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很少陪伴家人,更多忙碌農村電網現場;他們,極少家常聚餐,好多農村電網項目簡餐;他們,遠離都市繁華,時常奔波一線……俺們電力人就是辛苦奮斗在農村電網施工工地的電力工程人。
為建好工程、發展城鄉、富強祖國,電力人“狠心”離開自己溫馨浪漫的小家相聚于工地風吹日曬雨淋,因此,作為電力工程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農村電網工地亦是這個特殊群體特定時期內的第二個家。絕大多數電力工程人長期遠離家人,且大多時候不外乎四點一線:宿舍——辦公室——現場——食堂。為適應這種單調、枯燥引發的孤獨,電力工程人在工地相處得就像一家人,及時溝通交流,并自得其樂:繁忙的工作過后,他們在農村電網項目小院坐下,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尤其當前一些標準化項目建有體育活動場所,大家共同打球、健身、舉辦比賽等;遇到同事過生日,農村電網項目會組織集體送祝福、給驚喜;若有同事碰到困難,大家會及時施手援助;單身的年輕職工還一起到農村電網工地周邊轉轉看、散會兒步,慢慢生出情愫,擦出愛情的火花。
當一個個農村電網施工方案、一張張農村電網施工圖紙獲得審批的時候,電力工程人心往一塊想、勁朝一處使,朝著“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工程建設”這一目標向前推進。他們學會忍受各種喧囂復雜的機器聲音——拌和機的攪拌聲、裝載機的轟轟聲、運輸車的鳴笛聲及眾多不知名的嘈雜聲,在農村電網施工現場一陣蓋過一陣,可能沒有比這更壯觀宏偉的農村電網改造勞動場面了。同時,大家不僅按照細致的工作分工站好崗、盡到責、做好事,在酷暑寒冬不辭勞苦、夜以繼日地辛勤工作;還在集體遇到難題、問題時,運用“頭腦風暴法”開展各式討論集思廣益、廣開言路,充分發揮群體的共同智慧,確保彼此間凝聚力量不斷創新創優,加快天塹變通途、藍圖轉現實的步伐。
有舍就有得。當農村電網電力工程人遠離家人和親友的“狠心”得到慰藉,當農村電網電力工程人辛勤的汗水沉淀在大地上時,就是一條條隧道安全貫通,抑或一座座鐵塔拔地而起,又或一條條線路按期運營。當農村電網電力工程人看到這些,過去經歷的種種艱辛苦累便會瞬間化作幸福的泉水流淌在心里。“工地,在平常人眼里可能只是一個工作地點,但對于我來說,它是特別的,給我溫暖溫馨,給我成長鼓勵,就好比我人生中的密友知己。只要一閉上眼睛,我的腦海里就能浮現出十多年來我所參建過的工程,它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向我奔涌而來。”一名“老”農村電網電力工程人感慨道,“這些回憶,就仿佛海面上洶涌的巨浪,一波一波向前翻滾,一波一波沖擊著我的心緒,激勵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祖國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抹好屬于農村電網電力工程人的那一片色彩。”(王帥 巴宏偉 龐勇)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熟悉又陌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