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濃差腐蝕
2006-11-2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當鍋爐停用時,積留在鍋爐聯箱、汽包及爐管低凹處的水,由于水的表層接觸大氣,溶解氧的濃度大,而較深層溶解氧的濃度相對地較小,這就在同一金屬表面出現不同的電極電位,氧濃度大的區域電位高,為陰極,氧濃度小的區域電位低,為陽極,從而造成腐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水線腐蝕。因為水線腐蝕是由氧濃度差引起的,所以把這類腐蝕稱為氧濃差腐蝕。
氧濃差腐蝕表現更為嚴重的是,當金屬表面一旦出現這類腐蝕產物時,由于這些產物比較疏松,并且不是連續覆蓋在金屬表面上,這就造成了腐蝕產物下面與腐蝕產物邊緣溶氧濃度不均勻,因腐蝕產物阻止了氧的擴散,在其下部形成了缺氧的陽極區,在其邊緣形成了富氧的陰極區,進而發生氧濃差腐蝕。結果是陽極區的坑愈來愈深,陰極區的腐蝕產物愈積愈多,這樣,在金屬表面上出現疏密不勻、高低不等的鼓包。鼓包的顏色由于鐵的氧化物成分不同,由黃褐色到磚紅色不等。表層下面的腐蝕產物為Fe3O4黑色粉末。如果將這些腐蝕產物除掉,便呈現出一個個的腐蝕坑。
當汽包或聯箱內沉積有水渣,在鍋爐停用時,由于這些地方容易積存水分和吸收潮氣,同樣會造成氧濃差腐蝕,所以這些地方要比其他部位腐蝕嚴重得多。
——摘自《安全科學技術百科全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