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洛陽電務段澠池南信號工區職工張勝利,在站區值班室內通過環境監測、視頻監測、微機監測系統的微機終端,對全站及區間設備的環境變化及運用狀態,全部進行了逐一查看,并將檢查結果記錄在案。如今,通過這些現代化的設備,該段實現了對高鐵信號設備的全面實時監控監測。
為了防控好高鐵安全風險,該段在利用夜間天窗對信號設備人工檢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并完善了高鐵遠程監控監測機制,對管轄的鄭西高鐵6站18個中繼站350多公里信號設備,實現了全天24小時不間斷監控監測。他們還通過監測中心分片包車間調看、車間對工區輪流調看、工區對管內設備逐個調看等措施,確保設備隱患早發現、早處理。
環境監測和視頻監測系統,目前在該段是高鐵獨有。其中環境監控系統通過對分布在車站及區間中繼站的各種感應終端,對信號機械室的空調運轉、溫濕度、密閉情況等參數進行遙測、遙調和遙控;視頻監控系統則是通過安裝在車站、中繼站、咽喉等重點地段的攝像頭,監控設備現場并實時記錄視頻影像。如果說環境監測和視頻監測只是診療設備“皮外傷”的“外科醫生”,那么微機監測系統則通過遍布各個信號設備終端的“觸角”,來“感知”每一單項設備的內部運用狀態,更像是“號診把脈”的“內科大夫”。通過這三大系統,高鐵技術人員可以足不出戶,通過連接的微機終端,就能實時把控設備周圍環境變化及實際運用狀態,比當前社會上先進的“遠程診療”醫學手段更為全面深入。
為了充分利用好這三大防控安全風險的“利器”,該段專門成立了監測中心,在車間增加了監測調看專職崗位,明確了班組、車間、段三級生產單位在高鐵監測監控方面的職責、權限、范圍。對監測調看發現的設備問題,該段建立了專項問題庫,并建立了“日交班、周分析、月通報”制度,追蹤問題整改,嚴格督辦落實。
今年以來,通過環境監測、視頻監測、微機監測系統,該段先后共發現并處理設備缺點及隱患100余件,實現了安全問題由事后補到事前防的有效轉變。據了解,從2010年2月10日鄭西高鐵開通,到今年10月15日,該段管轄的高鐵設備已實現安全生產977天。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