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每空0.5分,共40分)
1、若一張停電工作票下設多個小組工作,每個小組應指定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并使用(工作任務單)。
2、對于無接地引下線桿塔,可采用臨時接地體。接地體的截面積不得小于(190)mm2(ф16mm)。接地體在地面下深度不得小于(0.6)m。
3、操作機械傳動的斷路器或隔離開關時,應戴(絕緣手套)。沒有機械傳動的斷路器、隔離開關和跌落熔斷器,應使用合格的(絕緣棒)進行操作。雨天操作應使用有(防雨罩)的絕緣棒,并戴(絕緣手套)。
4、線路停電檢修,工作許可人應在線路可能受電的各方面都(拉閘停電),并掛好(接地線)后,方能發出許可工作的命令。
5、上橫擔進行工作前,應檢查(橫擔聯結)是否牢固和(腐蝕)情況,檢查時安全帶(繩)應系在主桿或(牢固的構件)上。
6、在撤桿工作中,拆除桿上導線前,應先檢查(桿根),做好防止(倒桿)措施,在挖坑前應先綁好拉繩。
7、口對口人工呼吸因異物阻塞發生困難,而無法用手指除去時,可用(兩手)相疊,置于(臍部)稍上正中線上,迅速向(上)猛壓數次,使異物退出,但也不用力太大。
8、帶電裝表接電工作時,應采取防止(短路)和(電弧灼傷)的安全措施。
9、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負責人,對有觸電危險、施工復雜容易發生事故的工作,應增設(專責監護人)和確定(被監護)的人員。
10、各類作業人員應接受相應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上崗。
11、各類作業人員應被告知其作業現場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緊急處理措施)。
12、工作任務單應寫明(工作任務)、(停電范圍)、(工作地段的起止桿號)及補充的安全措施。
13、上桿塔作業前,應先檢查(根部)、基礎和(拉線)是否牢固。
14、利用已有桿塔立、撤桿,應先檢查桿塔根部,必要時增設(臨時拉線)或其他(補強)措施。
15、帶電清掃作業時,作業人的雙手應始終握持絕緣桿保護環以下(部位),并保持帶電清掃有關絕緣部件的(清潔)和(干燥)。
16、在停電線路一側吊起或向下放落工具、材料等物體時,應使用(絕緣無極繩圈)傳遞,物件與帶電導線的安全距離應保持(鄰近或交叉其他電力線工作的安全距離)的規定。
17、硬質梯子的橫檔應嵌在支柱上,梯階的距離不應大于(40)cm,并在距梯頂(1)m處設限高標志。
18、工作地段如有鄰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桿塔架設線路,為防止停電檢修線路上(感應電壓)傷人,在需要接觸或接近導線工作時,應使用(個人保安線)。
19、進行地面配電設備部分停電的工作,人員工作時小于設備不停電時的安全距離以內的未停電設備,應增設(臨時圍欄)。臨時圍欄應(裝設牢固),并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
20、已經立起的電桿,(回填夯實)后方可撤去拉繩及叉桿。回填土塊直徑應不大于(30)mm,每回填(150)mm應夯實一次。
21、帶電線路導線的垂直距離(導線弛度、交叉跨越距離),可用(測量儀)或使用(絕緣測量工具)測量。嚴禁使用(皮尺)、(普通繩索)、線尺等非絕緣工具進行測量。
22、進行配電設備巡視的人員,應熟悉設備的(內部結構)和(接線情況)。巡視檢查配電設備時,不得越過遮攔或(圍墻)。
23、電能表與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的配合安裝時,應有防止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和電壓互感器(二次短路)的安全措施。
24、電力電纜工作前應詳細核對(電纜名稱)、(標志牌)與工作票所寫的相符,安全措施正確可靠后,方可開始工作。
25、測量低壓線路和配電變壓器低壓側的電流時,可使用(鉗形)電流表。應注意不觸及其他帶電部分,以防(相間短路)。
26、白天工作間斷時,工作地點的全部(接地線)仍保留不動。恢復工作前,應檢查(接地線)等各項安全措施的(完整性)。
27、停電設備的各端,應有明顯的(斷開點)(對無法觀察到明顯的斷開點的設備除外)。斷路器、隔離開關的操作機構上應(加鎖);跌落式熔斷器的(熔管)應摘下。
28、個人保安線應使用帶有透明護套的(多股軟銅線),截面積不得小于(16)mm2,且應帶有絕緣手柄或絕緣部件。
29、暑天、山區巡線應配備必要的(防護工具)和藥品;夜間巡線應攜帶足夠的(照明工具)。
30、夜間巡線應沿線路(外)側進行;大風巡線應沿線路(上風)側前進,以免萬一觸及斷落的導線。
31、大風天氣,禁止砍剪(高出或接近導線)的樹木。
32、凡在離地面(2)m及以上的地點進行的工作,都應視作高處作業。
33、在冰雪、霜凍、雨霧天氣進行高處作業,應采取(防滑)措施。
34、工作票由(設備運行管理)單位簽發,也可經設備運行管理單位審核合格且經批準的(修試及基建)單位簽發。
35、檢修桿塔不得隨意拆除(受力)構件,如需要拆除時,應事先作好(補強)措施。
