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有張婆婆嘴,勝過事后媽媽媽心”、“船到江心補漏遲,事故臨頭后悔晚”。正是這樣一條條出自職工“安全語錄”的警句,使“事故大戶”——湖南懷化火車南站變成了鐵道部“全路安全優質站”。職工稱贊:“安全語錄”就是好,當班干活離不了,天天崗位相陪伴,人人有了“安全寶”(引自《工會信息》第16期)
“安全語錄”,實際上就是安全生產用語警示錄。它出自職工之口,雖然有的像順口溜一樣,沒有多少華麗詞澡,但它好懂易記,因為這些安全語錄都是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的教訓,總結的警言妙句,語言相同,感情相融,自己教育自己,身邊人教育身邊人,入耳、入腦、入心,更能影響和打動每一位職工。像戰鼓常敲,似警鐘長鳴,如鏡似尺照美丑、亮長短。將會起著應有的警示作用,難怪會成為職工的“安全寶貝”。
然時下的“安全語錄”大都是“官方”的幾十年來的“常用語”,諸如,“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第一”,“安全生產警鐘長鳴”等等,有的甚至成了違反科學缺乏人性的標語口號。諸如“盲目蠻干,回家滾蛋”!“大戰XX天,拼命拿XXX,確保不死不傷一個人”!
過去的常用“安全語錄”是幾十年來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對安全生產,確實起著積極的警示作用。但是這些“安全語錄”,隨著時間的變化,它的科學性也應接受實踐的檢驗,尤其是一些“安全語錄”的“老化”,不再有“吸引力”和“注意力”需要不斷創新,以適應當今安全生產的新形勢。讓人們好懂易記過目難忘。尤其是在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安全語錄”也應多些“人性化”,更好地為安全生產服務。
筆者曾看到一些行業的“安全語錄”很有特色和個性化,好懂易記。諸如交通行業:“手握方向盤,腳踏鬼門關,一路小心”!“出門老婆有交待,千萬莫喝酒多吃菜,全家盼你安全歸來”!愿各行各業多些有特色、個性化、人性化的“安全語錄”,讓“安全語錄”成為職工安全生產的“寶貝”,保平安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