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現場急救知識與實用技術

2010-12-2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主要內容

  現場急救概述

  現場急救常用的幾種急救技術

  常見急癥的急救

  突發事件應對知識

  第一節、現場急救概述

  一、急救的類型

  (一)院前救護(現場急救)

  ⑴院前救護是指危急重病人進入醫院前的急救護理。

  ⑵院前救護的含義:

  ①接到呼救后,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現場。

  ②給予現場傷員以最有效的救護措施。

  ③在不停止救護的情況下,安全、迅速的將傷員轉運到相關醫院繼續救治。

  (二)院內急診救護

  醫院內急診部門的醫護人員接收各類急性傷病員、慢性病急性發作及危重癥病人,對其進行搶救、治療和護理。

  (三)重癥監護(ICU)

  重癥監護是指專業醫護人員將各類危重病人集中管理,應用現代化的醫療設施和先進臨床檢測技術對病人進行嚴密的監護、有力的治療和護理,從而使病人能度過危險期,為康復奠定基礎,提高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二、現場急救的目的

  保存生命;

  防止病情惡化;

  改善預防;

  第二節現場急救常用的幾種急救技術

  一、心肺腦復蘇

  通常將心肺腦復蘇分為三個階段:

  基礎生命支持(BLS)

  進一步生命支持(ALS)

  持續生命支持(即腦復蘇)

  (一)基礎生命支持

  基礎生命支持亦稱基礎復蘇。其目的是迅速恢復循環和呼吸,維持重要器官供氧和供血,維持基礎生命活動,為進一步復蘇處理創造有力條件。基礎生命支持包括心臟驟停或呼吸停止的識別,氣道阻塞的處理、建立氣道、人工呼吸和循環。

  (一)基礎生命支持

  1、確定病人是否心臟驟停

  發現突然喪失意志的病人時,立即呼喚和搖動病人肩部,觀察有無反應,同時觸摸病人頸動脈或股動脈有無搏動。

  2、呼喚救助

  如果病人無反應,應立即呼喚救助。

  (一)基礎生命支持

  3、安置病人

  當確定病人意識喪失時,立即將病人置于平坦、堅硬的地面或硬板上,復蘇者位于病人右側,開始心肺復蘇。

  (一)基礎生命支持

  4、保持氣道通暢

  對意識喪失的病人迅速建立氣道,并清除氣道內異物或污物,常用開放氣道解除梗阻的方法有三種:

  (1)頭后仰-下頜上提法

  (2)頭后仰-抬頸法

  (3)下頜前提法

  (一)基礎生命支持

  5、人工呼吸

  (1)口對口呼吸

  復蘇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深吸氣后,向其口腔吹氣兩次每次吹氣量為800~1200毫升。吹氣速度均勻,保持肺膨脹壓低于20厘米水柱。繼而以每分鐘12次的頻率繼續人工通氣,直至獲得其他輔助通氣裝置或病人恢復自主呼吸。

  (一)基礎生命支持

  (2)口對鼻呼吸

  對有嚴重口部損傷或牙關緊閉者,采用口對鼻通氣法。復蘇者一只手前提病人下頜,另一只手封閉病人口唇,進行口對鼻通氣。通氣量及通氣頻率同口對口呼吸。

  (一)基礎生命支持

  6、建立人工循環

  (1)判斷病人有無脈搏。人工通氣支持時,應隨時檢查頸動脈有無搏動,5~10秒無脈搏,立即開始人工循環。

  (一)基礎生命支持(2)胸外心臟按壓。

  采用胸外心臟按壓應掌握六個要點:①復蘇者應在病人右側。②按壓部位與手法:雙手疊加,掌根部放在胸骨中下1/3處垂直按壓。③按壓深度:成人為4~5厘米,兒童為3~4厘米,嬰兒為1.3~2.5厘米。④按壓頻率:成人和兒童為80~100次/分鐘,嬰兒為100次/分鐘以上。⑤按壓/放松時間比為1:1。⑥按壓與呼吸頻率:單人復蘇時為15:2,雙人復蘇時為5:1。

  心肺復蘇期間,心臟按壓中斷時間不得超過5秒。氣道內插管或搬動病人時,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二)進一步生命支持

  進一步生命支持是指在醫院急診部門的急救,主要措施為:

  (1)開放氣道與通氣支持:

  ①供氧;

  ②開放氣道;

  ③機械輔助通氣。

  (2)人工輔助循環。

  (3)心電監測。

  (三)腦復蘇

  復蘇成功并非僅指自主呼吸和循環恢復,智能恢復即腦復蘇是復蘇的最終目的。因此,從現場基礎生命支持開始,即應著眼于腦復蘇。腦復蘇需要借助檢測儀器對病情進行嚴密觀察,這里不再贅述。

  二、止血技術

  (1)加壓包扎止血法,一般用于較小創口的出血。

  (2)指壓止血法,主要用于動脈出血的一種臨時止血方法。

  (3)抬高肢體止血法,抬高出血的肢體是減緩血液流速的臨床應急止血措施。

  (4)屈肢加墊止血法,主要用于無骨折和關節損傷的四肢出血的止血方法。

  二、止血技術

  (5)填塞止血法,先可用明膠海綿填入傷口,后用大塊無菌敷料加壓包扎。

  (6)止血帶止血法,主要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加壓包扎不能有效止血時。在出血部位近心端肢體上選擇動脈搏動處,在傷口近心端墊上襯墊。左手在距止血帶一端約10cm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緊止血帶,手背下壓襯墊,右手將止血帶繞傷肢一圈,扎在襯墊上,繞第二圈后把止血帶塞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間,兩指夾緊,向下牽拉,打成一個活結,外觀呈一個倒置A字型。

  三、包扎技術

  包扎具有保護創面、壓迫止血、骨折固定、用藥及減輕疼痛的作用。

  (1)包扎用物:繃帶、三角巾、多頭帶、丁字帶。

  (2)包扎方法:主要包括繃帶和三角巾包扎法。

  四、固定技術

  對于骨折、關節嚴重損傷、肢體擠壓和大面積軟組織損傷的傷病員,應采取臨時固定的方法,以減輕痛苦、減少并發癥、方便轉運。

  (1)固定材料:木制夾板、充氣夾板、鋼絲夾板、可塑性夾板、其他制品。

  (2)固定方法:脊柱骨折固定、上肢骨折固定、下肢骨折固定。

  四、固定技術

  (3)固定的注意事項:

  ①對于各部位骨折,其周圍軟組織、血管、神經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或有體內器官的損傷,應先處理危及生命的傷情、病情,如心肺復蘇、搶救休克、止血包扎等,然后才是固定。

  ②固定的目的是防止骨折斷端移位,而不是復位。對于傷病員,看到受傷部位出現畸形,也不可隨便矯正拉直,注意預防并發癥。

  ③選擇固定材料應長短、寬窄適宜,固定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以免受傷部位的移動。

