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河北省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應急預案[2003]

2005-03-03   冀政〔2003〕55號   |   收藏   發表評論 0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現將《河北省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望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2003年10月17日

河北省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應急預案 

  為切實做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簡稱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有效預防和控制疫情傳播和蔓延,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和《河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實施辦法》,將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軌道。結合我省實際,建立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非典型肺炎應急處理機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全面落實“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工作措施,預防控制非典型肺炎的傳播和流行。

  (二)基本原則

  l、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發揮五級疫情監測報告網絡的作用,強化常規監測和依法報告疫情,落實綜合性預防控制措施,及時發現非典型肺炎病例,迅速采取措施救治病人、隔離密切接觸者,切實做到“四早”。

  2、政府負責,屬地管理。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轄區的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負總責,設區市、縣(市)人民政府對轄區內的醫療衛生資源統一指揮調度,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屬地管理。

  3、以專為主,專群結合。堅持以專業防控為主,結合實際,開展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實行協調聯動、出入雙控機制,有效控制疫情傳播蔓延。

  4、積極防御,快速反應。充分做好應急物資儲備,保證通訊渠道暢通,加強專業隊伍培訓和技術演練,強化應急意識,做到反應敏捷、行動迅速、措施果斷。

  5、依靠科學,依法防治。堅持科學決策、科學防控,認真貫徹《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報告疫情,依法采取措施,依法加強監督和管理。6、注重效益,降低成本。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疫情等實際情況,注重實效制定防控措施,努力降低防控成本。

  二、監測與預警

  (一)責任主體

  省、市、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非典型肺炎的監測、預警工作。主要職責是:確定監測點,指導開展監測工作,及時匯總、分析監測信息;及時收集、匯總和分析國內外疫情動態;對轄區非典型肺炎疫情進行分析,并準確及時提出預警建議。

  (二)疫情監測報告

  認真執行衛生部下發的《2003—2004年度全國衛生系統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監測報告實施方案》和《衛生部關于全國醫療機構開展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網絡直報工作的通知》要求,按期完成疫情監測報告和疫情直報網絡建設,確保疫情報告及時、準確,網絡通暢。1、五級疫情監測網。鞏固和完善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委會)五級疫情監測報告網。村(居委會)疫情報告員收集本村(居委會)可疑患者情況,向鄉鎮(街道)衛生院防保站(科)報告,防保站(科)在進行網絡直報的同時,向當地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縣(市、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要立即進行復核。2、疫情報告。設立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作為非典型肺炎疫情監測點。

  疫情報告實行屬地化管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必須依法報告疫情。各級各類醫院(包括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婦幼保健院)和鄉鎮衛生院發現病例或疑似病例后,必須在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同時電話報告當地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及時登錄“國家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專報系統”,對轄區內疫情報告情況進行復核和實時監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疫情報告或通過網絡獲悉轄區內疫情后,應在1小時內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同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一旦發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啟動預警的設區市、縣(市、區)執行疫情零報日報制度,并以疾病預防控制系統為主,必要時實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行政部門、政府三線監控。

  要嚴格疫情報告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規定,漏報、緩報、瞞報疫情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依法予以嚴肅處理。

  (三)病例診斷

  省衛生行政部門接到省內首例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報告后,于12小時內派出省專家組進行判定;懷疑為臨床診斷病例的,省衛生行政部門上報國家衛生部,并請衛生部派國家專家組進行判定。

  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及所在醫療機構根據《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和疑似病例臨床診斷標準》進行初步診斷。疑似病例的診斷和排除由設區市專家組負責,臨床診斷病例的診斷和排除由省級專家組負責。

  血清學檢測可作為輔助診斷的方法。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非典型肺炎病毒和患者血清檢測工作,為臨床診斷提供實驗室依據。各設區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立初篩實驗室,初篩陽性的標本送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核、確證。

