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在此背景下助力居家養老,智能家居大有可為;提升助老效能,適老化改造勢在必行。
對智能家居進行適老化改造,就是根據老年用戶的身體機能和使用習慣進行功能調整或重新設計,使之更好滿足老年人群體的使用需求。比如,針對一些老年人記憶力下降的情況,在冰箱內部劃分設置特殊物品存放區、開發智能提醒食材保質期功能;在安全防護方面,為智能家居添加風險監測、便捷報警模塊等。不少暖心而實用的適老化改造和設計,讓老年人群體的居家生活更安全、更便捷,彰顯了科技的人文溫度。
如何讓適老智能家居管用好用,是一道復雜的現實課題。生活中,一些具有語音交互功能的智能家居對方言識別準確率不高,一些家居設備功能豐富但操作界面復雜,增加了使用難度。這提醒相關行業、企業,智能家居適老化改造要堅持效果導向,以老年用戶的生活習慣、高頻需求和使用體驗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他們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消除“數字鴻溝”,讓老年人群體更好享受智能化帶來的便利,需要從產品供給端發力,也離不開標準規范的建立。隨著一系列較為細致的標準規范,有助于推動智能居家養老產品的規范化、市場化發展,幫助老年用戶更好享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捷與舒適。
當前,老年人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這對養老服務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適老化服務,讓他們更好融入數字生活,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錨定這一目標,不斷滿足老年人群體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高品質需求,定能不斷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