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前各評價機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由于機構規模較小、新建機構較多,工作開展時間不長,經驗不足。
為建文件而編文件,照抄照搬、機械性模仿現象嚴重,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制度和文件沒有執行,形成“兩張皮”現象,文件寫一套自己實際做一套。
2安全評價過程控制要求
《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國家局13號令)
第六條申請甲級資質具備條件的第四款:有健全的機構章程、管理制度、工作規則和質量管理體系。
關于貫徹實施《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的通知(安全評價過程控制編寫提要)(安監管司辦字[2004]139號)
3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內容
安全評價過程控制方針與目標
機構與職責
人員培訓、業務交流
合同評審
安全評價計劃編制
安全評價報告編制
安全評價報告內部評審
跟蹤服務
檔案管理
糾正預防措施
記錄管理
4安全評價過程控制的實施
(1).風險分析(即項目的策劃PLAN)
安全評價機構根據委托方的要求、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業務范圍,分析、預測承擔評價項目的風險程度,策劃評價過程,確定實施評價項目的可行性。
(2).實施評價(實施階段DO)
按照安全評價導則和本機構確定的目標,組建評價項目組,實施安全評價過程控制,按照要求完成安全評價工作。
根據被評價單位的性質規模,組建評價項目組包括組長的選擇、人員構成和規模、分工。
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安全規程的收集;
制定項目評價計劃(書)、實施方案;
評價實施過程中資料、現場證據的采集等程序;
評價單元的劃分;樣本的科學選擇(代表性、履蓋性);評價方法的選擇;
評價結論和安全技術措施及項目組內部的評審。
評價報告的編制。
(3).報告審核
評價依據資料的完整性、危險有害因素識別的充分性、評價方法的適用性、對策措施的針對性、評價結論的準確性,以及評價報告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
評價報告的內部審核制度:如“評價報告三級評審制度”。項目負責人、本機構技術負責人、所聘技術專家(組)的審核。
(4).技術支撐
應具有相應的基礎數據庫、評價軟件、檢測檢驗及科研開發能力或建立協作支撐渠道。
安全評價的科學性是通過科學技術、大量實際的科學數據、和檢測證據來客觀反映被評價單位的具體情況,應避免主觀猜測、妄加評論。
同時,要注意到安全評價工作是需要不斷進行科學研究發展的、一種現代安全管理手段,應注意隨時將先進的科學手段和方法運用到現代安全評價工作當中,以提高安全評價水平。
(5).作業文件
根據自身的特點制訂相應的工作步驟及規程。
包括安全評價人員崗位在內的各崗位工作人員作業指導書或作業程序、規程。以標準化規范其工作行為。
應根據安全評價工作的特點建立,規范、明確、細致的作業規程或指導書。使各崗位人員按照規程或指導書的要求,明確職責、了解程序、工作規范、標準一致。指導書是對法律法規的要求和本機構管理制度的綜合體現。
(6).內部管理
安全評價人員和技術專家的管理,評價人員業績考核、業務培訓、信息通報、跟蹤服務、保密、資質和印章管理等。
安全評價質量控制不僅牽涉到安全評價崗位人員,其他輔助工作和人員的管理也同樣重要。
評價人員和技術專家管理:勞動合同、聘用手續管理制度、人員業績考核制度等。
培訓包括:法律法規、本機構管理制度和規程等。
安全評價業務定期培訓制度。
定期進行信息通報的制度、項目完成后的跟蹤服務、信息反饋,以利工作的改進。
由于安全評價工作牽涉到被評價單位的商業機密,因此對此方面應有嚴格制度去規定,除法律規定外,不經許可,不得泄露給第三方。
委托方的基本背景情況分析;(地理位置、技術經濟實力、經營性質、所處行業位置)
委托方的行業安全風險特性分析;
是否本機構安全評價資質業務范圍之內;
安全評價專業人員的技術能力(技術構成、專業覆蓋);
是否需請專業技術專家;
項目的經濟性分析;
項目承擔的風險性(責任)分析。
下一篇:電氣傷害危險性分析