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白心未老,整裝再出征。在上饒供電公司,有一位近70歲的老人,花白的頭發,拘摟的身體,慈祥的面容,他“退休不褪色”,用一顆不老的心描繪著上饒供電蓬勃發展的青春。
雖已近古稀之年,但他仍精神矍鑠。他常說,“人生就是一盤棋,樂在投入”。“不為名而累,不為錢而活,只求晚年更充實,提升價值更快樂”,是他退休生活后的真實寫照。
他就是上饒供電公司高級總工程師周尚漢(副處級),先后榮獲電力工業部上饒輸變電工程質量管理先進工作者和江西省電力公司勞動模范,公司所有人都尊稱他周總,目前受聘于上饒市電力勘察設計室當顧問。
學無止境 追求技術樂在其中
“知識必須加以運用,才能產生力量”。
從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北京電力學院畢業后到現在的四十多年的工作中,他一直從事著輸變配電工程設計、施工、運行及檢修和電網調度管理工作。1986年以前,上饒電網還是一個以小火電和地方小水電為主的獨立區域小電網,改革開放30年后,如今的上饒電網擁有1座500千伏信州變,4座220千伏變電站和15座110千伏變電站,人們告別了煤油燈和蠟燭,告別了拉閘限電,2008年上饒供電可靠率達到99.88%。面對現代電力工業技術不斷涌現出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他常說,只有立足自身技術特長,通過不斷的自我加壓學習,才能緊跟電力工業技術迅速發展的需要。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一方面克服年歲大、反應慢的弱點,潛心學習新技術,踏踏實實學習電腦基本操作技能,認真學習電腦設計軟件,應用電腦編輯文件、傳輸和儲存信息,并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電力技術信息,閱讀了大量技術資料;另一方面克服病痛的折磨,帶著年輕人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施工一線,同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現場解決問題,帶著圖紙到設備生產廠家進行考察論證,加快掌握適應現代設計要求的技術能力,融入現代化數字設計要求。
已經年近70歲的他,眼睛已經要靠眼藥水來維持視力,還要克服嚴重糖尿病和慢性頸椎病的病痛折磨。記得2008年4月的一天早晨,當他的愛人像往日一樣晨練回家時,卻發現他這么還在床上休息,呼喚幾次后發現不對勁,此時他已是重度昏迷,她急忙讓兒子呼叫120急救中心,在醫院醫生的極力搶救下,脫離了危險,病因就是低血糖引起的。當他所帶領的設計團隊到醫院探望他時,他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了,昨天還在和他們一起工作的周總,今天在病床上卻是如此的憔悴。可沒過兩個星期,在設計室的工作間里,周總又出現了。剛出院的他,拖著疲憊蒼老的身軀,依然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動幫助整個設計團隊按時完成了公司交辦的設計任務。
他用樂觀開朗的心態克服了病痛的襲擾,用享受工作的心情快樂地工作著,用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激勵著團隊的每一位年輕人。
精益求精 無私奉獻樂此不疲
“有些人積累金錢換取財富,智者積累快樂,與人分享仍取之不竭”。
2000年1月在他退休后,許多省外的大公司開出高薪聘請他,都被他婉言謝絕,因為他了解上饒供電公司目前在變電設計領域發展的現狀,作為公司的老總工他需要用行動來帶動下一代年輕人的工作,他深愛著這片故土,他知道:慷慨地播種快樂,自己會更快樂。
退休剛來設計室的時候,設計室電氣組成員正面臨青黃不接,原有技術骨干剛剛被調離或提拔,而新生力量缺乏工作經驗和設計基本功,在設計中錯誤較多。為了幫助他們成長,他通過幫助修改圖紙過程中向他們認真仔細地講解設計當中的程序問題、繪圖標準問題和設計方法問題等,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手把手地傳授給了年輕人;他反復強調設計要規范、要按規程設計,并著重確保設計質量的重要性,減少因設計圖紙的錯誤而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自己日積月累的工作經驗無私地予以傳授。
他不僅為整個設計團隊的工作建立了規范化的要求,還嚴于律己。他嚴格做到無遲到、早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帶動年輕人克服松懈懶散的工作作風,樹立了嚴、細、實的良好工作習慣;他剛到設計室不久就發現圖紙資料管理混亂,亂塞亂放亂丟現象嚴重,資料經常丟失,極大地影響了工作效率,在他的建議下,設計室配備了專職的管理員,建立了圖紙借閱及收集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了設計檔案管理的混亂局面;工程竣工投產后,他帶領年輕設計人員主動到建設單位工程現場去征求業主和施工單位對設計工作的意見,及時發現設計中的不足,提升年輕人員的水平。
