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會昌縣公安局從夯實基層基礎入手,自覺主動加強治保、民調及群防網絡建設,積極探索創新防控工作機制,實現對不穩定因素的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一是以農村治保會為重點,加強農村基層治保組織體系建設。針對當前農村治保組織萎縮、治安保衛工作滑坡的實際情況,各派出所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協調下,積極探索農村群防群治隊伍建設的形式,按照少則三五戶,多則三五十戶為一區域,科學設定治安聯防區,選擇身體素質好、責任心強、有一定威信和組織協調能力的人擔任聯防區中心戶長,組織本區域開展聯防聯治活動,向治保會負責收集最基層的社會治安動態信息;組建治安巡邏隊,進行晝夜巡邏防控,逐步建立起以派出所社區警務為龍頭,以治保會為主體,以“十戶聯防”為基礎的三級聯防體系建設。
二是以減少不安定因素為目標,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的建設。建立“警民聯調”機制,從農村選擇一批離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治安積極分子、法律工作者等敬業、懂法人員擔任調解員,及時獲取矛盾糾紛的預警性、內幕性信息。對一些鄰里、家庭、債權等簡單的民事糾紛及早調處、就地化解。對一些涉及征地、拆遷、派系斗爭等重大不安定因素,及時向派出所報告。派出所在掌握影響農村穩定的難點、熱點問題和一些潛在的不安定因素之后,立即組織力量進行深入調查和研判,積極配合鄉鎮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依托鄉村兩級組織,扎實有效地開展緩解矛盾、化解矛盾工作。對可能激化的矛盾糾紛,及早落實工作措施,開展法制教育,穩定當事人的情緒,控制事態的發展。
三是以增強基層所隊戰斗力為核心,加強基層所隊正規化建設。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標準,選好配強基層所隊長;本著適用、安全的方針,為基層一線單位配備必要的武器裝備、防護器材和辦公設施;進一步精簡機關人員,充實基層一線實戰單位;進一步深化“大練兵”活動,使基層民警真正達到懂方針政策、懂法律法規、懂業務知識,會擒敵自衛、會執法執勤、會管理服務、會群眾工作的“三懂四會”;深入推進社區(農村)警務建設,細化目標,強化考核,責任到人,改進派出所勤務方式,把警務室打造成維護穩定、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第一平臺。通過夯實基層基礎,真正實現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傾,切實筑牢以派出所為主體的農村治安第一道防線,從而有效提高公安機關維護農村穩定的能力。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