  (四)信息網絡建設

  1、信息網絡。進一步完善省、市、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疾病報告管理信息系統,將信息網絡延伸至各級各類醫院、發熱門診監測點及鄉鎮(街道)衛生院,觸角延伸至村(居委會)疫情報告點,建立覆蓋全省的公共衛生信息網絡平臺。各級各類醫院(包括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婦幼保健院)和鄉鎮衛生院,應通過互聯網進入“國家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專報系統”,進行非典型肺炎疫情網絡直報。沒有上網條件的鄉鎮(街道)衛生院須配備專用疫情報告電話,通過專用疫情報告電話進行網絡直報。村(居委會)衛生室、其他醫療機構和個體診所通過電話向所屬鄉鎮(街道)衛生院報告疫情,由鄉鎮(街道)衛生院通過專用疫情報告電話進行網絡直報,同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形成從村(居委會)到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疾病報告信息網絡。

  2、信息分析與決策。屬地設區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隨時掌握當地疫情動態,認真進行疫情分析,及時上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組織專家做好疫情信息的匯總和研究,及時提出綜合性預測分析報告,擬定對策措施報省衛生廳。由省衛生廳依據疫情信息分析向省政府提出決策建議,為省政府決策和指揮防治工作提供及時、準確、統一的信息依據。

  (五)預警分級

  實行三級預警制度。三級預警(黃色預警)、二級預警(橙色預警)、一級預警(紅色預警)。由于影響疫情發生、傳播、流行的因素較多,預警分級應根據流行強度、波及范圍、續發病例、傳播擴散等情況,由預警評估專家委員會綜合分析、判定預警級別,并根據流行情況進行調整。

  一般應依照下列原則劃分預警級別,符合其中一項條件即啟動相應級別的預警。

  三級預警:

  1、周邊省(區、市)出現疫情,我省境內無病例報告。

  2、出現疑似病例或臨床診斷病例,但無續發病例發生。

  二級預警:局部地區出現續發病例,疫情局限在一個設區市的范圍內。

  一級預警:2個設區市以上(含2個)范圍內出現續發病例,疫情有繼續發展擴散的趨勢。

  (六)預警啟動、調整和解除程序

  1、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根據疫情監測信息和匯總分析,把握疫情動態和發展趨勢,及時向省衛生廳提出預警建議。各設區市人民政府也可根據當地疫情情況,及時向省人民政府提出預警建議,由省人民政府委托省衛生廳組織預警評估。

  2、省衛生廳接到建議或省人民政府指示后,立即組織預警評估專家委員會綜合分析疫情信息,評估、判定預警級別,并上報省人民政府。3、由省人民政府批準啟動預警級別和區域。相應人民政府負責立即啟動預案。

  預警級別的調整和解除亦按上述程序執行。

  (七)預警解除的條件

  省內末例病例治愈后14天以上無新發病例出現;且周邊省(區、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末例病例報告后14天以上無新發病例報告。

  (八)疫情信息發布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全省境內有關非典型肺炎的疫情消息,須經衛生部授權,由省衛生廳統一向社會發布。各設區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省衛生廳發布的疫情信息,經當地人民政府同意,向社會公布本地區的疫情相關信息。其他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無權向社會發布疫情。

  三、組織指揮

  (一)日常領導管理機構1、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領導小組。省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全省非典型肺炎的預防、控制和救治工作。省、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成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領導小組,由政府主管領導牽頭,衛生、發展改革、財政、宣傳、公安、愛衛、教育、科技、農業、民政、人口與計劃生育、商務、建設、交通、鐵路、民航、勞動保障、人事、環保、工商、藥監、出入境檢驗檢疫等有關部門參加,具體組織、協調轄區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預防、控制和救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在無預警狀態下,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加強信息溝通和有關防治工作的協調。在預警狀態下,建立定期會議制度和聯系制度。2、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是同級人民政府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業務主管部門,具體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防治工作的組織與管理,完成其他臨時交辦任務。

