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礦山透水事故遇險人員應急知識

2010-08-2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礦難從發生到救援,到善后,再到調查處理,無疑是一個危機的化解過程。王家嶺煤礦“3•28”透水事故搶險救援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節點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危機的化解。這一危機持續時間長,從3月28日13時40分左右事故發生,到4月5日14時15分115名遇險人員獲救,到4月14日上午仍在全力搜尋井下剩余1名遇險人員,歷時十幾天;危機的化解涉及相關政府部門、醫院、霍州煤電、山西焦煤、西山煤電、臨汾市電力救援隊、預備役部隊、武警部隊等多個單位的5000多名救援人員及新聞媒體。

  另外,在整個危機事件消除過程中,既有許多不可預知的因素,也有許多可控、可防的因素,如何應用、引導可控、可防的因素使危機朝著正確的方向化解,也是救援工作不可輕視的內容。

  基于上述考慮,我們梳理了王家嶺煤礦成功救援工作中的若干環節,對每個節點上的應知應會知識加以點擊。重要節點如下:

  事故發生前,王家嶺煤礦工作面出現透水征兆。

  3月28日14時40分許,王家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

  3月28日事故發生后至4月5日零時40分許,153名遇險人員被困井下。

  4月5日零時40分許至14時15分,115名遇險人員在被困八天八夜后終于安全升井。

  4月5日凌晨1時20分許至發稿時,115名獲救人員在醫院接受治療。

  視點一

  透水事故發生前有什么征兆?

  現場實錄:

  3月28日10時30分,項目部經理曹奎興在20101工作面回風巷巷道右幫發現有少量出水。水很干凈,用手蘸點湊鼻子上聞聞,沒什么味道。

  一小時之后,另一位項目部經理被派到出水點,在周邊的區域里,他共發現了5個這樣的出水點。出水量很小,無壓力,水質清澈。

  措施解讀:

  礦井透水事先都有預兆,可根據八種不同的透水征兆,辨別其是否有透水的危險。

  1.發潮:煤本身是不透水的東西,但當受到一定壓力的水的作用,仍會有部分的水分浸到煤體里去。因此,當采掘工作面臨近積水區時,就會發現局部的或大面積的發潮現象,這種發潮現象不完全是由于接近水區的緣故,遇到底板巖層為透水巖層時,也常使煤體有發潮現象。

  2.發汗:當工作面接近積水區時,因受水壓作用,通過煤的層理、節理、水就透過煤壁并聚成水球現象,看起來就像人出汗一樣。

  上述兩種象征,無論發潮和發汗,有時都會出現假象,這種發潮和發汗的真假,往往采用“淺剝皮”的辦法加以鑒別,就是將發潮或發汗的煤面,剝去一薄層,觀察探試新暴露的煤層是否也發潮,如果發潮,就證明這是透水象征。

  3.流水或滴水:這種現象是發汗進一步發展的結果,證明工作地點與積水區的距離越來越近了,也證明隔水煤墻越來越軟,隔水性越來越差,抗壓能力越來越少,總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時必須百倍警惕,加緊處理。

  4.掛紅:這種現象往往是流水現象出現后產生的。這種現象說明水內含有鐵的氧化物,或硫鐵礦物等,出現“掛紅”一般認為是接近老空積水的象征。

  5.空氣變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積水區以后,影響工作面氣溫降低,感到發涼。

  6.硫化氫氣味加大:二硫化氫氣體也是老空區的產物。因此,當工作面接近老空區時,有時可嗅到硫化氫的氣味。

  7.水叫:一般有兩種聲音:一種是:“嘶嘶”的聲音,這種聲音,很像低沉的雷鳴聲或不開鍋的聲音,這是因為水位有了變動或受滾動巖石撞擊影響的結果。

  8.鉆孔底發軟或出水。用探水鉆或釬子探水時,如發現鉆孔底發軟,鉆屑發潮,就說明釬子快到積水區,如繼續鉆就有出水可能。

  視點二

  發生透水事故現場人員撤退時的注意事項

  現場實錄:

  4月8日,一名在河津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山西臨汾籍工人說,當時,5米高的水頭打過來,不知道誰喊了一句,抓住墻上的安全網,趴在巷道墻上。于是,大家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使自己趴在墻上,有的抓住安全網,有的用衣服和皮帶把自己固定在墻上。許多人都像蜘蛛人一樣在墻上趴了兩天兩夜,度過了最糟糕的時期。他說:“我們還在井下用炸藥炸開了一個高于水位一米的廢棄巷道。當時想出這個點子后,大家馬上行動起來,測瓦斯的測瓦斯,找炸藥的找炸藥,很快炸開了墻,躲進了巷道。這個巷道也成了我們的臨時避難所。”

  措施解讀:

  1.透水后,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觀察和判斷透水的地點、水源、涌水量、發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況,根據預防災害計劃中規定的撤退路線,迅速撤退到透水地點以上的水平,而不能進入透水點附近及下方的獨頭巷道。

