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的長度露多露少,又不影響生產,現在時間這么緊,返工太影響進度了,師傅你就別那么‘斤斤計較’了,先這樣吧!”
“你緊固的螺栓露出的長度不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這樣做等于給生產留下了隱患,為了安全,必須返工!”
在某礦主井更換四路罐軌罐道的工作中,大型設備組職工劉偉和組長李廣瑞這對師徒在一個小問題上抬起了“杠”,誰也說服不了誰。
看到徒弟對安全這么大意,李廣瑞是又著急又生氣。“大型固定設備是煤礦生產的咽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咱這個工作就是一腳門里一腳門外,責任重大,工作上不精益求精,不按標準來做,怎么對得起職工生命的囑托和領導的信任?我不是一直叮囑你,在安全措施不到位、施工條件不成熟時,咱們不應該一味求速度、圖簡單、操近路,因為在有些時候,一個小差錯就可能釀大禍。”李廣瑞一邊苦口婆心地跟小劉解釋返工的重要性,一邊親自蹲下身子把設備大蓋取下,更換上合格螺栓后才允許試車生產。
“今年,咱礦又獲省2009度質量標準化一級礦井殊榮,這榮譽的獲得是靠咱們每一個人用‘標準’干出來的。”李廣瑞接著說。
聽著師傅的“訓話”,看著師傅的一舉一動,小劉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師傅,您說得在理,以后,我要改改自己這個‘什么事差不多就行’的壞毛病,時時按標準和規定干工作,不能對得起大家生命的囑托,也不能給您丟面子!”
上一篇:從A到Z談安全生產
下一篇:為了你的平安—寫給安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