  ④對于開放性骨折合并關節脫位,應先包扎傷口。用夾板固定時,先固定骨折下部,以防充血。

  ⑤固定時動作應輕巧,固定應牢靠,且松緊適度。

  五、轉運技術

  在轉運過程中應正確地搬運病人,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和搬運工具。

  (1)徒手搬運:救護人員不使用工具,而只運用技巧徒手搬運傷病員,包括單人攙扶、背馱、雙人搭椅、拉車式及三人搬運等。

  五、轉運技術

  (2)擔架搬運的種類

  ①鏟式擔架搬運,適用于脊柱損傷、骨盆骨折的病人。

  ②板式擔架搬運,適用于心肺復蘇及骨折病人。

  ③四輪擔架搬運,可以推行、固定于救護車、救生艇、飛機上,也可以與院內擔架車對接,而不必搬運病人即可將病人連同擔架移至另一輛擔架車上。

  ④其他搬運包括帆布擔架、可折疊式搬運椅等。

  第三節常見急癥的急救

  一、出血

  (一)定義

  出血是許多疾病的一個急性癥狀,也是創傷后的主要并發癥之一。要及時判斷血壓是否正常,估計出血量。

  (二)首先判斷出血性質

  動脈出血者,出血為搏動樣噴射,呈鮮紅色;靜脈出血者,血液從傷口持續涌出,呈暗紅色;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從傷口滲出或流出,量少,呈紅色。

  500毫升以下出血,病人常無明顯反應。500毫升~1000毫升出血,病人可表現口唇蒼白或紫紺、四肢冰涼、頭暈、無力等。1000毫升~2000毫升出血,病人可表現心悸、四肢厥冷、脈搏細速、反應冷淡、心率130次/分鐘以上、血壓下降。

  根據出血性質,采用不同的止血措施,方可達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二、暈厥

  (一)定義

  暈厥是突然發生的短暫的、完全的意識喪失。

  (二)急救措施

  (1)臥床休息;

  (2)保持呼吸道暢通,解開衣領,病人平臥或頭低腳高;

  (3)注意環境空氣流通;

  (4)注意保暖;

  (5)病人清醒后可給熱糖水;

  (6)安慰病人;

  三、抽搐與驚厥

  (一)定義

  抽搐是由于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一時性腦功能紊亂,伴有或不伴有意識喪失,出現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非自主的強直性或陣攣性收縮,導致關節運動。

  驚厥是全身或局部肌肉突然出現的強直性或陣發性痙攣,雙眼球上翻并固定,常伴有意識障礙。

  (二)抽搐與驚厥急救

  1.抽搐與驚厥發作時的救護

  (1)平臥,頭偏向一側;

  (2)開放氣道;

  (3)安全保護,保持環境安靜,避免刺激;

  (4)降溫、解毒。

  2.發作后的護理

  (1)安靜、充分休息讓其恢復體力;

  (2)安慰病人

  四、昏迷

  (一)定義

  昏迷是指高級神經活動對內、外環境的刺激處于抑制狀態。

  (二)急救措施

  (1)使昏迷的人取平臥位,避免搬動,松解衣領、腰帶,取出義齒。頭偏向一側,防止舌后墜,或用舌鉗將舌拉出,開放氣道。

  (2)保持呼吸道通暢。

  (3)禁食。

  (4)針灸。根據病情,可按壓或針刺人中、合谷等穴位。

  (5)轉運。迅速轉運到醫院進一步救護。

  五、猝死

  (一)定義

  猝死是指突然意外臨床死亡(從發病到死亡不超過1小時)。

  (二)猝死原因

  冠心病、心律失常、胰腺炎、觸電、溺水、中毒、創傷等。

  (三)猝死的診斷

  (1)意識突然喪失。

  (2)大動脈(頸動脈和股動脈)搏動消失(或聽診心音消失)。

  (3)呼吸突然變慢或停止。

  (4)皮膚蒼白、紫紺、全身抽搐。

  (5)瞳孔散大。

  (四)現場急救

  參見心肺腦復蘇。應在5~10秒內作出心臟驟停的診斷,不應為診斷而延遲開始復蘇的時間。

  六、休克

  (一)定義

  休克是以突然發生的低灌注導致廣泛組織細胞缺氧和重要器官嚴重功能障礙為特征的臨床綜合癥。

  (二)休克的原因、類型

  (1)失血大于1000毫升引起的休克;

  (2)心肌梗塞、心衰引起的休克;

  (3)過敏引起的休克;

  (4)神經源性引起的休克;

  (5)放射性引起的休克;

  (6)燒傷引起的休克;

  (7)嘔吐、腹瀉引起的休克;

  (8)感染性休克。

  (三)休克的癥狀與體征

  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的共同癥狀與體征表現為:低血壓、心動過速、呼吸增快、少尿、意識模糊、皮膚濕冷、四肢末端皮膚出現網狀青斑,胸骨部皮膚或甲床按壓后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大于2秒等。

  (四)休克的急救

  [1)據各種原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對最常見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或神經源性休克,應取仰臥位,下肢抬高20°~30°,心源性休克(因心臟因素出乎意料的猝死)有呼吸困難者,頭部抬高30°~45°。

  (2)保暖。

  (3)觀察病情并及時轉院。

[NextPage]

  七、中毒

  (一)一氧化碳中毒

  (1)病因:吸入過量CO。

  (2)機理:CO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碳化血紅蛋白而降低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使肌體缺氧。

  (3)分型:急性、慢性。

  (4)癥狀:輕型--頭暈、心悸、惡心、嘔吐、無力;重型――昏睡、昏迷、猝死。

  (5)急救:①脫離環境,打開門窗、吸入新鮮空氣(氧氣);②保溫;③對猝死者立即進行心肺復蘇;④急送醫院高壓氧艙治療。

  (二)蛇毒中毒

  (1)病因:不慎被蛇咬傷。

  (2)機理:蛇毒含有溶血毒素/神經毒素,損壞血液和神經功能。

  (3)癥狀(與毒蛇毒素種類有關):傷口疼痛、麻木、變色;心悸、頭昏、胸悶、呼吸急速;嚴重時迅速昏迷、抽搐、心跳與呼吸停止。

  (4)急救

  ①停止行走;

  ②結扎傷口近心端、防止毒物回流;

  ③沖洗傷口減少毒素(可切開傷口擠壓排毒后再沖洗);

  ④尋求救援;

  ⑤密切觀察、待送醫院。

  (三)蜂毒中毒

  (1)病因:不慎被毒蜂、黃蜂等叮傷。

  (2)機理:蜂毒進入人體,引起激烈疼痛刺激、過敏反應和毒性作用。

  (3)癥狀:局部紅腫、劇疼;惡心、嘔吐;皮疹。嚴重型出現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甚至猝死。