  2.行進中,應靠近巷道一側,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體,盡量避開壓力水頭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滾動矸石和木料撞傷。

  3.如透水后破壞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標,迷失行進方向時,遇險人員應朝著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應留設指示行進方向的明顯標志,以提示救護人員的注意。

  5.人員撤退到豎井,需從梯子間上去時,應遵守秩序,禁止慌亂和爭搶。行動中手要抓牢,腳要蹬穩,切實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如惟一的出口被水封堵無法撤退時,應有組織的在獨頭工作面躲避,等待救護人員的營救。嚴禁盲目潛水逃生等冒險行為。

  視點三

  等待救援時的注意事項

  現場實錄:

  胡千海,是首批獲救的9名工人之一。黑暗的井下,水很臟。前四天,胡千海只喝自己的尿。他是第一次喝那玩意兒,咸咸的,但卻是最珍貴最干凈的水源。

  獲救工人李先寶,陜西商南縣人,33歲。李先寶說:“開始確實是害怕,后來其他的感覺都沒了。關鍵就是餓得要命,餓,太餓了,下來就是個冷,身上衣服濕透了。”

  困在井下的工人們,吃什么的都有,有吃炸藥包包裝紙的,有吃木頭的。有一次,被困工人魏合榮聽見有人吃東西,發出“咯嘣”的聲音。他就想,吃什么呢,吃得這么響。后來才知道,有人在咬煤塊。

  措施解讀:

   通常情況下,礦山透水事故遇難者的首要死因是溺水,第二大死因是缺氧,還有一個因素是體溫下降。

  當現場人員被涌水圍困無法退出時,應迅速進入預先筑好的避難硐室中避災,或選擇合適地點快速建筑臨時避難硐室避災。如系老空透水,則須在避難硐室處建臨時擋墻或吊掛風簾,防止被涌出的有害氣體傷害。進入避難硐室前,應在硐室外留設明顯標志。

  避災時,應用敲擊的方法有規律、間斷地發出呼救信號,還應保存礦燈電力,以向營救人員指示躲避處的位置。

  遇險人員應盡量保持身體干燥,或者減少被泡在水中的身體部位,防止身體熱量迅速喪失。

  被困期間斷絕食物后,即使在饑餓難忍的情況下,也應努力克制自己,決不嚼食雜物充饑。井下積水可能受到化學物質的污染,需要飲用井下水時,應選擇適宜的水源,并用紗布或衣服過濾。

  視點四

  被困人員心理怎樣調適

  現場實錄:

   頭兩天,被困工人魏合榮還想著出去,但結果讓他很失望。想到可能會“完了”,他感到很害怕,想到家人就很傷心,但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煩躁,“害怕啊,害怕的要死”。

    困在井下的前三天,陳宗勇感到非常恐懼。幸虧他們所處的位置,尚有一處沒有完全打通的通氣風道。工友們利用隨身帶的炸藥,將風道炸通了。新鮮的空氣涌進被透水隔絕的巷道內,又燃起了受難工友們的求生希望。第四天時,他們一點也不感到害怕了,反正是豁出去了,聽天由命吧。他們始終堅信,井上的人也一定正在想方設法營救他們。陳宗勇說:“我堅信我會活著走出去!”

  措施解讀:

  從醫學角度,人們所認識到的生理極限是72小時,并不能說明人的生存極限只有72小時。據資料記載,一個人不吃飯有水喝能堅持7—20天,不吃飯不喝水只能活3—8天,依個人體質和心理素質等情況而不同。有水可以堅持更長的時間。但是,堅定、強烈的求生愿望和意志可以克服許多困難,延長生命。

  專家指出,遇險人員保持良好心態非常重要。人在災難中要學會生存,千萬不可讓意志力衰弱而失去生存的自信,意志力薄弱會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能量的消耗與心理因素有密切關系,情緒有一種組織功能。在能量極其匱乏的情況下,人需要保持平靜,盡量減少能量消耗。

  在避災期間,遇險人員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情緒安定、自信樂觀、意志堅強。要堅信上級領導一定會組織人員快速營救;堅信在班組長和有經驗老工人的帶領下,一定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共渡難關,安全脫險。要做好長時間避災的準備,除輪流擔任崗哨觀察水情的人員外,其余人員均應靜臥,以減少體力和空氣消耗。

  視點五

  遇險人員獲救后的注意事項

  現場實錄:

  這是4月7日上午10時左右,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普通病房內,一名山西臨汾籍38歲的獲救工人與營養師劉艷華的對話。

  獲救工人:“我餓了,該吃飯了,咋不給我吃呢?”

  劉艷華:“你現在胃還不適應,要少吃多餐。”

  獲救工人:“一天吃的全是湯啊粥啊,就像哄小娃娃呢!”

  劉艷華摸著他的頭說:“你現在好好休養,再過兩天想吃啥就吃啥啊!”

