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淺海生產安全
2006-11-2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中國石油淺海區域,指在中國沿海岸線0~5m水深線以內的石油勘探開發區。目前,這一工作區域分布在萊州灣、渤海灣、遼東灣三個海域中;分別屬于勝利油田、大港油田、遼河油田。該區域含油氣構造陸海連片,油氣條件充沛,有多種類型的圈閉和多套油氣儲集層,是我國油氣資源富集區之一,勘探開發前景十分廣闊,是重要的油氣儲量接替地區。
石油淺海生產安全,指在淺海區進行的勘探、鉆井、建設、施工、采油生產等活動的安全內容。由于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在淺海活動區域范圍比較大,延續時間長,生產活動內容多樣,如地震、鉆井、建設施工、修井、采油、油氣管線輸送、原油船運等,所有這些活動大多接觸易燃易爆物品,不安全因素很多。又由于這些生產活動大多集中在面積較小的結構物或平臺上,一旦發生事故,其緊急程度和危險性比在陸地上更要嚴重,因此,防治手段較陸上要嚴格,且更要周密。
職業危害石油淺海生產,除一般生產事故外,主要的危害來自于自然災害。灘海油田的生產設施和人員活動范圍,大多處在海上。因此,受臺風、風暴潮、海冰等威脅較大。另外渤海區域也是地震活動頻繁地區,受地震災害影響的幾率也比較大。臺風、風暴潮一般伴隨著有氣旋、涌浪等。在平臺上部的設施及人員,受風力災害較多,由于海上空氣濕度大,空氣相對密度也較大,在同樣風速下風壓較強。在平臺上,受到的主要破壞是,裝置、設施、管線被吹壞,人被吹倒,甚至造成死亡。平臺下部結構,主要受海浪的沖擊、擠壓,引起震動、晃動,甚至被毀壞。由于淺海地區海水泥沙含量大,受風浪沖刷損壞也較嚴重。
海冰對結構物的危害,是在海流和風的作用下,大面積冰源成整體移動,擠壓結構物,結構物受擠壓產生振動,以至被破壞。自由漂移的流冰,對結構物有沖擊作用;凍結在結構物四周的冰片,因水位的變化,對結構物產生上拔或下壓;而結構物因溫度的變化,在冰層附近產生局部應力;流冰對結構物產生磨蝕作用;堵塞冰的膨脹對結構產生擠壓作用,堆積冰對結構物及基礎產生壓力等。平臺結構受到以上的作用力,若超出承載能力則會造成塌垮,以至沉沒。此外在自然災害發生的同時,往往伴隨有次生災害,如停水、停電、溢油、漏油、引發火災、運輸隔斷、通訊聯絡隔斷等。
由于海上結構物空間有限,人員的自存能力和自救能力小。一旦發生災害,主要依靠陸上救援。但在發生災害時,往往運輸支援手段,也受到災害影響,難以接近海上目標。淺海油田生產,除自然災害外,還有海底油氣管線、電纜、油氣生產設施,受到人為因素的破壞,如漁業捕撈、交通船舶拋錨誤破壞等,造成溢漏油氣事故。這種事故造成環境污染,毒死海產生物外,還極易發生大面積火災。由于石油浮在水面上,隨風浪漂移擴散,使災害面積很難控制。因此海上溢油也是危害性很大的災害。
預防措施石油淺海油田的開發,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安全、簡易、經濟、可靠、注重環保”的建設原則。在安全生產方面受“中國海洋石油作業安全辦公室”管理,并接受其安全監督檢查。按已發布的有關安全規定和標準嚴格執行,從工程開始就要執行安全檢驗制度,取得安全許可證,方可投產。使淺海海上石油生產過程處于嚴格的監控之下進行,嚴防一切海上事故的發生。
由于淺海區域環境的特點,就要求石油淺海作業,必須嚴格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油田開發前期研究工作中,就必須編寫安全分析報告報國家有關部門審批。在工程設計中,必需按有關規定、規范、標準編制消防、救火、救生、救護、逃生等內容。在生產過程中,必須按規定購置有關設備,放置指定地點,并定期檢查設施的完好情況,如救生圈、救生衣的數量、質量、存放的位置等。其他的救生設備,如救生艇、救生筏、軟梯、浮索、拋繩設備、信號設備、通信工具等,也要定期檢查。為了使平臺上的人員,在發生危險時,能快速逃生,平臺上的所有救生設備應隨時處于完好狀態。關于淺海區域溢油防治,也應納入安全管理范圍,設置區域性的溢油收油設施。海上的溢油收油,國外已有成熟的技術。而海灘區域的溢油收油,由于油水沙混為一體還混有海草及其他固體物,很難使之分離,需要根據油沙的不同性質,采用不同的方法。目前大體有以下幾種:
1.真空抽吸裝置:裝有專用的吸人頭、軟管、真空抽吸罐、泵等的個人式或集中式抽吸系統。
2.污油沖洗系統:專用的海灘沖洗工作船、強力噴頭,可伸縮的機械臂和軟管。
3.吸附設備及專用材料:在潮間帶、沼澤地的貼地污油,可用稻草席、親油繩等專用材料在吸附油后,以專用設備擠干、清洗并重復使用。
4.海灘清洗車:可將沙灘犁耙、翻耕、清洗、回填。
5,生物降解技術:包括使用植物、微生物、海洋低等動物等,撒在含污油的沙灘上,加入適量的氮肥、磷肥,并隔一段時間翻耕一次,提高透氣性,一般在六個月以內,可使沙中含油從2kg/m2降到0.5kg/m2,但最終仍會有大約為原來污油量的20%左右,不易清除干凈。
6、穩定化處理:含油海沙混入生石灰,攪拌后可作為鋪低載荷路面的材料。
灘海油田的溢油事故雖不經常發生,但溢油防治設備,應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并有專人操作管理。
——摘自《安全科學技術百科全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