  (4)急救:輕型只需局部傷口冷敷、止疼;重型須立即搶救、抗過敏(激素);對猝死者進行心肺腦復蘇、送轉醫院。

  (5)預防:勿捅馬蜂窩、繞開蜂巢,遭蜂攻擊時用衣物遮住暴露部分。

  (四)硫化氫中毒

  (1)病因:不慎吸入硫化氫氣體(無色、臭蛋味,溶于水、油,比空氣的相對密度大、積聚于低洼處,易燃、易爆,劇毒)(國家標準最高容許濃度為10毫克/立方米)。

  (2)機理:硫化氫進入人體隨血液進入器官組織,與組織細胞呼吸酶結合、使其喪失活性,造成細胞缺氧。

  (3)癥狀:急性輕度中毒時眼睛畏光、流淚、胸悶;急性中度中毒時頭昏、惡心、嘔吐、暈撅;急性重度中毒時幾秒鐘內神志不清、抽搐、昏迷,“電擊樣死亡”。

  (4)急救:

  ①迅速將中毒者移到通風處,脫離污染區;

  ②吸氧,對猝死者實施心肺復蘇;

  ③藥物解毒:用1O%DMAP(對--二甲氨基酚鹽酸鹽)2.0毫升肌注(該藥是新型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奪取氫硫基、使細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恢復);

  ④待病人生命體征平穩后轉送附近醫院(高壓氧治療)。

  (5)預防:安裝硫化氫監測儀;在超標部位作業應用防毒面具;服用預防藥對--氨基苯丙酮90~180毫克,40分鐘起作用、可維持4~5小時。

  (五)食物中毒

  (1)病因:食用不潔、有毒的食物。

  (2)機理:

  ①食物中存在過多致病微生物

  ②有毒物質污染(常見:農藥、砷、亞硝酸鹽)導致吸收中毒;

  ③食物加工不合理生成毒物(如:扁豆、蠶豆、白果、發芽土豆、野蘑菇、木薯等)導致中毒。

  (3)癥狀

  ①潛伏期短、起病急、來勢兇,可造成集體中毒;

  ②急性胃腸炎癥狀:劇烈腹痛,吐、瀉頻繁;

  ③特異的中毒癥狀:根據毒物而定,如:河啄-神經麻痹;發芽土豆-龍葵素中樞衰竭;扁豆-生物堿凝、溶血;亞硝酸鹽-窒息紫紺等。

  (4)分型

  ①輕度,一般急性胃腸炎表現,如嘔吐、腹痛、腹瀉等;

  ②中度,出現神經、循環、呼吸系統癥狀;

  ③重度,昏迷、休克、呼吸心跳停止。

  (5)急救:

  ①排除毒物:主要有催吐、導瀉、洗胃、利尿;

  ②對癥處理:補液、休息;

  ③對毒處理:微生物中毒選用抗生素;亞硝酸鹽中毒選用1%美蘭靜脈注射。

  (6)預防:

  ①認真清洗食物、不吃變質、過期、腐敗食品;

  ②把住采購關,不采購“三無”、污染食品;

  ③食品要煮熟、合理加工;

  ④剩余食品必須加熱處理后才食用;

  ⑤水質、飲料須檢驗過才服用。

  (六)鉛中毒

  (1)病因:人體內存在超標準的鉛(100微克/升)主要原因是焊接、印刷、油漆作業及吸入含鉛汽油、使用陶器所致,經呼吸、口進入體內。

  (2)機理:鉛對人體神經、消化和血液具有毒性作用。

  (3)分型:急性中毒和慢性積蓄中毒。

  (4)癥狀:神經系統出現末梢神經炎(典型為腕下垂)、智力降低(兒童明顯)、感覺遲鈍、神經衰弱等,消化系統出現臍周陣發腹痛(絞痛)、消化不良;血液系統出現貧血、蒼白無力;鉛中毒特征表現為牙齒鉛線、點彩紅細胞、鉛口味。

  (5)急救:用依地酸二鈉鈣驅鉛,10%葡萄糖酸鈣推注止腹痛。

  (6)預防:早期鉛積蓄、人體無異常表現,但對神經、血液的毒性已經發生(對小兒的智力損害尤大),因此應日常預防。常用預防辦法為:降低場所的鉛濃度、通風或減少接觸時間、使用勞保用品等,同時長期從事焊接、印刷、油漆作業的人員要定期體檢、檢測血鉛濃度(國外巳列人常規),做到及時動態觀察,及時治療。

  八、軟組織扭傷(踝關節扭傷)

  (一)定義

  軟組織扭傷是指踝關節受到外力沖擊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損傷。

  病因:

  (1)行、跑時足踩到不平地面,受力不平衡;

  (2)騰空落地時,足部受力不均勻;

  (3)軀體擺動時,足部擺動不平衡。

  (二)機理

  部分軟組織(肌肉、肌腱、韌帶)過渡牽拉或收縮。

  (三)癥狀

  一般表現為紅、腫、熱、痛。紅即損傷處皮膚發紅或淤斑;腫即局部腫脹、發亮;熱即用手觸摸受傷部位溫度增高;痛即局部疼痛難忍、壓痛明顯、不敢觸摸。

  (四)處置

  (1)立即休息,受傷踝關節不許活動;

  (2)抬高患肢、冷敷(24小時內冷敷,24小時后熱敷);

  (3)用繃帶“8字”纏裹固定;

  (4)服藥——跌打丸、白藥等;

  (5)懷疑骨折時,應送醫院檢查、治療;

  (6)急性期過后,可按摩治療。

  (五)預防

  (1)活動前、踝關節做適宜準備運動;

  (2)野外作業,不穿高跟鞋(反復扭傷者更應如此)。

  九、急性腰扭傷

  (一)定義

  腰部脊柱、軟組織受到外力沖擊。

  (二)機理

  過重外力、不平衡外力使脊柱關節、軟組織過度牽拉或收縮、移位,而使關節結構改變、軟組織受傷。

  (三)癥狀

  (1)局部撕裂感(響聲),立即劇烈疼痛;

  (2)局部腫脹、僵直,不敢活動(翻身、起床、咳嗽時劇烈痛);

  (3)明顯的壓痛點;

  (4)椎間盤突出者脊柱側彎,出現下肢麻木、放射痛。

  (四)處理

  (1)立即休息,止動;

  (2)局部封閉治療;

  (3)急性期后按摩治療;

  (4)懷疑椎間盤突出時應送醫院檢查、處理。

  (五)預防

  (1)干活前,腰部做適應活動;

  (2)扛重物時,腰、胸挺直,髖、膝彎曲;

  (3)提重物時,半蹲位、腰挺直、身體盡量接近物體;

  (4)集體扛物時,聽指揮、邁步要穩;

  (5)負荷不應超過自己的能力(切勿不堪重負);

  (6)強勞動時可用護腰帶(舉重、負重)。

  十、多發傷

  (一)定義

  多發傷是指在同一傷因的打擊下,人體同時或相繼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解剖部位的組織或器官受到嚴重創傷,其中之一即使單獨存在也可能危及生命。

  (二)多發傷的急救

  (1)立即脫離現場,避免現場不安全因素的再度損害;