二、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的代號填入括號內,每題1分,共20分)
41、*安裝在室外的落地配電變壓器,四周應設置安全圍欄,圍欄欄條間凈距不大于0.1m,圍欄距變壓器的外廓凈距不應小于(A)m。
A:0.8 B:0.5 C:1.0 D:0.75
42、對于連接組別為Dyn11的配電變壓器,中性線電流不應超過低壓側額定電流的(A)% 。
A:40 B:35 C:30 D:25
43、可燃油油浸變壓器外廓與變壓器室墻壁和門的最小凈距要求:100-1000KVA 變壓器外廓與后壁、側壁凈距為:(C)mm
A:800 B:1000 C:600 D:500
44、配電室的長度超過(D)時,應設兩個出口,并應布置在配電室兩端,門應向外開啟;
A:8m B:10m C:5m D:7m
45、 導線一般采用水平排列,中性線或保護中性線不應高于相線,如線路附近有建筑物,中性線或保護中性線宜(B)建筑物側。 A:遠離 B:靠近
46、導線對地面和交叉跨越物的垂直距離,應按導線(A)弧垂計算;
A:最大 B:最小 C:通常
47、地埋線的截面選擇,除應滿足有關規程規定外,其截面不應小于(A)。
A、 4 mm2; B、6mm2 ; C、10 mm2
48、地埋線的接續應采用(C)。
A、纏繞法; B、搭接法; C、壓接法
49、地埋線應敷設在凍土層以下,其深度不應小于(B)m。
A、0.6; B、0.8; C、1.0
50、地埋線施放前,必須浸水24小時后,用(C)V兆歐表檢測1min,其穩定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
A、500; B、1000; C、2500
51、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前,應檢查電纜表面有無機械損傷,并用(B)V兆歐表檢測絕緣。
A、500; B、1000; C、2500
52、低壓電纜敷設前的絕緣電阻一般不低于(A)M 。
A、10; B、6; C、4
53、電力電纜與集鎮街道路面平行時,其最小距離為(B)m。
A、0.8; B、1.0; C、1.5
54、電力電纜與建筑物基礎平行時,其最小距離為(A)m。
A、0.6; B、0.8; C、1.0
55、直埋電纜拐彎、接頭、交叉、進入建筑物等地段,應設明顯的方位標樁。直線段應適當增設標樁,標樁露出地面以(C)mm為宜。
A、50; B、100; C、150
56、農戶電能表箱距地面高度宜為(B)m。
A、1.5~1.8; B、1.8~2.0; C、2.0~2.5
57、自電桿引下的接戶線,檔距在10~25m時,鋁線的最小截面為(B) mm2。
A、6; B、10; C、16
58、接戶線和進戶線對不通車的人行道、胡同的垂直距離,在電線最大弧垂時,不應小于(B)m。
A、2.5; B、3; C、3.5
59、農村公用配電變壓器在最大負荷月的月平均功率因數不應低于(C)。
A、0.75; B、0.8; C、0.85
60、臨時用電的配電箱對地面的高度宜為(B)m。
A、1.8~2.0; B、1.3~1.5; C、1.0~1.2
三、問答題(共40分)
1、為了防止在同桿塔架設多回線路中誤登有電線路,應采取哪些措施?(5分)
答:(1)每基桿塔應設識別標記(色標、判別標幟等)和雙重名稱;
(2)工作前應發給作業人員相對應線路的識別標記;
(3)經核對停電檢修線路的識別標記和雙重名稱無誤,驗明線路確已停電并掛好接地線后,工作負責人方可發令開始工作;
(4)登桿塔和在桿塔上工作時,每基桿塔都應設專人監護;
(5)作業人員登桿塔前應核對停電檢修線路的識別標記和雙重名稱無誤后,方可攀登。登桿塔至橫擔處時,應再次核對停電線路的識別標記與雙重稱號,確實無誤后方可進入停電線路側橫擔。
2、簡述放線、撤線和緊線工作時有何安全要求?(5分)
答:(1)放線、撤線和緊線工作均應有專人指揮、統一信號,并做到通信暢通、加強監護。工作前應檢查放線、撤線和緊線工具及設備是否良好。
(2)交叉跨越各種線路、鐵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線時,應先取得主管部門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搭好可靠的跨越架、封航、封路、在路口設專人持信號旗看守等。
(3)緊線前,應檢查導線有無障礙物掛住,緊線時,應檢查接線管或接線頭以及過滑輪、橫擔、樹枝、房屋等處有無卡住現象。如遇導、地線有卡、掛住現象,應松線后處理。處理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卡線處外側,采用工具、大繩等撬、拉導線。嚴禁用手直接拉、推導線。
(4)放線、撤線和緊線工作時,人員不得站在或跨在已受力的牽引繩、導線的內角側和展放的導、地線圈內以及牽引繩或架空線的垂直下方,防止意外跑線時抽傷。
(5)撤線前,應檢查拉線、樁錨及桿塔。必要時,應加固樁錨或加設臨時拉繩。
3、電力線路上工作,裝、拆個人保安線的程序是怎樣規定的?(3分)
答:個人保安線應在桿塔上接觸或接近導線的作業開始前掛接,作業結束脫離導線后拆除。裝設時,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端,且接觸良好,連接可靠。拆個人保安線的順序與此相反。