  獲救工人:“你把窗戶再拉開點嘛,我還是怕黑。我想看電視了,咋把電視關了呢?”

  劉艷華:“太亮了對你眼睛不好,電視也少看會兒,你得緩一下,休息一下眼睛。”

  “病人從生死邊緣獲救后精神比較亢奮,有著很強的傾訴欲望,屬于正常的心理發泄,醫護人員要通過和病人聊天,讓他們說出心里話,要像照顧小孩子一樣,悉心呵護照顧他們。”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醫師羅錦繡說。

  措施解讀:

  長時間被困在井下,發覺救護人員到來營救時,遇險人員不可過度興奮和慌亂。得救后,不可吃硬質和過量的食物,要避開強烈的光線,以防發生意外。一般情況下,獲救三天以后就可以摘掉眼罩了。

  專家指出,對于長時間被困的遇險人員,獲救后的關鍵在于營養救治和恢復。被救礦工普遍有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鈉、低磷,代謝紊亂,尿液里出現過量蛋白,血尿酸偏高,腎功能損傷,饑餓性酮癥等。他們的肝臟和腎臟功能最應受到關注,在救治初期應該以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為主,隨著病情穩定再逐步由營養醫師為其提供腸外腸內營養的治療,最終過渡到經口食入富含營養的食物。

  專家提醒,對那些剛剛被救助的工人,補充營養不能操之過急,以避免發生過度喂養綜合征,造成機體的代謝失衡。

  視點六:

  遇險人員獲救后的心理干預

  現場實錄

  4月7日,山西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專家對該院收治的20名王家嶺煤礦“3•28”透水事故生還礦工做了心理健康測評。令人意外的是,這20名獲救礦工中僅有4人的心理是正常的,其他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重度創傷的有3人。

  山西醫科大學收治的20名獲救礦工因為在井下特殊環境里煎熬了8晝夜,缺乏安全感,升井后普遍感覺幸福、激動、興奮,話多,喜歡宣泄,難以安撫,這些都是應激反應的表現。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醫師羅錦繡說,多數病人不能下床,醫護人員幫他們排尿。相處中逐漸建立了信任,病人心里有什么話都愿意說出來,醫生對病人的心理信息也有了更多掌握。陪伴在這個時候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對他們的心理安慰和治療,不僅通過語言開導,更多的是通過一個個關懷的舉動,甚至溫情的眼神交流。

  措施解讀

  當個體遭遇重大問題或變化發生使個體感到難以解決、難以把握時,平衡就會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擾,內心的緊張不斷積蓄,繼而出現無所適從甚至思維和行為的紊亂,進入一種失衡狀態,這就是心理危機狀態。如果心理危機過強,持續時間過長,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出現非常時期的非理性行為輕則危害個人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則出現攻擊性和精神損害。

  據專家介紹,災害對人造成的心理創傷可能是終生不愈的。巨大的災難一下子把人推向了絕境,很多人沒有應付打擊的足夠力量。

  心理干預指對處在心理危機狀態下的個人采取明確有效措施,使之最終戰勝危機,重新適應生活。心理危機干預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傷或傷及他人,二是恢復心理平衡與動力。有效的心理干預就是幫助人們獲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緩解乃至穩定由危機引發的強烈的恐懼、震驚或悲傷的情緒,恢復心理的平衡狀態,對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調整,并學習到應對危機有效的策略與健康的行為,增進心理健康。

  為了進行有效的危機心理干預,必須了解人們在危機狀態下有哪些心理需要。人們會表現驚慌、無助、逃避、退化、恐懼等行為;想吐露自己對事故的內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夠盡快安定,恢復到正常狀態;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與支持等。這些心理需要為危機心理干預提供了依據。

  怎樣進行心理干預?心理干預的時間一般在危機發生后的數個小時、數天,或是數星期。心理干預工作者一般必須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精神科醫生等。

  心理干預工作者應與獲救人員有可能多的身體接觸、目光接觸,鼓勵對方傾訴,把情緒宣泄出來。心理干預工作者應給獲救人員提供實際的幫助,比如詢問目前實際生活中還有什么困難,處理現實的需要和關切,幫助獲救人員聯系目前需要或者即將需要的哪些可得到的服務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白县| 徐水县| 清水河县| 贡山| 乃东县| 从化市| 紫阳县| 盐山县| 福安市| 隆昌县| 达日县| 阳城县| 临江市| 绩溪县| 肇庆市| 万盛区| 堆龙德庆县| 江北区| 吐鲁番市| 顺义区| 卢龙县| 长治市| 东乌珠穆沁旗| 绥阳县| 合水县| 漠河县| 彰武县| 铜梁县| 鄢陵县| 景德镇市| 牟定县| 铜鼓县| 红河县| 青川县| 邹城市| 通辽市| 昭苏县| 嘉荫县| 平陆县| 泰兴市|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