  (2)保持良好通氣:使傷員呼吸道始終保持通暢;

  (3)對疑為呼吸、心博停止者,應立即試行心肺復蘇;

  (4)止血:壓迫、加壓包扎,抬高傷肢,四肢大血管撕裂時可用止血帶止血等;

  (5)包扎:因包扎可減輕疼痛,還可以幫助止血和保護創面,減少污染;包扎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清潔毛巾、衣服、被單、布類等均可;

  (6)固定:固定可減輕疼痛和休克,并可避免骨折移位,而導致血管和神經損傷。現場固定材料可以是樹枝、樹皮、樹干、木棍、木板、書卷成筒等;

  (7)觀察病情,及時轉入醫院。

  十一、燒傷

  (一)定義

  燒傷是由于熱力、化學物質、電流及放射線所致引起的皮膚、粘膜及深部組織器官的損傷,一般指熱燒傷。

  (二)燒傷面積計算

  1•中國新九分法

  以人體表面積9%為單位計算燒傷面積:

  成人頭頸部表面積為:9%(1個9%);

  雙上肢:18%(2個9%);

  軀干:27%(含會陰1%,3個9%);

  雙下肢:46%(含臀部,5個9%+1%)。

  2.手掌法

  病人自己五指并攏的手掌面積相當于自己體表面積的1%。

  (三)燒傷分度

  采用三度四分法:

  Ⅰ度:皮膚發紅、腫脹、灼痛,但無滲出、水皰;

  淺Ⅱ度:腫脹明顯,滲液多,形成大小不等的水皰,劇痛;

  深Ⅱ度:局部腫脹,有小水皰,感覺遲鈍;

  Ⅲ度:局部蒼白,焦黃、焦黑色,無痛覺。

  (四)燒傷分類

  (1)輕度燒傷:燒傷總面積小于9%的Ⅱ度燒傷;

  (2)中度燒傷:燒傷總面積為10%~29%或Ⅲ度燒傷面積小于10%;

  (3)重度燒傷:燒傷總面積為30%~49%或Ⅲ度燒傷面積為10%~19%;

  (4)特重燒傷:燒傷總面積大于50%或Ⅲ度燒傷面積大于20%或伴有嚴重并發癥。

  (五)急救

  (1)脫離致傷場所(滅掉傷員身上之火),若是酸、堿等化學品所致的傷,應用清水長時間沖洗,最好采用中和方法沖洗。

  (2)檢查危及生命的情況,首先處理和搶救。如大出血、窒息、開放性氣胸、嚴重中毒等,應迅速進行處理與搶救。

  (3)鎮靜、鎮痛。

  (4)保持呼吸道通暢。

  (5)全面處理:防感染,用清潔被單、衣服等簡單保護,冬季防寒保暖,急救包扎時,已肯定滅火的衣服可不脫掉,以減少再污染,若為化學燒傷,浸濕衣服必須脫掉。

  (6)掌握運轉時機轉運醫院。

  十二、中暑

  (一)定義

  中暑是由于高溫環境或烈日曝曬,引起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從而導致代謝失常而發病。

  (二)中暑分類

  (1)熱射病;

  (2)日射病;

  (3)熱痙攣;

  (4)熱衰竭;

  (三)現場處理

  (1)脫離高溫環境,移到涼爽、低溫處;

  (2)積極降溫,用冷水、風扇等方法;

  (3)休息、安慰病人;

  (4)補液、補鹽;

  (5)危重者送醫院搶救。

  十三、電擊

  (一)定義

  當一定量的電流或電能量(靜電)通過人體時所造成的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稱為電損傷,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二)現場救護

  觸電時的急救包括兩個階段:使觸電者擺脫電流的作用;在醫生到達前對其進行醫療救護。觸電的后果取決于電流通過人體的持續時間。

  (二)現場救護

  因此,使觸電者盡快擺脫電流,并立即給予醫療救護是十分重要的。這一點同樣適用于觸電即死的事故,因為診斷死亡期可延續數分鐘。

  在任何觸電情況下,必須立即對觸電者進行不間斷的搶救,同時要立即去請醫生。

  擺脫電流作用的方法:觸電時,觸電者往往繼續處于與帶電部分接觸的狀態,而且不能獨立脫離這種狀態,以致大大加重了觸電傷害的嚴重程度。

  為了使觸電者擺脫電流,首先應迅速切斷他所接觸的那部分電氣設備的電源。如果觸電者位于高處,必須采取預防墜落或保證其安全的措施。

  (二)現場救護

  在任何情況下,救護人員都應當使觸電者盡快擺脫電流的作用,并且當心自己,不要觸及帶電部分和觸電者的身體,也不要處于跨步電壓的作用下。

  臨時急救措施:現代醫學擁有使觸電死亡者復蘇的一切手段。但是,要讓醫務人員攜帶一切必要的急救器材,很快趕到事故地點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此,每一個電氣工人,都要學會對觸電進行急救的技能。

  按現行安全技術規程的要求,電氣設備的所有操作人員,都要掌握使觸電者擺脫電流的手段和在醫生到達之前進行急救的方法。經驗表明,當人處于診斷殘廢狀態時,若施行及時、正確的急救,一般都能使假死者蘇醒。

  (二)現場救護

  必須強調指出,只有在心臟停止跳動不超過4~5分鐘的情況下,施行復蘇急救才可能奏效。觸電者的復蘇,往往是由共同工作的同志和其他現場人員,在醫生到達之前對其進行及時而又熟練的搶救的結果。在傷勢十分嚴重的情況下,這樣的救助可以維持假死者機體內的生命力,直到醫生的到來,以便采取最有效的復蘇措施。但必須注意,在醫生到達之前,急救工作不能間斷,有時甚至要堅持數小時,記載的許多復蘇觸電者,一般是在3~4小時后復蘇的,個別的在10~12小時以后才復蘇。在這段時間內,救護者對觸電者不斷地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只有醫生才有權對處于診斷死亡狀態的人做出不必繼續搶救的決定和關于他是否真死(生物學死亡)的結論。

  十四、淹溺

  (一)定義

  淹溺是指人淹沒于水或其他液體中,由于液體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痙攣,發生窒息和缺氧。

[NextPage]

  (二)發病機制

  干性淹溺(窒息)、濕性淹溺(淡水淹溺、海水淹溺)。

  (三)現場救護

  (1)清理呼吸道,將淹溺者救出水后,首先清理呼吸道;

  (2)心肺復蘇;

  (3)保溫;

  (4)嚴密觀察。

  對淹溺時間較長者,仍然存在救活的可能性,不應輕易放棄搶救的機會。

  十五、災難急救

  (一)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對災難所下的定義為:任何能引起設施破壞、經濟受損、人員傷亡、健康狀況及衛生服務條件變化的事件,如其規模已超出事件發生社區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社區外部專門援助時,稱其為災難。

  (二)災難分類

  分為自然災難、人為災難。

  (三)災難所致傷病類型

  (1)機械損傷所致疾病;

