作崗位存在哪些危險隱患;防護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簡單防護用具;緊急狀態下如何行動。
7.2演練
項目部按照假設的事故情景,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實際演練,將演練方案及經過記錄在案。
8預案修訂與完善
(1)為了能把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到應急救援中去,以及對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保持一致,預案應進行及時更新,必要時重新編寫。
(2)對危險源和新增裝置、人員變化進行定期檢查,對預案及時更新。
(3)在實踐和演習中提高水平,對預案進一步合理化。
9附則
9.1術語和定義
對應急預案涉及的一些術語進行定義
1、應急預案emergencyresponseplan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2、應急準備emergencypreparedness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
3、應急響應emergencyresponse
事故發生后,有關組織或人員采取的應急行動。
4、應急救援emergencyrescue
在應急響應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5、恢復recovery
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
6、崇陽縣鑫旺釩業有限責任公司突發事故:是指崇陽縣鑫旺釩業有限責任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7、直接經濟損失:指突發事故及次生災害造成的物質破壞,包括建筑物工程結構、設施、設備、物品、財物等破壞而引起的經濟損失,以重新修復所需費用計算。不包括非實物財產,如貨幣、有價證券等損失。
8、次生災害:指由突發事故造成的周圍環境、周圍設施破壞而引發的災害,如房屋破損,水管、燃氣管道的破裂以及人員傷亡等。
9.2應急預案備案
崇陽縣鑫旺釩業有限責任公司事故應急預案,報崇陽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批準、備案。
9.3制定與解釋
本事故應急預案由崇陽縣鑫旺釩業有限責任公司制定,解釋權歸崇陽縣鑫旺釩業有限責任公司。
9.4應急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開始實施。
下一篇:運輸公司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