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全與小安全(小小說)
2005-01-18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車間只一個安全管理崗位,卻有兩個安全員。老安全員姓閻,閻師傅還有兩個月就退休了,車間主任找到他說:“閻師傅,按說該讓你早休息倆月的,可小陸才畢業,安全監督這行您最清楚,經驗最豐富。您呀再辛苦點兒,帶他一段,就當又收個徒弟,您的徒弟可夠多的了!”
閻師傅的徒弟的確不少,而且處級的科級的都有,大家說可惜閻師傅學歷不高,不然現在也有一官半職了。老閻還是小閻時,就接班進了廠,說是初中畢業卻沒念滿。一晃快四十年過去了,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大半輩子是聞著汽油味過來的。”
都說人到了歲數脾氣會長,別人不知怎樣,老閻頭的脾氣可是出了名的。若是撞見哪個小年青沒戴安全帽就在管道縱橫、高塔林立的生產現場跑,能把你祖宗八輩罵出來;哪個施工隊來車間干活兒都相互提個醒:小心點,別叫“閻王爺”給抓住。脾氣大歸大,閻師傅的技術可沒人敢小瞧。他對整套裝置就像對自己的身體一樣熟悉,哪塊出了問題只要閻師傅到場,摸摸看看癥結就能找出來了,不服不行。
車間主任提到的小陸,是廠里少有的幾個安全管理專業院校生之一,和所有年輕人一樣有活力有熱情。這兩年廠里應安全管理的要求,逐步讓一些院校生走上安全技術崗位。隨著QHSE體系的建立與運行,安全管理早已超出幾本票據和臺帳的范疇,規范化程序化科學化成為發展趨勢。據說在國外,安全管理已是相當重要的學術課題了。
小陸入廠不久,正趕上廠里搞風險識別評價,按照“全員參與”的原則,各單位都搞相關的培訓。小陸的知識派上用場了,嗬,那理論一套一套的,這個“模式”那個“概率”的,術語一大堆,光評價方法就弄出好幾套來。老閻聽天書般的聽了幾次,心想:得,這些東西怕是退休了也啄摸不透的。
不明白歸不明白。老閻的脾氣可上來了。只因上次小陸講完課多說了兩句,說什么以前的管理粗放,安全工作基本是打補丁,哪兒有問題就補哪兒,又說以后系統化什么的。“以后的”閻師傅沒去聽,“以前的”可聽的清清楚楚,這話別人聽了不覺怎樣,但老閻不這樣認為。什么打補丁,敢情我以前屬打補丁的,嘿!這多年沒出一回事故容易嗎?到你這小黃嘴里就成了打補丁的了。老閻憋著氣,又不便說。心里的疙瘩卻是留下了。
生產裝置檢修是最累的時候,一停車,車間就成了大工地,塔上塔下都是人,鋼板、電機等材料到處都是。老閻領著小陸逐個檢查盲板情況,盲板幾百塊呢,對著盲板圖,倆人爬上爬下。正走著,小陸突然感覺自己的衣領被人狠勁一拉,一個趔趄差點沒坐在地上,再看老閻一腳踢開地上的一根電纜,沖著工棚里的幾個工人就發了火。小陸這才發現電纜有一處裸露接頭,剛才就搭在腳前的鋼板上,一驚之下,小陸暗暗佩服閻師傅經驗老到。
容器內動火前要做動火分析,且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動火;這些做完了,正式動火前還要做明火試驗。小陸正要打火,又被閻師傅一把扒拉開:“你小子不想活了,像你這樣真要‘響’了第一個傷的就是你。”老閻側過身去,引著火,手從旁邊往入孔一抖,人已閃到一旁。“記住,不能樁子似的站在入孔前。”小陸望望老閻遠去的身影,心想:這有些東西書本上還真沒有哩!
檢修后不久,閻師傅就要退休了。車間專門擺了桌送別宴,主任首先舉杯說:“閻師傅,您為車間安全工作把了一輩子關,勞苦功高。”于是大伙紛紛舉杯,輪到小陸時,小陸說:“閻師傅,和您在一起學了不少東西,長了不少見識,還真舍不得你走。”閻師傅把臉一繃:“我不走,你怎么定崗呀?”
小陸一下子羞紅了臉。老閻抿一口酒,嘆一口氣:“唉!小伙子別當真,吐陳納新是自然規律,說心里話,你剛來的時候,我老覺得你講的那些都是紙上談兵,墻上的畫就圖個好看。這段時間你沒少學,我也沒閑著,你那些東西真不錯,可惜我是退休的人了。”
小陸舉杯說:“哪能讓您閑著,那不是浪費資源嗎,我還準備隨時登門請教呢!”
倆人碰了杯,閻師傅酒一進肚,舌頭就不靈光了,但他心里卻敞亮了,經過兩個月的交往,老閻對面前這個青年越來越放心。老閻說:“咱爺倆這就算交班了,有一樣你小子記住,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說著他重重拍了拍小陸的肩頭,仿佛真的放下了擔子。
那天,倆人喝的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