  (2)生物因素所致疾病;

  (3)氣體塵埃因素所致疾病;

  (4)應激性疾病;

  (5)災難性心理障礙。

  (四)急救

  (1)進入災區,首先初步將傷員分類,第一類、第二類危重傷員經過適當救治,傷情常能穩定,第三類可推遲數小時而不危及生命。按輕、中、重、死亡分別用紅、黃、藍、黑標志分類標明,將標志置于傷員左胸部或明顯部位,便于醫護人員到來時辨認并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2)檢查傷情:注意發現危及生命的病情,如出血、氣道堵塞、內臟器官穿孔、發熱抽搐、骨折等,都應在轉運前處理。

  (3)傷情處理:針對不同病情進行適時處理。

  (4)掌握好時機轉運傷員到附近就醫。

  第四節、突發事件應對知識

  觸電時的緊急救護

  進入潮濕氣候期,特別容易發生觸電現象。發生觸電時,最重要的搶救措施是迅速切斷電源,此前不能觸摸受傷者,否則會造成更多的人觸電。如果一時不能切斷電源,救助者應穿上膠鞋或站在干的木板凳子上,雙手戴上厚的塑膠手套,用干的木棍、扁擔、竹竿等不導電的物體,挑開受傷者身上的電線,盡快將受傷者與電源隔離。

  觸電時的緊急救護

  110-220伏(V)交流電,對心臟有很強的作用;心室纖顫是觸電死亡的主要原因。當電流量接觸身體達到18-22毫安(mA)時,會引起呼吸肌不能隨意收縮;致使呼吸停止,產生嚴重窒息。觸電電源與皮膚接觸的部位主要表現為燒傷。由于觸電時肢體肌肉強烈收縮,還可發生骨折或關節脫位;電擊傷也可引起內臟損傷或破裂。

  觸電時的緊急救護

  對觸電者的急救應分秒必爭,若發現心跳呼吸已停,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等復蘇措施.除少數確實已證明被電死者外,一般搶救維持時間不得少于60—90分鐘。如果搶救者體力不支,可輪換人操作,直到使觸電者恢復呼吸心跳,或確診已無生還對觸電造成的局部電灼傷,其處理原則同十般燒傷,可用鹽水棉球洗凈創口。外涂“藍油烴”或覆蓋凡士林油紗布。為預防感染,應到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并及早選用抗生素;另外,應仔細檢查有無內臟損傷,以便及早處理。

  觸電時的緊急救護

  火災緊急救護

  在我國,一旦發生火災、中毒等災害事故,救護工作通常依靠目前極其有限的政府的醫療力量。我們大多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設法趕緊把危重傷員,尤其是昏迷及停止呼吸者送醫院,而沒有想過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急救對挽救危重傷者的生命是多么重要。為此我們都有必要掌握一些緊急救援的基本知識,以便在緊急時刻出手拯救垂危的生命。

  火災緊急救護

  一、傷者被救出火場后,我們首先要做三件事火場中的被困者可能受到的傷害是:吸入濃煙造成中毒,呼吸道和肺部被熾熱濃煙灼傷,一些被困者還可能直接被火燒傷。被抬出火場的傷者若已進入昏迷或半昏迷狀態,我們要做三件事:

  1、解開傷者上衣,暴露胸部,松開皮帶以散熱;

  2、急救者把手插入傷者頸后將其向上托起,一手按壓傷者前額讓其頭部后仰,使傷者的呼吸道盡量暢通(做人工呼吸時,務必使呼吸道保持暢通開放);3、將耳貼近傷者口鼻傾聽有無呼吸聲,觀察胸部是否起伏,瞳孔是否有放大,檢查是否有心跳、脈搏,確認有沒有出現心跳呼吸停止。二、心跳和呼吸停止,馬上進行人工呼吸,一秒鐘也不能等在常溫下,心跳停止3秒鐘病人感到頭昏;10-20秒病人發和昏厥;30-40秒瞳孔散大;40秒左右出現抽搐;60秒后呼吸停止。腦組織對血缺氧十分敏感,在呼吸循環停止4分鐘-6分鐘后,腦組織即可發生不可改變性損害。復蘇開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資料證明:在心跳呼吸驟停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4分鐘-6分鐘開始心肺復蘇者可能有10%被救活;超過6分鐘開始心肺復蘇者可能有4%被救活;10分鐘以上開始心肺復蘇者幾乎無存活可能。心跳呼吸停止,是最緊迫的急癥,心肺復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便是對這一急癥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一旦確認傷者心跳、呼吸停止,必須爭分奪秒進行急救,時間就是生命。三、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首先要懂心肺復蘇術的原理人的心跳停止后,全身血液循環即停止,腦組織及許多主要器官因得不到新鮮氧氣和血液供給而將發生細胞壞死。此時,必須在病人肺內有新鮮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情況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因此實施心肺復蘇時,首先要做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的原理:正常人吸入的空氣含氧量為21%,二氧化碳為0.04%;肺臟只吸收所吸入氧氣的20%,其余80%的氧從肺臟呼出。因此,當正常人給病人吹氣時,只要有較大的氣量,則進入病人心跳肺內的氧氣量是足夠的。在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肺處于半萎縮狀態,給病人做人工呼吸能在呼吸道暢通的情況下將新鮮空氣吹入病人肺內以擴張肺組織,有利于氣體交換。胸外心臟按壓的原理:胸外心臟按壓是利用人體胸腔及心血管系統的特點來起作用的。當做胸外心臟按壓時,由于是用外界的壓力將心臟壓在胸骨與脊柱之間,心臟內的血液自然向動脈流去,放松時,心臟恢復原狀,靜脈血被吸回心臟。在我國,一旦發生火災、中毒等災害事故,救護工作通常依靠目前極其有限的政府的醫療力量。我們大多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設法趕緊把危重傷員,尤其是昏迷及停止呼吸者送醫院,而沒有想過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急救對挽救危重傷者的生命是多么重要。為此我們都有必要掌握一些緊急救援的基本知識,以便在緊急時刻出手拯救垂危的生命。一、傷者被救出火場后,我們首先要做三件事火場中的被困者可能受到的傷害是:吸入濃煙造成中毒,呼吸道和肺部被熾熱濃煙灼傷,一些被困者還可能直接被火燒傷。被抬出火場的傷者若已進入昏迷或半昏迷狀態,我們道德要做三件事:

  1、解開傷者上衣,暴露胸部,松開皮帶以散熱;2、急救者把手插入傷者頸后將其向上托起,一手按壓傷者前額讓其頭部后仰,使傷者的呼吸道盡量暢通(做人工呼吸時,務必使呼吸道保持暢通開放);3、將耳貼近傷者口鼻傾聽有無呼吸聲,觀察胸部是否起伏,瞳孔是否有放大,檢查是否有心跳、脈搏,確認有沒有出現心跳呼吸停止。