  (二)預警狀態下的組織領導體系

  在預警狀態下,省、市、縣人民政府成立應急指揮部,由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指揮。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同級衛生行政部門,辦公室設綜合組、突發疫情處置組、醫療救治組、控制疫情輸入與維護穩定組、市場供應監管組、農村組、教育組、后勤保障財務組和宣傳組9個職能組,由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組成,履行下述職責。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要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組成專群結合的防控網絡,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

  綜合組:承擔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綜合文字工作,協調辦公室各組相關事宜;負責有關會議、活動的組織協調;負責上情下達、下情上達,以及各類文件歸檔管理等工作。

  突發疫情處置組:組織開展疫情監測、報告和統計分析,及時掌握疫情動態,提出遏制疫情傳播、蔓延的建議和意見;調集專業技術人員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檢查、指導隔離和消毒等措施的落實;完成交辦的其他任務。

  醫療救治組:整合、統一調配醫療衛生資源,檢查、指導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加強科學化、規范化管理,落實防護和控制院內感染措施;監督檢查醫務人員培訓、相關技術標準及規范的落實;組織專家組做好診斷、救治和技術指導工作。

  控制疫情輸入與維護穩定組:政法委牽頭,組織協調鐵路、交通、公安、衛生等部門落實出入雙控措施,控制疫情輸入和輸出;由政法部門及武警在必要情況下做好對疫區、疫點的封鎖、隔離;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承擔流動人口排查等工作。

  市場供應監管組:商務部門牽頭,協調工商、供銷、農業、技術監督、畜牧、物價、藥監等部門,組織應急藥械、物資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運輸和供應;監測市場供應情況,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農村組:省委農工辦牽頭,組織、指導農村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并進行監督、檢查;協助有關部門完善和加強農村疫情監測網絡、防治體系和群防群控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對疫區返回人員的排查工作。

  教育組:教育部門牽頭,負責制定學校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措施和預案,組織、指導各級各類學校、托幼機構落實防控措施、加強衛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協調有關部門控制疫情向學校輸入及在校內蔓延,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與生活秩序。

  后勤保障財務組:財政、發展改革部門牽頭,衛生、商務、審計、民政、紅十字會等部門配合,做好應急消殺、防護、救護藥械和物資儲備。負責籌集、管理、撥付和監督用于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預算內外資金和捐贈資金;在疫情監測、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衛生宣傳等工作方面給予資金保證。

  宣傳組:宣傳部門牽頭,與衛生部門共同做好宣傳工作,正確把握輿論導向,監督、指導新聞媒體科學開展輿論宣傳;負責制定宣傳計劃并組織實施,審核有關新聞報道稿件;發揮衛生部門專業優勢,采用多種形式在農村和社區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搜集、提供國內外輿情資料。

  根據預警級別啟動相應組織領導體系:

  1、三級預警組織領導體系

  由省人民政府批準啟動三級預警后,被啟動三級預警的縣(市、區),應急指揮部在預警后6小時內集結到位,立即開始運行,統一組織、指揮和協調防治工作,直接向同級人民政府負責并報告情況。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組、突發疫情處置組、醫療救治組、控制疫情輸入與維護穩定組、市場監管組、后勤保障財務組6個職能組履行相應職責。2、二級預警組織領導體系

  由省人民政府批準啟動二級預警后,被啟動二級預警的設區市,在轄區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應急指揮部在預警后5小時內集結到位,立即運行投入防控指揮工作。指揮部辦公室9個職能組履行相應職責。3、一級預警組織領導體系

  由省人民政府批準啟動一級預警后,省應急指揮部在預警后4小時內集結到位,開始運行。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指揮,指揮部辦公室9個職能組履行相應職責。

[NextPage]

  四、預防控制

  (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充分發揮發熱門診的哨點監測作用,強化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信息溝通,保證實時監測。在無預警狀態下,發熱門診發現可疑非典型肺炎病人要立即留觀,并報告轄區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報告后,迅速組織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在2小時內趕到發熱門診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為接診醫師提供輔助診斷信息。

