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黑龍江省建設工程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2002]

2003-10-09   黑建安[2002]10號   |   收藏   發表評論 0

  根據國務院令第75號《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建設部令第3號《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和《黑龍江省勞動安全條例》的規定,結合我省建設系統實際制定本規定。

  一、事故報告

  1、傷亡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直接或者逐級報告企業負責人。

  2、企業負責人接到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建設安全機構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工會等部門。

  3、死亡事故發生后,縣(市)、區、農墾、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立即向市(地)、省農墾、省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建設安全機構報告;市(地)、農墾、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安全機構在接到死亡事故報告后在24小時內以書面形式向省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總站報告。

  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死亡事故,市(地)、省農墾、省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建設安全機構,應在2小時內報省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總站。

  省、市(地)、縣(市)、區、農墾、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建設安全機構接到死亡事故報告后,應轉告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工會等部門。

  4、發生事故單位的報告內容包括:工程概況、事故情況、事故原因、采取的措施等。

  5、重傷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在三日內攜帶事故調查處理情況材料到事故發生地的市(地)、省農墾、省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建設安全機構匯報。

  一次死亡2人以下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法定代表人和事故發生地的市(地)、省農墾、省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建設安全機構負責人在七日內攜帶事故調查處理材料到省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總站匯報。

  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法定代表人和省、市(地)、省農墾、省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十日內攜帶事故調查處理材料到國家建設部匯報。

  6、傷亡事故發生后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

  二、事故調查與組織

  1、輕傷、重傷事故,由企業負責人或其指定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勞資、工會等有關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2、發生一次死亡二人以下,重傷三人以上,十九人以下,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不滿三十萬的事故,由事故發生地的設區的市(或者相當設區的市一級)省農墾、省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并組織調查處理工作。

  3、發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重傷二十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事故,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成調查組并組織調查處理工作。

  4、事故調查組有權對發生事故的企業和有關單位、有關人員了解有關情況和索取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

  三、事故處理與批復

  (一)事故處理

  1、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由發生事故的企業負責落實實施。

  2、死亡事故發生后,施工現場應立即停產整頓,按事故調查組提出的防范措施進行整改,經發生地的市(地)、省農墾、省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建設安全機構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施工。

  3、事故單位及有關部門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有關責任者及責任單位依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處理建議進行嚴肅處理,并將處理結果抄送事故調查組組成單位。

  4、發生死亡事故單位法定代表人、主管領導、項目經理、工長、安全員必須參加由省建設安全監督總站組織地事故教訓培訓班學習,以提高安全意識、完善規章、健全制度。

  5、傷亡事故發生后,隱瞞不報、謊報、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以及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及提供偽證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事故發生地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的規定,對事故單位視事故情節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停業整頓、限期不準承包工程、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的處分;對發生死亡事故施工現場的項目經理、工長、安全員給予:降低執業資格等級、吊銷執業資格證書的處分;觸犯刑律的移交有關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7、在調查、處理傷亡事故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打擊報復的,由其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ǘ┦鹿逝鷱停

  1、發生重傷事故對有關責任人的處理,由市(地)、省農墾、省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批復,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2、發生一次死亡2人以下的事故,對事故單位及有關責任人的處理,由事故發生地的市(地)、省農墾、省森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批復;

  3、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對事故單位及有關責任人的處理,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批復;

  4、發生死亡事故涉及對事故單位及有關責任人的建筑資質、執業資格等處理,按照管理權限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批復。

  四、事故統計與建檔

  1、建設工程事故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歸口統計,逐級上報并抄報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2、凡涉及總分包的工程,總包企業應作為基本填報單位,報告統計總包范圍內所有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情況;沒有固定組織、不成建制、成建制未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注冊登記、非專業施工隊伍以及包工不包料(包清工)的勞務分包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應由總包企業接“本企業職工臨時工”進行報告統計;

  3、建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包括:工程建設和城市公用事業;用工形式包括固定工、合同工、臨時工。

  凡涉及非建設職工的傷亡事故只報告不統計。

  4、建設系統的企事業單位每月3日前將建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月報,報企業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死亡事故由發生地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計報告);縣(市)、區、農墾、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每月5日前將建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月報,報市(地)、省農墾、省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市(地)、省農墾、省森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每月十日前(年報于次年一月十日)將建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月報,報省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總站。

  5、事故處理結案后,事故單位應在三日內將事故調查報告和結案批復材料裝訂成冊,一式二份(三人以上事故三份)報事故發生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異地施工企業另報企業所在地一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安阳县| 吴旗县| 道孚县| 禹州市| 呼伦贝尔市| 普定县| 高淳县| 湄潭县| 科技| 灵宝市| 安多县| 太仆寺旗| 康定县| 古交市| 沙洋县| 班戈县| 新乐市| 建湖县| 蕉岭县| 武功县| 印江| 和硕县| 施秉县| 昌乐县| 北票市| 阜平县| 金塔县| 东源县| 松江区| 湘西| 岑巩县| 孝义市| 安西县| 云霄县| 翁牛特旗| 定西市| 玉环县| 武威市| 成武县| 莎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