  火災緊急救護

  二、心跳和呼吸停止,馬上進行人工呼吸,一秒鐘也不能等在常溫下,心跳停止3秒鐘病人感到頭昏;10-20秒病人發和昏厥;30-40秒瞳孔散大;40秒左右出現抽搐;60秒后呼吸停止。腦組織對血缺氧十分敏感,在呼吸循環停止4分鐘-6分鐘后,腦組織即可發生不可改變性損害。復蘇開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資料證明:在心跳呼吸驟停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4分鐘-6分鐘開始心肺復蘇者可能有10%被救活;超過6分鐘開始心肺復蘇者可能有4%被救活;10分鐘以上開始心肺復蘇者幾乎無存活可能。心跳呼吸停止,是最緊迫的急癥,心肺復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便是對這一急癥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一旦確認傷者心跳、呼吸停止,必須爭分奪秒進行急救,時間就是生命。

  火災緊急救護

  三、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首先要懂心肺復蘇術的原理人的心跳停止后,全身血液循環即停止,腦組織及許多主要器官因得不到新鮮氧氣和血液供給而將發生細胞壞死。此時,必須在病人肺內有新鮮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情況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因此實施心肺復蘇時,首先要做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的原理:正常人吸入的空氣含氧量為21%,二氧化碳為0.04%;肺臟只吸收所吸入氧氣的20%,其余80%的氧從肺臟呼出。因此,當正常人給病人吹氣時,只要有較大的氣量,則進入病人心跳肺內的氧氣量是足夠的。在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肺處于半萎縮狀態,給病人做人工呼吸能在呼吸道暢通的情況下將新鮮空氣吹入病人肺內以擴張肺組織,有利于氣體交換。胸外心臟按壓的原理:胸外心臟按壓是利用人體胸腔及心血管系統的特點來起作用的。當做胸外心臟按壓時,由于是用外界的壓力將心臟壓在胸骨與脊柱之間,心臟內的血液自然向動脈流去,放松時,心臟恢復原狀,靜脈血被吸回心臟。

  家庭急救八戒

  一旦家中發生危重病人,家庭里如果有人能在醫生到來之前進行急救,則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安全和預后。因此,家庭急救是很重要的,但必須注意:

  一戒驚慌失措:遇事慌張,于事無補,如慌慌張張用手去拉觸電者,只能連自己也觸電。此時應首先切斷電源,用木棍、竹竿等絕緣物將病人離開電線,方可進行急救。二戒因小失大:當遇到急重病人時,首先應著眼于有無生命活動體征,知道現場急救時必須對病人作哪些初步檢查,看病人是否還有心跳和呼吸,瞳孔是否散大,如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則應馬上作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而不能一見出血,便忙于止血,連病人死了也不知道,還止血干什么?

  三戒隨意搬動:萬一發生意外時,病屬往往心情緊張,亂叫病人姓名或稱呼,猛推猛搖病人,其實,寧可原地救治,切忌隨意搬動,特別是骨折、腦出血、顱腦外傷病人更忌搬動。

  家庭急救八戒

  四戒舍近就遠:搶救傷病之時,時間就是生命,應該就近送醫院,特別是當傷病員心跳呼吸瀕臨停止時,更不該遠送。

  五戒亂用藥:不少家庭都有些備用藥,但是使用藥物的知識卻有限,切勿亂用。如急性腹痛者,由于過量服用止痛藥會掩蓋病情,妨礙正確的判斷,此時不應也不準亂給患者服止痛藥。

  六戒濫進飲料:不少人誤以為給病人喝點熱茶熱水會緩解病情,實際上毫無必要。

  七戒一律平臥:并非急重病人都要平臥,至于以什么體位最好應該根據病情來決定,可以讓病人選擇最舒適的體位。如失去意識的病人讓其平臥,頭偏向一側;心臟性喘息者,可讓其坐著,略靠在椅子上;急性腹痛者可讓其屈膝以減輕疼痛;腦出血病人則讓其平臥,但可取頭高腳低體位。

  八戒自作主張亂處理:如敵敵畏、敵百蟲中毒時,忌用熱水及酒精擦洗,而應立即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清潔水洗干凈;小而深的傷口切忌草率包扎.

  中暑的處理

  1、迅速將病人移到陰涼通風地方,解開衣扣、平臥休息。2、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用30%灑精擦身降溫。3、喝一些淡鹽水或清涼飲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綠豆湯等。4、昏迷者針刺人中、十宜穴或即送醫院。

  中暑的預防

  1、盛夏期間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教室應開窗使空氣流通,地面經常灑水,設遮陽窗簾等。

  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宜在炎熱的中午強烈日光下過多活動。加強個人防護,戴遮陽帽、飲消暑飲料。

  3、有頭痛、心慌時應立即到陰涼處休息、飲水

  酒醉急救法

  逢年過節,親友相聚,偶爾小飲,增興添趣,未嘗不可。但狂飲大醉,發生了急性酒精中毒,那就得不償失,簡直是自尋痛苦了。酒精的化學名稱叫乙醇,對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后抑制。嚴重時,可引起呼吸中樞的抑制甚至麻痹,而且對肝臟也有毒性。一旦酒醉,先出現興奮現象:紅光滿面、愛說話、語無倫次,行走不穩以致摔倒;嘔吐、昏睡、顏面蒼白、血壓下降,最后陷入昏迷,極嚴重的甚至可造成死亡。

  酒醉急救措施

  1.浸冷水。當酒醉者不省人事時,可取兩條毛巾,浸上冷水,一條敷在后腦上,一條敷在胸膈上,并不斷地用清水灌入口中,可使酒醉者漸漸蘇醒。

  2.敷花露水。稱在熱毛巾上滴數滴花露水,敷在酒醉者的臉上,此法對醒酒止嘔吐有奇效。

  酒醉急救措施

  3.多喝茶。沏上些綠茶(濃一些為好),晾溫后多喝一些。由于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能分解酒精,酒精中毒的程度就能減輕。

  注意事項

  1.輕度灑醉的人,經過急救,睡幾個小時后,就會恢復常態。如果過度興奮中已陷入昏迷,就應請醫生處理。

  2.空腹喝酒還能引起低血糖癥。此時應喝點糖開水,禁忌喝醋。要注意保緩和臥床休息。如出現抽摔、痙攣時,要防止咬破舌頭。

  蜂蜇傷急救法

  夏秋季節外出野游,如被蜂蜇傷,不要以為沒有什么。應引起重視,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假如蜂毒進入血管,會發生過敏性休克,以到死亡。急救措施

  1.被蜂蜇傷后,其毒針會留在皮膚內,必須用消毒針將叮在肉內的斷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傷的部分,用嘴反復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邊暫時沒有藥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處,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檸檬。

  2.萬一發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醫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暢通,并進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等急救處理。

