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師傅,你來看一下我們的飲水機,有點漏水!
“吳師傅,四樓的空調(diào)不制冷了”……
每次聽到招呼聲,吳師傅總是隨叫隨到。
吳師傅原名吳立志,是鄭州黃河水電公司負責后勤工作的一名普通職工,他的工作崗位普通而又單調(diào),因為他勤勞能干、扎實工作、默默奉獻、為人和氣,時間久了,大家都親切地喊他“吳師傅”。
平時,公司很多小事情多虧了吳師傅,各樓層的水管、門窗,各部門的飲水機、空調(diào)等出現(xiàn)問題,只要言語一聲,他從不推脫,且不因事小而大意,總是盡心盡力。有時候,吳師傅為了把桌椅、門窗徹底修理好,會因為一顆相匹配的螺絲釘或螺絲帽跑遍中牟縣城的大街小巷。
一件小事,讓我對吳師傅印象深刻。辦公室的桌子有點問題需要修理,跟吳師傅一說,桌子不過幾分鐘就修好了。走之前,我無意間說起抽屜壞了,一不小心抽屜就會掉到地上,里面的東西便散落一地,因為重新裝上抽屜還能使用,也就那樣湊合著,誰知一旁的吳師傅卻上了心。我隨之就將這件事拋到腦后,可第二天上班,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抽屜已被修好,我有感于吳師傅工作的認真踏實和細致。
上班之前,吳師傅總是第一個來到公司,把辦公樓各層的衛(wèi)生徹底打掃一遍,每次總是汗流浹背。下班后吳師傅還要對辦公樓進行細致的檢查,看看各樓層的水管是否關(guān)上,門窗是否鎖好。日復(fù)一日,吳師傅默默無聞,無怨無悔。
用吳師傅自己的話來講:“我是‘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革命’一顆螺絲釘,哪里需要哪里擰”,F(xiàn)實生活中,他確實也是這樣做的。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中勤勤懇墾的吳師傅還是一把“理財”的好手。平時打掃衛(wèi)生用壞的拖把他從不舍得扔,積攢在一起重新綁扎,一款“新式”拖把就做成了。公司的板報欄壞了,吳師傅找來了日常收集的費板材,經(jīng)過一番修整、裁剪、打磨,粘貼之后,一塊像模像樣的新板面就在吳師傅手中誕生了。
一臉謙和的微笑,一個忙碌的身影,一顆熱忱的心,雖然普通,但卻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就是鄭州黃河水電公司一顆不可或缺的“螺絲釘”——吳立志。
上一篇:現(xiàn)場安全“找茬”記
下一篇:消防常識“三字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