  預警啟動后,預警區域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立即派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進駐發熱門診,實行流行病學調查關口前移,指導發熱門診及時留觀可疑非典型肺炎病人,對新發病例務必查清傳染來源和接觸者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做好對新發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和隔離控制工作。

  (二)做好應急處置

  村、鄉發現可疑患者后,要立即就地留置觀察,采取相應隔離措施,等待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應急隊伍的接診處置。發熱門診發現可疑患者要立即在留觀室隔離,報告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調,并報請院內專家組和市診斷專家組進行會診,確診為疑似病例后立即轉往指定或定點醫院進行救治。各預檢診室發現可疑患者要由接診醫院或急救中心(站)及時轉至發熱門診進一步明確診斷。各市、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建立機動應急處置小分隊,配備車輛和采樣、消毒等設備,接到疫情報告后,城市在1小時、農村2小時趕赴現場,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采集相關標本,實施隔離和消毒等控制措施。

  (三)落實防控措施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關于建立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長效工作體系的指導意見》和《河北省防治非典型肺炎長效工作基本要求》,進一步科學、規范防控措施。

  發生疫情后,根據省預警評估專家委員會綜合分析、評估和預警建議,啟動相應預警級別。要堅持“結合實際、注重實效”的原則,根據疫情形勢和特征,在不同區域采取相應防控措施。

  三級預警啟動后,如果周邊省(區、市)發生流行,我省境內無病例報告,省政府組織協調交通、公安、鐵路、民航等有關部門,6小時內開始對2周內來自疫區或到過疫區的人進行篩查,對尚不能排除者采取隔離觀察措施。同時開始嚴格篩查來自疫區的人員,及時在與疫區相通的火車站、機場以及省界、高速路口開展防疫檢查,嚴防疫情輸入。加強與發生疫情省(區、市)的信息溝通,及時掌握疫情動態,落實聯防聯控措施。

  出現散發病例后,除落實上述措施外,主要由屬地縣(市、區)負責做好防控工作。在發熱門診及時對可疑非典型肺炎病人進行留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追蹤密切接觸者實施管理和醫學觀察,及時對疫點進行消毒。堅持分散接診、集中收治的原則,根據實際需要啟用具備條件、規模適當的醫院集中收治病人。相鄰縣(市、區)互相配合,加強出入監控,防止疫情傳播蔓延。省、市專家組為防控救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持。二級預警啟動后,由屬地設區市應急指揮部統一組織開展防控工作。以發生疫情縣(市、區)為重點,除落實三級預警防控措施外,要啟用定點醫院集中收治病人。由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建議,設區市應急指揮部決定對醫院、居民樓、建筑工地等疫病地點或場所適當實施封閉管理,對出現疫情的學校視情況采取停課、封校等措施,同時加強公共場所及人員密集場所的防疫、消毒工作,必要時在發生局部暴發或流行的縣(市、區)啟動群防群控網絡。相鄰設區市要及時溝通信息,密切配合,加強聯防聯控,嚴防疫情擴散。

  一級預警啟動后,由省委、省政府集中統一領導,在省應急指揮部的指揮下開展防控工作,堅持“突出重點、點面結合”的原則,主要抓好發生疫情區域的防控工作。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劃定實施一級防控的范圍,并根據疫情發展變化,及時做出調整。

  進入一級預警狀態的設區市除繼續堅持二級預警防控措施外,要動員社會力量,堅持鄉自為戰、村自為戰、校自為戰、廠自為戰等策略,全面落實專群結合、群防群控、聯防聯控措施。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鄉鎮(街道)、社區、村(居委會)等應積極配合搞好對疫病地點和場所的隔離控制,做好后勤保障和面對廣大群眾的思想宣傳工作。嚴格實行出入雙控,防止疫情的輸出和輸入。

  尚未啟動一級預警和未進入預警狀態的設區市要認真做好對來自疫區人員的篩查,及時在與疫區相通的火車站、長途汽車站以及各主要交通路口開展防疫檢查,落實有關防控措施。加強與疫情發生地的信息溝通,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嚴格落實聯防聯控措施。