  注意事項

  1.被毒蜂蜇傷后,往患處涂氨水基本無效,因為蜂毒的組織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

  2.黃蜂有毒,但蜜蜂沒有毒。被蜜蜂蜇傷后,也要先剔出斷刺。在處置上與黃蜂不同的是,可在傷口涂些氨水、小蘇打水或肥皂水。

  3.被蜂蜇傷二十分鐘后無癥狀者,可以放心。

  魚刺刺傷急救法

  吃魚時,不慎將魚刺卡在喉嚨里,也會引起很多麻煩,如果引起火癥,說不定要長期求醫。

  1.較小的魚刺,有時隨著吞咽,自然就可滑下去了。如果感覺刺痛,可用手電筒照亮口咽部,用小勺將舌背壓低。仔細檢查咽峽部,主要是喉咽的入口兩邊,因為這是魚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發現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長鑷子夾出。

  2.對較小的細刺,也可用食醋或威靈仙煎湯含漱,效果也較為理想。

  注意事項

  1.較大的或扎得較深的魚刺,無論怎樣作吞咽動作,疼痛不減,喉嚨的入口兩邊及四周如果均不見魚刺,就應去醫院治療。

  2.當魚刺卡在嗓子里時,千萬不能讓患者囫圇吞咽大塊饅頭、烙餅等食物。雖然有時這樣作可以把魚刺除掉,但有時這樣不恰當的處理,不僅沒把魚刺除掉,反而使其刺得更深,更不宜取出,嚴重時感染發炎就更麻煩了。

  3.如果大口咽飯魚刺仍不掉時,自己就不要再動手。有時魚刺已掉,但還遺留有刺的感覺。所以要等待觀察一下,如果仍感到不適時,一定要到醫院請醫生診治。這也是魚刺刺傷時最恰當的處理方法。

  4.魚刺刺著喉頭的說法并不正確,多數是魚刺長在舌根或咽喉的入口處。

  鼻出血的急救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鼻部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個癥狀。輕者鼻涕帶血,或流幾滴血就止了;重者出血不止,引起失血性休克。

  1、安慰病人不要緊張,然后讓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頭部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滴入1%麻黃素或1:1000腎上腺素溶液(高血壓病人忌用),也可用一般滴鼻液浸濕棉團塞入鼻腔止血。

  2、若出血不止應送醫院處理。

  骨折固定

  意外傷害面致骨折,出現局部疼痛、畸形、功能障礙等情況。有的骨折外觀無創口,稱為閉合性骨折。同時存有創的骨折,稱為開放性骨折。

  骨折后要限制傷處活動,避免加重損傷和減少疼痛。用夾板固定骨折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所用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小木板條、木棒、竹片、手杖、硬紙板等。上夾板前,可用棉花、軟物墊好,綁扎時應將骨折上下兩個關節都心須同時固定,才能限制骨折處的活動。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隨時觀察末梢血液循環。如果指(趾)尖蒼白、發涼、發麻或發紫,說明固定太緊,要松開重新調整固定壓力。上肢骨折固定的位置要取屈肘位,綁好后用帶子懸吊于頸部,下肢骨折要取伸直位固定。脊柱骨折要將傷員平抬平放在硬板上再給予固定。(如圖七所示)千萬不能用帆布、繩索等軟擔架運送,一定要保持脊柱挺直位置,更不能扶持傷員試圖行走。如果處理不當,可造成脊髓神經損傷,導致截癱,后果不堪設想。

  肋骨骨折往往伴有胸腔臟器損傷,要注意有無血氣胸發生。對沒有明顯呼吸困難的肋骨骨折,可在呼氣未了時用寬膠布或三角巾緊貼廓扎好,以便限制呼吸運動,減少痛苦。

  誤食毒鼠藥急救法

  毒鼠的藥類較多,常見的有敵鼠鈉鹽、磷化鋅、安妥等。人誤食之后會有生命的危險。

  1.人誤食敵鼠鈉鹽后,會發生咯血、血尿、便血,粘膜及皮下廣泛出血。急救原則是催吐,可參見"吡霜中毒"的急救措施。

  2.磷化鋅中毒后,在半小時至數小時內即出現口腔及胃部燒灼感,咽喉部麻木、口喝、惡心和嘔吐等胃腸系統癥狀。呼出的氣體和嘔吐出來的東西都有磷化鋅特有的蒜臭味。發現中毒者后,應立即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嚴禁讓中毒者吃蛋黃、肥肉等油類食物,以防加速磷化鋅的吸收。

  3.安妥稍有點香味,成年人吃一錢安妥就可能中毒死亡。小孩更敏感。誤食了安妥以后,可讓中毒者連吃幾杯鹽水,一杯水加一匙食,然后催吐,一直到吐出來的東西像清水一樣為止。禁讓中毒者吃油類食物。

  誤食毒鼠藥急救法注意事項

  1.對誤食毒鼠藥中毒者,在經急救處理之后,應快速送往醫院進行診治。

  2.為了防止磷化鋅中毒,可以毒餌摻入三分之一左右的吐灑石。這樣一來,人誤食之后會嘔吐,可減輕中毒癥狀,并不影響毒鼠的效果。

  3.毒死的老鼠要妥善處理,不小心毒死的雞、免等禽畜,千萬不能吃,要深埋或燒掉。

  4.毒鼠藥應在晚上放,早晨收,剩下的毒餌及時埋掉。

  現場止血法

  血液對于人的正常生理非常重要。成年人正常時全身的血液占體重的8%。當傷口小、出血量少時,傷者全身情況無明顯變化。當損傷后失血量超過全部血量的20%時,就會出現臉色蒼白,手腳發涼,脈搏細弱等休克表現。當出血量達到總血量的40%時,病人就會有生命危險。外傷發生后,失血的速度越快,對人的生命威脅越大。幾分鐘內失血1000毫升就可致人死命。所以,在急救現場根據傷口的部位、大小、深度以及出血的顏色、速度,迅速判斷出血的性質,決定止血方法,是挽救傷員生命的關鍵。如果傷口內隨心跳節律一股股噴射而出鮮紅色的血液,這種情況為動脈出血;如果傷口內出血速度較慢,血色暗紅,持續涌出則為靜脈出血。以下介紹的是現場急救中外出血的止血方法。而臟器破裂造成的內出血則必需經醫院手術治療。

  現場止血法

  (1)直接壓迫止血法:在野外發生意外傷害,如果傷口不大且為表淺,血液流出速度緩慢,可直接用干凈柔軟的敷料或手巾壓在傷口上止血。若此法無效,再改用其他止血方法。

  (2)指壓法:在現場急救中最快速、最有效的止血法是指壓動脈止血法。此法根據人體主要動脈的體表投影位置,用單個或多個手指向骨骸方向加壓,以壓閉動脈來止住傷口的大量出血。指壓止血只要摸準位置,壓迫力度夠,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止血效果。此法的缺點是效果有限不能持久,但是在發生大出血時能為尋找急救材料或使用其他止血方法贏得時間。

  溺水的急救

  一、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水分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窒息死亡。

  二、癥狀

  溺水者面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溺水自救與救護

  當發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會游泳者,如果發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邊。