4、進行線路停電作業前,應作好哪些安全措施?(4分)
答:(1)斷開發電廠、變電站、開閉鎖、配電站(所)、環網設備等線路斷路器和隔離開關;
(2)斷開需要工作班操作的線路各端斷路器、隔離開關和熔斷器;
(3)斷開危及該線路停電作業,且不能采取相應安全措施的交叉跨越、平行和同桿架設線路的斷路器、隔離開關和熔斷器;
(4) 斷開有可能返回低壓電源的斷路器、隔離開關和熔斷器。
5、在電力線路上工作,如何進行驗電?(4分)
答:驗電應使用相應電壓等級、合格的接觸式驗電器。驗電時,絕緣棒或絕緣繩的驗電部分應逐漸接近導線,根據有無放電聲和火花來判斷線路是否確無電壓。驗電時應戴絕緣手套。驗電前,宜先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確認驗電器良好;無法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時,可用高壓發生器等確證驗電器良好。
6、在電力線路上工作,哪些工作按口頭或電話命令執行?(5分)
答:(1)測量接地電阻;
(2)修剪樹枝;
(3)桿、塔底部和基礎等地面檢查、消缺工作;
(4)涂寫桿塔號、安裝標示牌等,工作地點在桿塔最下層導線以下,并能夠保持鄰近或交叉其他電力線的安全距離的工作;
(5)接戶、進戶裝置上的低壓帶電工作和單一電源低壓分支線的停電工作。
7、絕緣操作桿、驗電器和測量桿有哪些使用要求?(4分)
答:允許使用電壓應與設備電壓等級相符。使用時,作業人員手不得越過護環或手持部分的界限。雨天在戶外操作電氣設備時,操作桿的絕緣部分應有防雨罩或使用帶絕緣子的操作桿。使用時人體應與帶電設備保持安全距離,并注意防止絕緣桿被人體或設備短接,以保持有效的絕緣長度。
8、高壓觸電可采用哪些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3分)
答:(1)立即通知有關供電企業或用戶停電。
(2)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電源開關或熔斷器。
(3)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
9、工作負責人(監護人)的安全責任有哪些?(3分)
答:(1) 正確安全地組織工作;
(2) 負責檢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和工作許可人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現場實際條件,必要時予以補充;
(3) 工作前對工作班成員進行危險點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并確認每一個工作班成員都已知曉;
(4) 督促、監護工作班成員遵守《電力安全工作規程》、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執行現場安全措施;
(5)工作班成員精神狀態是否良好;
(6)工作班成員變動是否合適。
10、作業現場的基本條件是什么?(4分)
答:(1)作業現場的生產條件和安全設施等應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工作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應合格、齊備。
(2)經常有人工作的場所及施工車輛上宜配備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應指定專人經常檢查、補充或更換。
(3)現場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應合格并符合有關要求。
(4)各類作業人員應被告知其作業現場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緊急處理措施。
11、安全風險分析有何意義?(3分)
安全風險分析就是針對設備、系統或工程施工及供電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危險點進行檢查分析和認定,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治理和防范措施,以確保設備、系統和生產施工中的設備和人身安全。開展風險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要根據所要進行的工作的危險點進行全面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開展風險分析是實現安全生產“可控、在控”的重要手段,通過在風險分析過程中找出危險點,并加以控制,從而有效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上一篇:農電安全生產知識——防交通事故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