  五、醫療救治

  (一)發熱門診和定點醫院

  加強現有醫療機構設立的發熱門診和隔離留觀室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醫療機構作為防控的重點部位,要嚴格落實控制院內感染措施,防止發熱門診成為傳播非典型肺炎的傳染源。設區市要統一調配各發熱門診隔離留觀室的使用,發熱門診隔離留觀室不能滿足需要時,由設區市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設置發熱留觀醫院,保證需要留觀的發熱病人及時安全得到隔離和治療。未設發熱門診的醫院,設立相對隔離的預檢診室,對發熱病人進行初步篩查,對可疑非典型肺炎的發熱病人由接診醫院或急救中心(站)及時轉至發熱門診進一步明確診斷。落實二級以上醫院對發熱病人的出診、接診制度。強化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兩級對發熱病人的監控,對可疑患者立即送當地發熱門診診治。

  實行首診負責制,堅持分散接診、集中收治的原則,指定醫院或定點醫院應在接到預警指令后1小時內準備好規定的床位,人員、藥品、設備全部到位,集中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對流動人口中的病人、疑似病人,要按照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的原則,及時送當地指定醫院或定點醫院治療。建立安全的轉運制度,堅持“專人專車”轉運。

  各設區市指定1—2所技術力量較強的醫院作為備用醫院,為指定醫院或定點醫院做好人力、技術儲備。要建立對口支援制度,各市確定3—5家實力較強的醫院作為對口支援醫院,保障定點醫院人力和技術的需要。

  (二)急救轉運和醫療救治隊伍

  各設區市應急指揮部統一調配轄區急救醫療資源,發生疫情時,應在10分鐘內派出專用救護車和救護人員,及時投入救治和轉運工作,對重癥病人應在途中給予必要的治療和監護。

  各設區市建立應急救治隊伍,其組成人員平時在原醫療機構從事日常診療工作,定期進行應急培訓、演練,一旦接到指令,1小時內快速集結,迅速出動,全力投入救治工作。

  (三)定點醫院的啟用

  三級預警時根據需要啟用具備條件、規模適當的醫院集中收治病人。二級、一級預警除啟用定點醫院外,根據需求啟用預警區域備用醫院。

  六、應急保障

  (一)技術保障

  1、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預案,結合本地、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各自的應急預案、工作方案或技術方案。

  2、預警評估專家委員會:由流行病學、病毒學、公共衛生管理、臨床和統計學等多學科專家組成,負責綜合分析疫情信息、評估和調整預警級別。

  3、省、市專家組:省、市兩級分別成立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學專家組和醫療救治專家組。流行病學專家組負責指導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落實隔離和消毒措施等。醫療救治專家組負責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內外診斷、救治藥品和搶救方法等信息,提供咨詢服務;承擔非典型肺炎病例的臨床診斷,指導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必要時可請國家專家給予技術指導和支持。4、應急處置專業隊伍:省級要建立4支、市級要建立2支由流行病學、消毒和臨床醫療救治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非典型肺炎應急處置專業隊伍,縣級也要建立應急處置隊伍,組成梯隊結構,一旦發生疫情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消毒隔離、緊急救治等處置和指導工作。5、培訓和演練: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醫療衛生專業人員開展非典型肺炎應急處理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建立考核制度,強化業務考核和技術演練,增強應急反應意識,提高應急處理能力。6、實驗室建設: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保障其正常運行和維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立生物安全三級(P3)實驗室、設區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立生物安全二級(P2)實驗室,要認真執行衛生部《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體樣品資源管理規范(暫行)》,嚴格管理制度、操作規程,防止實驗室感染和致病微生物的擴散。7、醫療救治網絡:按因地制宜、平戰結合、防治結合的原則,由現有發熱門診、指定或定點醫院、急救機構和傳染病醫療機構等構建醫療救治網絡,建立有效的橫向、縱向信息連接機制,保障及時接診、轉運和收治病人。根據預警級別不同,啟用適當規模的指定醫院、定點醫院或備用醫院。(二)后勤財務保障1、物資儲備。建立非典型肺炎應急物資儲備制度,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的計劃,做好醫療器械、藥品、衛生防護用品等物資儲備。2、經費保障。各級財政保障非典型肺炎應急處理經費,所需經費由同級政府通過財政預算安排和調整解決。