  救護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長桿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護: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內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進行控水處理。

  救護人員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于救護者的大腿上,借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由氣管口腔中排出(圖八所示)。有些農村將溺水者俯臥橫入在牛背上,頭腳下懸,趕牛行走,這樣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摩。

  煤氣中毒

  凡是有明火燃燒場所,如果密閉或通風極差,可因燃燒不完全而使空氣中一氧化碳(CO)濃度大幅度增加,人們吸入后短內就會發生急性CO中毒。煤氣中含CO10%~40%,煤氣中毒實際上就是CO中毒。CO能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為碳氧血紅蛋白,妨礙了紅細胞的帶氧、輸氧功能,CO中毒的基本病變就是缺氧,主要表現是大腦因缺氧而昏迷。

  1、將中毒者安全地從中毒環境內搶救出來,迅速轉移到清新空氣中。

  2、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還存在就有救治可能,人工呼吸應堅持2小時以上;如果患者曾嘔吐,人工呼吸前應先消除口腔中的嘔吐物。如果心跳停止,就進行心臟復蘇。

  煤氣中毒

  3、高濃度吸氧,氧濃度愈高,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越快。吸氧應維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為止。

  4、如果中毒者昏迷程度較深,可將地塞米松10毫克放在20%的葡萄糖液20毫升中緩慢靜脈注射,并用冰袋放在頭顱周圍降溫,以防止或減輕腦水腫的發生,同時轉送醫院。最好是有高壓氧艙的醫院,以便對腦水腫進行全面的有效治療。

  5、如有肌肉痙攣,可肌肉或靜脈注射安定10毫克以控制之,并減少肌體耗氧量。

  6、在現場搶救及送醫院過程中,都要給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的暢通。

  中毒急救原則

  1.對有害氣體吸入中毒者,應立即離開現場,吸入新鮮空氣,解開衣物,靜臥,注意保暖。

  2.對皮膚,粘膜沾染體表而中毒者:馬上離開毒源,脫去污染衣物,用清水沖洗體表,毛發,甲縫等。如果是腐蝕性毒物應沖洗半小時左右。

  3.對食物中毒者:用催吐、洗胃導瀉等方法排除毒物。催吐,用筷子、勺把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嘔吐。但對腐蝕性食物中毒時則不宜催吐,因為易引起消化道出血或穿孔;昏迷休克或有心臟病,肝硬化等也不宜催吐。

  洗胃,神志清楚患者,用大量清水分次喝下后,用催吐法吐出,初次飲水量不超過500ml,反復進行,直至洗出無色無味為止,對於腐蝕性毒物中毒者,禁洗胃。

  導瀉:是腸內毒物排出的方法之一,用硫酸鈉導瀉或灌腸,此方法一般在醫院進行。

  保護胃粘膜:誤服腐蝕性毒物,如強酸,強堿等應及時服稠米湯,雞蛋清,牛奶,豆漿,面糊或蓖麻油等保護劑,保護胃粘膜

  怎樣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被細菌或細菌毒素而污染的食物以后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夏天由于氣溫高,細菌繁殖快,食入不潔食品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根據臨床表現分類胃腸型和神經型兩大類。主要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頭暈等。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食品要潔凈,煮透,尤其是大塊食品如大塊肉,熏雞,烤鴨等要煮熟,燒透,不能外熟內生。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類,內臟和一切腐敗變質的東西。煮熟的食物不宜放置過久,隔夜,如食用隔夜的食物在食前要充分煮沸。切熟食的菜刀,砧板要分開專用,不得混用,夏秋季節要消滅蒼蠅,蟑螂,防止食物被叮咬,注意用水和炊事用具,盛具的衛生和消毒,防止食品的污染。

  119救護車緊急救護之對象是那些?

  1、因災害或意外事故急待救護者。

  2、路倒、傷病無法行動者。

  3、孕婦待產者。

  4、其他緊急傷病需緊急就醫者。

  什么病的病人可以給予實施CPR?

  實施CPR并無特定的疾病對象,任何人只要處于呼吸與心跳停止的狀態之下,便需要CPR的急救處置,例如:溺水、心臟病發作或呼吸衰竭所引起的呼吸與心跳停止。

  是否可以在健康的人身上練習CPR?

  對于一個有脈搏、呼吸的正常人,絕對不能隨意練習CPR,因為會造成不必要的危險,如骨折、肝脾臟裂傷、心律不整等等。

  CPR的施行步驟?

  1、呼叫患者,評估意識。

  2、請人報警求救。

  3、打開呼吸道。

  4、人工呼吸。

  5、心外按摩。

  單人CPR施救方法?

  1、胸外按摩與人人呼吸之比率是30:2。

  2、胸外按摩之速率是每分鐘100次。

  3、每做完十五次心臟按摩后,給予患者人工呼吸二次。

  吃東西哽住怎么辦(哈姆立克法)?

  1、詢問:你哽到了嗎?(協助拍打背部使異物咳出)。

  2、實行腹部擠壓(假如病人懷孕或過肥胖,則實施胸部壓擠)

  3、持續第二步驟之動作,直到異物排出或病人意識發生變化。

  4、如病患無法站立,將病患平放在堅固的平面上,跨坐在病患大腿上雙手合握,在肚臍上方用力推擠五次,再檢查病患有無將異物咳出。

  5、送醫求救。

  吃東西哽住怎么辦(哈姆立克法)?

  6、將舌頭及下巴抓住抬高,然后用另一側之手指消除口腔異物(不可盲目掏挖)。

  7、暢通呼吸道。

  8、如果呼吸道陰塞,則重復腹部壓擠五次。

  9、重復五到七次動作,直至異物清除。

  呼吸道哽塞之急救要點?

  1、實行腹部擠壓(假如病人懷孕或過肥胖,則實施胸部壓擠)。

  2、如病人無法站立,將病患平放在堅固的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擠五次,再檢查病患者有無將異物咳出。

  3、如用手指掏挖異物時,只在看得到異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

  哈姆立克法(一歲以下小孩呼吸道哽塞)之急救?

  1、先拍背,將嬰兒翻轉,使面朝下,讓嬰兒趴在手臂上,以手掌抓住嬰兒臉部,以掌根叩擊兩肩胛中間五次。

  2、將嬰兒翻轉成面朝上,于CPR位置用兩指壓,也是壓五下。

  3、用小指掏挖物時,只在看到異物才掏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合肥市| 运城市| 洛扎县| 芜湖市| 舟山市| 遵义县| 朝阳区| 象山县| 连江县| 栖霞市| 宣汉县| 吴旗县| 和硕县| 岚皋县| 绵阳市| 云阳县| 汕头市| 隆子县| 岳阳市| 封丘县| 上高县| 遂昌县| 东光县| 财经| 和硕县| 邻水| 新余市| 台安县| 曲松县| 胶州市| 乌鲁木齐市| 紫金县| 柘荣县| 丰镇市| 杂多县| 揭西县| 太仆寺旗| 南漳县| 兴城市|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