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在上班路上看到這樣一幕:兩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正在路邊撕貼在墻體上的小廣告,一人擺好姿勢,手持廣告一角準備著;一人舉起手機,說了一聲“好”,小廣告應聲撕下,兩人隨后交流幾句操作一番手機后,再向下一處走去。
原本“一揭了之”幾秒鐘的事,“打卡留痕”就耗費了好幾分鐘時間。
“痕跡管理”本意是讓事出有據、有事可溯,為的是優化流程、提高效率,但通過層層加碼、過度使用,讓“痕跡管理”走偏變味。“拍照”“打卡”,在各種群里“穿梭”成為了一些基層干部每天的工作日常。這種“走過場”“做樣子”的形式主義,不僅加重了基層負擔,還助長了虛假漂浮的工作作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從精文簡會,到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再到嚴格規范從基層借調干部,均作出明確要求。但形式主義是頑瘴痼疾,形式主義之弊非一日之寒,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需要久久為功。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首次以黨內法規形式制定出臺為基層減負的制度規范,形成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一以貫之、全面從嚴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重“痕”更要重“績”,留“跡”更要留“心”。不被痕跡牽著鼻子走,才能讓基層干部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聚焦主責主業干在實處,推動各項工作落細落實、提質增效。(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電力綠涌蒙城,全面振興動力足
下一篇:城鄉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