  (三)宣傳保障

  正確把握新聞媒體的導向作用,科學引導輿論,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現代大眾傳媒的宣傳優勢,利用咨詢熱線、板報、宣傳手冊、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開展衛生科普知識宣傳。積極組織開展面向社會的心理咨詢、心理援助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提高公眾對非典型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的認識水平,解疑釋惑,消除恐慌心理,克服麻痹思想,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七、工作督查和責任追究

  (一)工作督查

  1、督查管理

  根據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屬地化原則,實施分級督查。(1)省級主要負責本級各部門和設區市政府防治工作的督查;

  (2)各設區市負責本級各部門和縣(市、區)級政府防治工作的督查;

  (3)各縣(市、區)負責本級各部門和基層防治工作的督查。

  2、督查程序

  根據不同時期防治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督查工作。(1)根據本預案要求,制定督查工作方案;(2)進行現場督查、技術指導和衛生監督;(3)反饋檢查情況,形成督查意見;(4)下達督辦單并依法監督執行;(5)檢查督辦單落實情況。

  3、督查方法 (1)聽取匯報。由被督查單位提供書面匯報材料。(2)實地檢查。對發熱門診、定點醫院、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疫情報告網絡、報告速度和質量,以及留驗站、交通檢疫站、物資儲備情況等,根據有關要求和標準逐一對照檢查。(3)現場詢問。所有防治非典工作人員都應熟知本工作崗位的法律和技術要求,通過督查發現不足,針對存在問題進行技術指導。(4)現場模擬考核考試。督查人員由發現病人、重點是發熱門診就診開始,對被檢查單位實際操作全過程進行模擬檢查,對相關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進行理論、實際防護等知識考試。4、督查工作責任制(1)實行督查責任制。明確督查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把督查工作的地域和具體單位落實到每個責任人,并明確督查責任單位和督查人員,無特殊情況不得變更,保持工作連續性。(2)實行督查責任追究制。對未按規定計劃開展督查工作、未按程序進行督查、督查發現問題未能監督改進、發現問題未及時指出糾正的督查人員,要追究責任。(3)督查工作要以書面形式形成執法文書或督查文書,其中指導意見、發現的問題及改進意見等均以文字記載為依據。5、督查發現問題的處理(1)重大問題的報告。督查時發現可能造成疫情爆發、蔓延等緊急情況時,要立即用最快速度向本級和當地政府領導小組報告,并提出處理建議。(2)一般問題的處理。對督查中發現的一般問題,要進行分析整理,形成書面匯報材料上報本級政府領導小組。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政策性、技術性建議。

  (二)責任追究

  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建立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全面組織落實本預案要求,制定工作制度,明確職責和任務。各項任務落實到崗,明確到人。

  對違反本預案有關規定、妨礙本預案正常實施的任何單位或個人行為,如有關法律、法規已有追究行政責任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執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汾阳市| 克拉玛依市| 安溪县| 淮阳县| 石楼县| 扎兰屯市| 华亭县| 偏关县| 辽中县| 鸡东县| 上栗县| 青田县| 临泉县| 淳安县| 安溪县| 花莲县| 宜宾市| 西畴县| 梅州市| 双牌县| 安徽省| 华池县| 措勤县| 蓬安县| 吉安市| 渭源县| 萍乡市| 津南区| 遵义县| 监利县| 乌拉特后旗| 桃园市| 佛冈县| 依安县| 临夏市| 邵武市| 汽车| 盐山县| 南川市| 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