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豐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紀委、省公安廳紀委和總隊、支隊關于在全國、全省、全市公安交警部門開展整改執法突出問題的行動部署,采取“學”、“查”、“找”、“治”、“建”的整治教育方式,為隊伍規范化執法建設開展全面“體檢”,認真查找“病灶”,分析比對“癥結”,動用“手術”全面治理和整改道路交通執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實際行動服務于民、取信于民。
一是“學”。大隊充分利用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這一平臺,組織廣大民警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的十七大和胡錦濤總書記關于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論述,學習貫徹落實公安部《五條禁令》和孟建柱部長關于“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的重要指示,學習貫徹省總隊提出的“四句話”執法理念等。通過組織學習和座談討論,每位民警都暢開心懷談認識、觸及靈魂講體會,并寫出了數萬字的心得筆記,從而,全面地、準確的、完整地理解規范化執法的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真正從思想深處提高對規范化執法的認識,在行動上全面落實規范化執法的工作要求。
二是“查”。大隊領導班子以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為引領,以組織黨員和民警學習座談為契機,以開展“大走訪”、“大回訪”為途徑,實行“自查”、“訪查”和“幫查”相結合的形式,認真查擺了目前道路交通執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的6大類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分別是:一是少數民警執法“利益化”,以罰代教,以罰代法,甚至搞執法“創收”,傷害群眾感情;二是個別人執法“商品化”,于已利好之事爭著干,于已無利或利小之事推著干或是不想干;三是路面執法“穩情化”,辦“人情案”、“關系案”,損害交警公眾形象;四是執法“簡易化”,不按程序執法或超標、越權處罰,缺乏程序與實體的公正統一;五是執法語言“生硬化”,有時出口成“臟”,動輒訓人;六是職業“疲憊化”,出現職業厭倦、心態度異和工作消極。通過深刻查擺執法突出問題,全面開展執法“體檢”,準確找到“病灶”,動用“手術”措施,摘除影響和諧警民關系建設的“毒瘤”。
三是“找”。信豐大隊根據近期查擺和梳理出的問題,在民警中開展了“量尺子”、“照鏡子”、“找路子”活動,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這把“尺子”,檢查“丈量”自己的發展思路、執勤執法和工作實踐;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這面“鏡子”,認真對照自己在構建和諧警民關系中的所作所為;按照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工作要求,尋找優化發展環境,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新思路、新途徑,全面地總結經驗,認真地吸取教訓,不斷地加強黨風黨紀和警風警紀建設,理清發展思路,明確方向目標。
四是“治”。對目前道路交通執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信豐大隊不回避,不拐彎,不繞道,而是勇敢面對,給予重視,正確處理,按照“四不放過”(對問題不深挖根源不放過,對民警不受到深刻教育不放過,對整改不落實有效措施不放過,對今后不制定明確方向目標不放過)的工作原則,扎實推進隊伍規范化執法和警風警紀建設的長效機制。大隊實行由“一把手”負總責,各分管領導親自帶隊,組織交通秩序科、事故處理中隊、車管所和違法處理中心等部門民警,深入到縣工業園區的“江西圣塔”、“萬基水泥”、“誠志藥業”、“康達化工”、“億達天然氣”等省、市機關效能監測點和大型企業開展“大回訪”活動,同時走進縣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界群眾之中,“面對面”和“零距離”地征求他們對交通管理規范執勤執法的意見建議,與他們共商發展大計,從交通管理層面切實幫助企業和人民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以不斷提升公安交警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五是“建”。大隊按照規范化執法要求,全面啟動和制定了《信豐公安交管大隊民警規范化執勤執法細則》、《信豐大隊便民服務十大措施》、《全面啟動工業園區“綠色通道”、“綠色區域”和“綠色服務”的有關規定》以及《信豐大隊優化發展環境、機關效能監察評比獎懲條例》等,大隊還把民警規范化執法編寫成通俗易懂、具有可操作性而又朗朗上口的《十字歌》發放給每位民警,通過開展“雙百創建”認真抓好落實,并適時地加強督導檢查。由此,不僅使道路交通執法中突出的“老問題”得到有效治理,而且確保了在新形勢下規范執勤執法的“新目標”在全體民警中得到充分認可和科學踐行。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