他雖工作繁重,但從不放過一個細節。因為他知道每一項電力工程設計質量的優劣,關系到今后幾十年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所以設計室在他的帶動下,總是“嚴”字當頭,對圖紙的審查要求每人必須修改5-6遍,直到沒有錯誤并符合規范為止。有些年輕人會經常發出煩躁的聲音,“人家工人師傅不是吃干飯的,應該知道這么做”,此時的他便會嚴肅地告知他們,“我們是設計員,不是描圖員,如果大家都認為設計錯了施工人員能自己去改,那還要我們設計人員干什么?現在不改,施工時工人發現圖紙有問題還是要找你,那時候更被動,何況現在設計責任是終身制,我們一定要按照設計規范的要求認真做好每一份設計”。當他審查某個220KV變電站擴建工程圖紙時,發現設計人員把主變10KV進線電抗器的電抗率選型6%,而一期主變10KV進線的電抗器電抗率是10%,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數據差錯,被他及時發現,避免了由于電抗率不一樣有可能導致兩臺變壓器不能并列運行的嚴重后果,并及時向廠家提出糾正,從而避免了將會給廠家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當他了解到汪家園變電站新建工程施工圖出現較多錯誤時,他不分晝夜,深入現場與辦公室進行了及時的補救和校正,確保了施工進度,減少了施工損失。正是他這種精益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扎實的理論業務功底,帶領上饒供電公司設計團隊能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不斷繪制出一串串閃亮的“圖畫”。
勇挑重擔 攻堅克難樂見其成
“預防重于治療”,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勝于治亂于已成之后。
在他受聘設計工作的九年里,參與并組織完成上饒供電公司轄區內的變電站新建和改造工程數50多項,還走出省市完成了宜春鳳凰山110千伏變電站和浙江衢州騰飛35千伏變電站的設計任務,得到了建設單位的崇高敬意。
近十年來,上饒設計室先后經歷了全國上下掀起的電力農網改造和城網改造建設高潮。面對這種高壓態勢的工作任務,他依然對各項設計流程常抓不懈,不顧年齡的困擾,帶領年輕的設計團隊深入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調查和勘測任務,反復對勘察結果進行比對,使每一個設計方案能充分符合安全、經濟、實用的設計要求。他先后到浙江、贛東北和鷹潭等兄弟單位考察,到華東、華北等地進行現場學習,通過現場學習各種不同風格的設計理念。
“豐碩的成果一定是屬于那些辛勤耕耘者采摘的”。在他的帶領下,上饒供電公司這個設計團隊先后改進了農網改造初始階段上級部門下達的“模式站”諸多缺點,為全面鋪開的農網電力建設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雞頭山110KV變電站設計前期工作中,他帶領設計人員數次到現場調查,了解到該站將選址在四級污穢區時,為了確保設備安全運行,他提出了35KV設備室內布置方案,并通過運算建設成本和經濟技術比較,得出戶外與室內造價是相近的結論。在省電力公司召開的設審會上,經過激烈討論,會議勉強通過了該項方案,變電站順利投運后,省電力公司基建主管到現場查看時就發現,該站周邊環境污穢程度確實非常嚴重,現場充分肯定了采用35KV設備室內布置是正確的選擇,是理念超前的典型設計。為充分保障玉山工業園區的電力供應,在110KV巖瑞變電站設計前期圖紙上,他發現站址離主要用戶(巖鷹水泥廠)有2公里多,貫穿于用戶與站址的10KV電纜有10多條,成本造價非常高,經他多次的現場勘察調查,他就提出將該變電站改址,建在核心用戶附近,盡量接近負荷中心的設計理念,為此項工程節約造價成本1000多萬元。
“萬里征途,始于足下”。
每當他所帶領的設計團隊戰勝一個個困難和挑戰時、每當他所帶領的設計團隊勾畫的一座座變電站掛網運行時、每當他所帶領的設計團隊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光與熱時,他的心中是無比的欣慰與自豪。在晚年生活中,有人以助人為樂,有人以享受天倫為樂,有人以文娛為樂,但他卻學習、奉獻和攻堅克難中,忙碌而快樂地生活著,用實際行動譜寫著一曲曲“光與熱”的和諧人生樂章。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范縣河務局加強河道巡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