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lution source 指人類生存環境中某種物種的濃度(包括電磁輻射及噪聲)超出了正常水平,使環境要素如大氣性質、水體水質、土壤、氣候發生變化而構成對人類、生態、材料、生活環境等不良影響時,人們所要考察和調查其污染的來源。污染源分為人為源和自然源兩種,其中尤其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所造成的人為污染來源更為重要。自然源主要有:自然塵、森林火災、火山活動、生物排放、海浪飛沫等;人為源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燃燒、礦山開發、工業排放、固體廢棄物及其焚燒、農業生產活動的排放,包括農藥、化肥等的使用。
——摘自《化學辭典》(2004年4月,化學工業出版社)
source of pollution 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發生源,它是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裝置等的總稱。按污染物的來源可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自行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造成有害影響的場所,如正在活動的火山。人為污染源是指人類社會活動所形成的污染源。按排放的污染物或造成污染的種類。人為污染源分為有機物、無機物、熱、噪聲、放射性、病原體等污染源和同時排放多種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等。按污染的對象分為人氣、水體和土壤污染源等。按污染空間分布方式分為點污染源和面污染源。更常見的是按人類社會活動功能,分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摘自《安全工程大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